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党建学科理论体系
2017年05月24日 08: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5月24日第1213期 作者:本报记者 段丹洁

  5月2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研究院与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高校党的建设学科建设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的3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党的建设学科发展”等议题展开研讨。

  高度关注实践中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强调,要不断加强对党的建设基本原理的研究,深刻把握党的建设的本质和规律,重视对党的建设史研究,不断加强对党建重大实践问题研究。靳诺说,“党建研究者,要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加强对党建重大事件问题的研究,这是我们的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进入崭新阶段。在中国传媒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培元看来,应当将党的建设放在伟大实践中去考量,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原副主任戴焰军认为,党建学科是研究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学科,不是一般的政党学,更不是一般的政治学。既要研究我们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也需要研究其他政党在自身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但一定要分清主次。研究方法上要把握住党的建设学科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主要特征,高度关注实践中不断出现的问题,关注党在推进党的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新成果,着眼于实际中的应用。

  亟须设立党建学科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积极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置党的建设二级学科”。

  加快党建学科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建设增加新的学术和教学增长极。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会长、中央党史研究室原主任欧阳淞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总结了建立党建学科的必要性。他谈到,设立党建学科,从宏观看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需要;从中观看是遵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需要;从微观看是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以及办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需要。他表示,“高校建立党建学科,可以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专业后备人才,更有效地服务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和事业发展”。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欧阳淞认为,高校办好党建学科,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党建学科建设上的指导地位,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一般原则和目标要求。要立足高校实际,明确高校党建学科建设主攻方向。“当务之急要抓紧建立党建学科核心课程——党建学概论。在建设好核心学科基础上,还应建设好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史、组织建设史、作风建设史、反腐倡廉建设史等主干学科。”

  “当前党的建设学科迎来机遇,也面临考验。”靳诺提出,推动党的建设学科发展,要关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要理清学科边界,明确党的建设学科内涵、学科性质、学科特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基础问题;二要深入探讨党的建设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党的建设学科范畴体系、话语体系;三要重视学科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建立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尽快启动学科文献核心教材编写工作;四要逐步建立健全并完善党的建设学科评估标准,用实际行动推动党的建设工作向前发展。靳诺表示,中国人民大学正在筹建实体性的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准备设立党的建设二级学科。

责任编辑:韩慧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