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建设内蒙古民族文化强区
守护精神家园 打造文化品牌
2017年07月03日 08:3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7月3日第1239期 作者:本报记者 段丹洁

  70年沧桑巨变,记录着内蒙古的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在基层文化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打造草原文化品牌、推进民族文化“走出去”等方面繁荣奋进,民族文化凝聚力不断提升。内蒙古自治区各族文化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不断焕发新活力。

  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辽阔富饶的内蒙古拥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民族民间艺术。这里有中国历史上最主要、最具代表性的长城区域;有内容丰富、数量众多的岩画;有高亢优美的蒙古族长短调民歌、刚健轻快的蒙古舞和悠扬的马头琴。众多文化基因共同构成了内蒙古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曹道巴特尔表示,近年来,内蒙古大力推动文化大区建设战略,具有蒙古族符号性价值的文化艺术遗产陆续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城市建筑、旅游景点建设等方面,均体现出浓厚的蒙古族文化元素。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魏坚向记者介绍,内蒙古地域辽阔、文化积淀深厚,拥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处处彰显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在谈到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时,魏坚说,“始建于1256年的元上都,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东部。其总体布局反映出多元开放、草原气息浓厚的个性。既具备了中原城市的传统模式,又明显体现了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特色。元上都是‘拥抱着巨大文明的废墟’。”

  民族文化教育成果显著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初,教育十分落后,当时各级各类学校仅有3848所。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区教育飞速发展,并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20世纪90年代,内蒙古各级各类学校最多时达到2万多所。

  曹道巴特尔表示,多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始终重视民族语言文化建设,每年初召开一次全区民族工作蒙古语文工作会议。20世纪80年代初期,内蒙古自治区建立健全了从幼儿园到博士研究生的完整蒙古语文授课教学体系。曹道巴特尔谈到,“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进一步加强了蒙古语文图书、报刊、广播、影视、网络对国内蒙古族群众的文化教育、宣传、普及的作用和功能,确保了我国蒙古语言文字的保护和发展。”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不断加大文化建设力度,不仅推动文化大区建设,更向文化强区建设目标迈进。内蒙古不断强调文化民生,繁荣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使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有了新期待、新需求。

  自内蒙古文化大区建设目标实施以来,上下联动,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教授秦兆祥告诉记者,目前,内蒙古文化建设形成自治区、盟市、旗县(区)、苏木(乡镇)、嘎查(社区、村)五级联动体系。草原牧区比较集中的居民生活区均建立了文化室,从政策宣传到科技文化下乡,牧民自发地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文艺类、文化类活动。在城市中,文化设施更为丰富,除文化室外,图书馆、博物馆数量逐年增多,功能日趋完善。百姓文化自觉越来越强,处处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

  品牌打造任重道远

  在各级政府扶持下,文化积淀深厚的内蒙古文化产业正迎来发展黄金阶段。努力打造草原文化品牌,发展文化旅游,将文化产业打造为全区支柱产业,是内蒙古文化建设重要着力点。

  魏坚表示,文化的独特性、包容性、渗透性构成了内蒙古地区色彩纷呈的历史积淀。在发展文化产业、拓展文化旅游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和传承。在保护的基础上,加强学术研究,才能帮助后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价值观。

  在曹道巴特尔看来,打造草原文化品牌,应该充分认识草原自然特点,继承和发展蒙古族传统文化中适应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积极因素。加强绿色发展建设,进一步遏制对草原的不合理开发,加快恢复草原生态。

  新模式、新格局诉说着内蒙古打造文化品牌的新特点。秦兆祥表示,打造文化强区,要立足内蒙古丰富文化资源,提升文化效益。民族文化电影投入不断加大,产生了一批优秀的电影作品。同时,一些旅游演艺产品,既是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又是一部部艺术史诗。“但是,当前内蒙古文化产业仍然任重而道远。”秦兆祥认为,发展草原文化品牌,首先要加快平台建设,打造专业的团队;其次创新“内蒙古故事”的表达方式,使更多其他民族和地区的人真正感知、融入、喜欢上内蒙古文化;最后要提升文化传播力,深度挖掘最典型、最易传播的文化符号,增强文化感染力。

  深化民族文化国际交流

  近年来,内蒙古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文化交流,“纳荷芽”中蒙出版交流工程、“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中俄蒙文化走廊”等项目稳步推进。内蒙古文化交流正在为经济发展助力加油。

  同时,越来越多富有时代特征的民族文物展在欧洲、美洲等地展出。魏坚表示,通过海外宣讲、文化交往,我国的学术成果得到了国际认可。这对于传播历史民族文化,增强国际间相互了解,促进文化项目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曹道巴特尔告诉记者,中国蒙古语文媒体在蒙古国乌兰巴托的落地生根,使蒙古国居民更加简便而直接地了解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传播了中国声音,成功发挥了蒙古语文媒介的外宣功能。

  秦兆祥举例说,如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正在突破民族区域盛会,以“绿色、多彩、吉祥”的形象走向国际,通过邀请世界各地选手参与盛会,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国际文化体育品牌,彰显中华草原民族文化的自信与活力。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