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美学创新性发展
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2017年04月19日 08: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4月19日第1189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清俐

  今年是中国现代美学主要奠基人之一宗白华先生诞辰120周年。回顾中国现代美学的百年历程,如何在继承老一辈学者思想遗产的基础上,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之路,成为中国当代美学研究者的学术使命。学者就相关话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为中国艺术寻找理论解释

  20世纪初叶开始,作为学科形态的现代中国美学开始萌芽。宗白华、邓以蛰、朱光潜成为奠基现代中国美学发展的三大美学家。

  “关于中国艺术的两种美学形态即芙蓉出水和错彩镂金的论述,关于中国艺术中空间关系的理解,关于中国艺术意境的阐发,关于中西美学思想的融合和发展中国美学的现代形态……”谈起宗白华的美学贡献,厦门大学教授代迅如数家珍,在他看来,这些思考在中国现代美学建立之初产生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并且这种作用仍在日益彰显。

  “宗白华所写的文章兼具哲学意味和对艺术的感悟,他的《美学散步》一书正适应了当时美学要走出抽象论争、关注艺术的要求。”中国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高建平说。

  代迅认为,宗白华善于从中国本土艺术实践的具体现象上升到美学理论问题,他的美学思想大多源自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真切体验和直接领悟。在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谭好哲看来,可以用“古典的、中国的、艺术的”来概括宗白华对于中国现代美学学科建设的特殊理论贡献,他特别着力于中华古典美学传统的历史传承,着力于民族美学精神的现代发扬,着力于艺术审美经验的理论总结。

  如何从现代美学视野研究中国古代的审美经验和美学思想,如何把握中西方美学思想的对话,是现代中国美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谭好哲总结说,百多年来,中国美学学科的主流性话语大都是从西方引进,这对于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现代转型有其促进作用。同时,一些学人也开始从现代美学的视野反思和研究中国古代的审美经验和美学思想,并且构成了中国传统学术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一方面,宗白华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时空形式、美感类型、艺术境界、文化精神的直观把握和理论阐发,某种意义上说是开启了美学本土化与民族化的理论自觉和全新创造。

  20世纪的中国出现了一个从“美学在中国”到“中国美学”的转化过程。在高建平看来,宗白华看到了传统的中国艺术不同于古代欧洲艺术之处,并为之寻找理论上的解释。“例如,他指出中国绘画是线的造型,源自书法,欧洲艺术是团块造型,源自建筑。这种表述揭示了中国艺术与欧洲艺术的不同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建平认为,这种寻找相异点的研究指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愈加受到中国学界关注。

  “自觉使用跨文明比较美学研究方法,对于当今中国美学研究而言,不仅活力依旧,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代迅认为。

  拓展中国美学理论空间

  当代中国美学如何走出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之路?

  高建平提出,宗白华在熟练掌握现代美学知识的基础上,从传统寻找资源,阐发“生生”的精神,强调“成”、“变”、“化”,以区别于欧洲古典哲学所强调的“在”、“是”、“有”。这启发我们,中国美学要从传统哲学、从生活和艺术中汲取营养,面向现实和实际,要在国际交流对话的语境中,彰显自己的学术话语和理论贡献。

  谭好哲也表示,中国美学首先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为此,首先要认真梳理和总结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经验及其美学思想成果,以历史滋养当下,以当下激活历史,在当代性的理论建构中对中华传统美学思想、美学精神做出创造性继承。其次,要加强中外审美经验和美学思想的交流,将不忘本来与吸收外来、既向内看又向外看有机辩证地结合起来,拓展中国美学话语内容与思想的开放性、包容性理论空间。最后,要立足于中国审美文化和审美经验的现实实践,在立足当下、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中审视与汲取传统资源,从而在中国美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中实现传统美学经验、美学精神与美学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高建平强调,中国人要在接续传统、服务当代的前提下,建立“中国美学”。作为当代研究者,要做到三点:第一仍是“拿来主义”,以人类文明的全部遗产来丰富自己。第二是“实践标准”,面向实际,研究审美和艺术的实际,关注当下文学艺术的发展,将美学理论研究与艺术的鉴赏和评论、艺术的创作以及各种与艺术有关的活动,与自然和生活的审美活动结合起来,学习和研究活的知识,在生活实践之中发展美学。第三是“自主创新”,有自己的理论创造,在多元世界中,凸显自己这一元,在国际对话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责任编辑:韩慧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