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合作广度深度加大
2017年07月05日 08: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7月5日第1241期 作者:本报记者 李玉 查建国

  欧洲一体化充满变数,中德合作关系是否会受到欧洲局势的影响?德国将怎样应对动荡的欧洲形势?6月30日至7月1日,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第16届年会暨“动荡欧洲背景下的德国及中德关系”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来自全国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就上述问题进行了对话。

  中德关系

  发展良好稳定

  今年是中德建交45周年。建交45年来,尤其是2014年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后,两国关系取得长足进展,中德双边关系不论是在经贸、外交与安全领域,还是在科技、教育与文化领域,交流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顾俊礼表示,总结中德合作关系发展中的经验,共同探讨展望今后中德合作的广阔天地,既与中国和德国有着紧密关系,也与欧洲乃至世界有着密切联系。

  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孙恪勤看来,2013年是中德合作深入扩大的一年,双方在反恐、能源、气候等一系列问题上既有合作需求又有合作意愿,因此在国际领域的合作明显加深、扩大。这一方面促进双方政治、经济、人文交流进一步发展,使中德关系向更全面、深入、均衡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从国际角度而言,无论对中欧关系,还是对稳定国际动荡局势、加强全球治理、构建新的国际秩序,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总体上看,中德关系发展良好、稳定,以合作共赢为主流,双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扩大,在中欧关系中起到引领作用。”中国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对中德关系如此评价。他认为,中德两国之间没有地缘之争,同为制造业大国,且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既相近又具有互补性。在全球治理、经济全球化方面,两国取得相当高的共识,这为中德关系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国际形势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背景下,2017年德国内政最受关注的是9月大选。梅兆荣表示,中德关系发展相对稳定,不会受到德国选举结果的影响。英国“脱欧”对欧盟的影响深远,研究者尤其需要关注英国“脱欧”后欧盟与中国、德国与中国的关系。

  欧洲一体化

  面临深层调整

  展望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前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连玉如认为,欧盟奉行辅助性原则,辅助性原则对欧洲一体化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同时,德国和法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将发挥双重领导作用。

  欧洲一体化难免也要面临一些复杂问题。中国欧洲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经济室主任陈新认为,从现实需要来看,辅助性原则只是一种工具,并不能引导欧洲走向一体化。从经济一体化走向政治一体化给解决欧洲事务带来复杂性,也为欧洲人带来困扰。

  外交学院教授熊炜认为,欧洲遭遇的危机实际反映欧洲一体化进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所发生的反复曲折,面临不得不调整的历史关头。过去30年来,欧洲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欧洲对经济全球化的主动反应,而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又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因此,欧洲一体化进程其实是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齐头并进的进程。

  跨国恐怖主义是目前欧洲面临的最大威胁。英国“脱欧”及美国对北约承诺的下降,迫使德国在安全政策上有新作为。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郑春荣认为,在应对国际危机的过程中,德国不仅通过多边机制参与,而且希望灵活运用各种临时平台解决国际危机与冲突。从总体上看,德国从原来的迂回参与变成更为直接的参与,积极谋求在应对危机与冲突中发挥更大的影响。

责任编辑:韩慧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