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推动中国当代美学转型
2017年06月12日 08: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6月12日第1224期 作者:本报记者 苏培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在中国社会和文化层面上的深刻影响,中国当代美学正悄然发生着变化。美学越来越多地介入到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并冲击着中国当代美学理论的构建。

  中国当代美学正发生深刻变化

  “美学上,一个新的‘百家争鸣’局面可能即将出现。”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王杰如此表示。在他看来,新时期中国当代美学范式的转型表现在美学与市场经济的高度融合,审美活动和体验经济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之一。在理论上,康德美学和浪漫主义美学那种“自律性美学”的理论体系正在逐渐瓦解,对于新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美学理论需要做出调整和重构。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正在探索一种不同于欧洲社会发展模式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当代的文学艺术创造和发展充满活力,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艺术形式。对这种现象的理论阐释和概括也推动了美学范式的转型。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刘旭光告诉记者,新时期中国当代美学的转型表现在三个方面:译介的全面展开,对西方美学研究的深化与拓展,使中国美学研究和世界美学的发展趋于同步;在此基础上,建立中西比较美学成为美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比较的过程中将对中国民族美学的特性产生越来越清晰而深刻的认识;审美经验与社会生活的变化使美学研究需要不断适应新变化,并针对新现象萌生出新的美学思想。

  在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邹其昌看来,中国当代美学正发生着三大维度的转型。一是从西方美学话语体系的传播与研究转向中国本土美学话语体系的传承、创新与构建;二是从纯理论思辨、系统的研究转向生活化的应用与消费;三是美学体系构建问题的重大转型,即美学的重新定位问题。这三大维度的转型,预示着中国当代美学正发生着历史性的深刻变化。他表示,中国学者应该做好引领世界美学发展的准备,期待中国美学的出场。

  理性思考美学产业

  由于审美在当代文化生产与工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美感和艺术性成为商品增值的重要手段,这就使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美感传达逐渐产业化,或者说与传统制造业相互融合。这一现象构成了当代人类审美活动的重要趋势。该趋势的另一面是日常生活审美化造成社会生产与人类生活的审美化,导致以审美为目的的社会生产出现,这些社会生产部门被称为审美产业或美学产业,刘旭光表示。

  邹其昌谈到他对“美学产业”的思考,认为可以从两个基本方面展开,其一,美学本体问题涉及到美学自身内在价值的构建。就美学本体问题而言,可以将“美学产业”界定为把握美学基本问题的价值手段,即“美学应该是怎么样的”。“美学产业”的核心不在“产业”,而是“美学”。提出“美学产业”就是要挖掘美学的本真样态,即所谓本体。其二,就美学研究的主体对象,即感性问题而言,“美学产业”更触及到了问题的实质。

  在王杰看来,美学产业是美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新的理论概念,用于概括和说明创意经济时代或者说文化经济时代的新社会现象。美学和艺术已经成为一种产业类型、一种新的社会结构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理论上,美学产业还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与文化经济、创意产业、审美资本、审美商品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等理论概念密切相关。美学产业是当代社会发展变化下萌生的新形式,迫切需要当代美学做出理性思考,包括批判性研究和理论阐释。

  培育与时代相适应的美学观念

  在谈到当代美学的转型与发展时,王杰告诉记者,首先,在创意经济或文化经济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仍是重要的理论方法和理论原则;其次,应该对以新媒体和互联网为基础的艺术形式展开研究,这是重要的技术基础;再次,开展审美治理和审美制度研究。只有对当前新变化作出系统性研究,我们的美学才能对当代审美现象作出理论分析,并从这种分析中探索出审美形式与乌托邦冲动的内在联结。

  正如刘旭光所言,对于当代美学转型的研究,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是为推动当代美学发展,需要推出与其相适应的美学观念,既要从审美非功利性的观念中走出来,又要保持审美的独立性与自律性,这是对当代美学的重大挑战;另一方面是要对这一趋势有所警惕,防止造成审美异化。

  邹其昌表示,美学产业既是学科问题,也是产业问题,更是领域问题。进一步推进美学产业研究要注意三点:第一,就学科体系理论的构建而言,应加强美学产业的理论建设与发展。依据当前的知识体系,美学应该包含美学基础理论、美学应用理论和美学产业(市场)理论三大板块。第二,就美学产业的业态性质而言,应加强美学产业的系统构建与推进。第三,就美学产业的历史价值而言,应加强美学产业的各类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与规范。美学产业是一种智慧型、情感体验式产业,旨在引领、推进并规范相关经济活动与产业的产生与发展。目前,相关领域的展开与探讨不仅缺失美学的引领,更缺乏美学产业各类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规范,而这正凸显出“美学产业”问题提出与推进的重大价值。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