李政:走中国特色创新发展道路
2017年07月05日 08: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7月5日第1241期 作者:李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诸多成就,创新型国家建设迈上新台阶,正加速向科技强国迈进。一是主要创新指标纷纷进入世界前列。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研发投入大国和第二大知识产出大国。2016年全社会研发支出达到15500亿元,比2012年增长50.5%,占GDP比重为2.08%;国际科技论文总量比2012年增长50.8%,居世界第二位;发明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第一,有效发明专利保有量居世界第三。二是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我国在量子通信、光量子计算机、高温超导、中微子振荡、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纳米催化、极地研究等领域取得一大批重大原创性成果。我国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升,科技创新格局发生历史性转变,技术进步路径正从以跟踪模仿为主步入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历史新阶段。这些成就的取得来之不易,是我国坚持以中国特色创新发展理论为指导,走中国特色创新发展道路的必然结果。

  创新理论源头:

  马克思的创新思想

  中国特色创新发展理论的思想源头是马克思及其经济理论。英国经济学家约翰·伊特韦尔曾说道:“马克思恐怕领先于其他任何一位经济学家把技术创新看作经济发展与竞争的推动力。”美国经济学家谢勒指出:“马克思不同于19世纪中期其他的经济学家,他察觉到资本主义基本的天才在于它能够把资本积累和不断的技术创新结合起来。”弗里德里克认为,把资本积累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动态发展过程,是马克思的重大理论贡献。约翰·伊特韦尔等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指出,到了20世纪上半叶,著名经济学家中差不多只有熊彼特一个人还在继承和发扬这一古典传统。卡西迪曾评论说:“马克思去世后,这种经济增长观大部分被经济学教授们遗忘了,但在本世纪40年代,它被约瑟夫·熊彼特重新起用。”熊彼特本人也曾指出,他的创新理论源于马克思的创新思想,而且只是马克思研究领域中的一小部分。可见,马克思才是创新发展理论的真正源头。马克思的创新发展思想集中体现在其生产理论和资本积累理论,特别是有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论述中。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中国特色创新发展理论

  在探索中发展

  中国特色创新发展理论的形成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历史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其领导集体都对此作出重要贡献。在1956年1月召开的全国知识分子会议上,毛泽东、周恩来要求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而努力奋斗。在这次会议上,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1988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9年8月,江泽民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指出:“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必须把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质的飞跃,摆在经济建设的首要地位。这要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指导思想。”胡锦涛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2015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并将创新发展位列五大发展理念之首。他强调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创新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既有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也有创新发展的实现路径,涉及战略引领、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方方面面,构成中国特色创新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总结起来,中国特色创新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核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第二,坚持全面创新、全链创新和全球创新。所谓全面创新,就是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坚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观念创新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多领域、多主体、广角度、全覆盖地推动创新发展。全链创新是指将生产要素通过新的方式转换成具有更高价值特性的产品与服务的系统性过程。全链创新不仅仅局限于新知识与技术的发现,而是将创新渗透于价值创造的各个环节、各种要素,创新体现在从设计到销售的整个产业链条上。全球创新就是要面向全球市场、利用全球资源进行创新,谋划和推动创新要有全球视野、全球格局,注重在全球范围内的创新合作。第三,坚持自主创新战略。坚持自主创新战略,就是各创新主体在关键领域以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或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为目标导向。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

  历史与现实

  正是在中国特色创新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创新发展不断取得成功,并走出了一条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创新发展道路。这一道路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具有深深的中国烙印与中国特色。一是在创新发展中坚持战略引领与自发式创新相结合。国家战略的凝聚力有利于汇聚各方智慧,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儿的优势;同时为创新的自发性预留空间,鼓励民间创新、草根创新。二是在创新发展中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的协调、引领和支持作用。三是在创新发展中既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作用,又积极发挥民营企业作用,二者相互补充。四是坚持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相结合,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多种创新模式并举。五是坚持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毋庸讳言,就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而言,我国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创新要素和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及政策环境方面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科技队伍,但高端科技人才十分短缺;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较大,但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总投入的比重长期徘徊在5%左右,与科技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科学论文、专利等数量不少,但有世界影响力的高水平科技成果产出不足,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还难以适应需求;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但大部分企业的研发强度与创新效率有待提高;在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科技评价与创新文化等方面,也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加以完善;城乡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区域之间创新能力差距较大,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等。

  为此,在中国特色创新发展理论指导下,未来我国创新发展应当更加注重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以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科技创新,提高创新成果的质量与水平;更加注重创新型人才培养和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发挥企业家与科技工作者的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发挥创业对创新的带动作用;更加注重创新的市场需求导向,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更加注重创新主体利益的协调,推动产学研和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更加注重全产业链创新、绿色创新、开放创新和包容性创新,提高创新发展的集约性水平,实现创新成果的全民共享。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韩慧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