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平:记者角色向本位回归
由“无冕之王”走向“信息使者”
2017年03月23日 08: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3月23日第1173期 作者:王彩平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我国的各级媒体都是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在管理上被纳入国家行政系统。在这种管理模式与运行规则下,一方面,政府通过媒体阐释政策足以引导社会舆论,管控舆情风险;另一方面,对各级政府官员来说,也没有和媒体打交道的压力。但改革开放以来,这样的模式被打破了,政府与媒体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化,出现了市场化媒体,放开了境外媒体,新媒体也横空出世,这个时候,政府就不能再以单一行政领导的方式来管理媒体。由于疏于监管,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媒体市场混杂的情况,于是,“防火防盗防记者”的说法就“流行”开来。

  为什么要“防火防盗防记者”?这里面的主客观原因有很多。究其要者,是记者被视为“麻烦制造者”,由于形势变化太快,事情不甚明朗,加上授权不足,一些地方部门在遇到突发事件或敏感事件时,往往会有意回避新闻媒体,甚至索性从物理上隔绝自己与记者打交道的可能性,成了掩盖能力不足的一个现实选择。

  “防火防盗防记者”的错误观念和做法,切断了公众了解事实真相的一种途径,既不符合满足公众知情权的依法行政的执政理念,也与当今政务信息公开的发展趋势相违背。近年来,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不断加大,这种状况正在进一步改善。

  “无冕之王”色彩淡化

  走出“防火防盗防记者”的认识误区,首先要了解记者。那么,什么是记者?记者是不是传说中的“无冕之王”?为什么记者会被称为“无冕之王”?

  “无冕之王”的说法,始于19世纪英国《泰晤士报》的三大主笔时期。当时的《泰晤士报》影响力很大,被称为“大力神”,该报主笔辞职后,常常被英国内阁吸收为阁员,于是便有人称他们为“无冕之王”。之后,“无冕之王”的说法不胫而走,而做一名“无冕之王”,也成为很多媒体记者追求的职业理想。主笔变阁员,毕竟只是极个别的小概率事件,对大多数记者而言,“无冕之王”只能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事实上,之所以“无冕之王”的称谓能够流行开来,与记者的职业特点有很大的关系。美国评论员保罗·麦克马斯特曾说,“信息跟子弹和炸药一样具有威慑力”,如果再加上白岩松的“火柴” 概念,当记者在报道新闻事实的时候,扮演“火柴”的角色,点燃“跟子弹和炸药一样”的信息,那威力就不可想象了。以至于我们看到,尼克松在美国白宫的最后日子里情绪低落到了极点。有一天,他甚至把所有新闻媒体和警卫人员一起锁进了新闻发布室,他认为这是唯一也是最后一个能够让他甩开媒体自由自在地在白宫走一圈的办法。

  从媒体起源和发展的视角来看,随着印刷技术的升级换代和人们教育水平的逐步提高,廉价报纸开始普及,媒体作为一个新生事物,逐渐掌控了社会话语权,主导着社会舆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社会力量。改变社会舆论对某一事物看法的新闻报道出自记者之手,因此,人们认为记者具备能够影响社会的“权威性”,或者说有一种特殊的权力,也就不难理解了。从这一点来看,“无冕之王”的称谓,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适配的。

  但是,记者不是“无冕之王”,陶醉于“无冕之王”的自我想象,只能导致记者角色的扭曲和变异。一种变异是“无冕之王”附身,一部分记者会对自己的角色产生过高的期待,沉浸在“王”的不真实的虚幻感中,自我膨胀、凌空虚蹈。比如在记者圈里流行的“灭”、“封杀”等词汇,带着一种强烈的“逆我者亡”的霸道,结果必然引起角色冲突。另一种变异则突破了新闻客观和公正的底线,滥用手中的“话语权”,使其成为新闻腐败的工具和新闻寻租的手段。这些行为极大地损害了新闻工作的纯粹性和原则性。

  职业特征正在强化

  事实上,记者就是一种职业,是新闻机构中从事采访和报道工作的专业人员。如果说过去媒体以及记者总是以教化者甚至是训育者的面目出现的话,那么如今,随着媒体的市场化,“无冕之王”的色彩正在逐渐淡化,记者的角色也正在向信息采集者和传播者的本位回归。

  2009年辞世的沃尔特·克朗凯特被誉为“美国最受信任的人”,这位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新闻播音员在世时,主管希望他在晚间新闻的最后五分钟发表一段新闻评论,被他拒绝了。理由是,“我做的不是社论,我做的是头版,最重要的是为电视观众提供真实客观的报道”。在克朗凯特看来,如果一会儿不带偏见地报道,一会儿又就同一题目发表一篇态度鲜明的社论,观众就会把整个新闻业看作带有偏见的行业,所以,他的节目每天的结尾语都是“事实就是如此”,这也是他去世前最后一篇博客的名字。

  记者是“信息的使者”,像蜜蜂一样,是花粉(信息)的采集者、加工者和传播者,不停地飞舞在社会这个大花园,广泛接触政府官员、商界人士、社会名人以及寻常百姓,将采集到的信息带回到媒体这个蜂巢,在这里最后酿成蜂蜜(新闻产品)发布出去。所以,记者的本质就是以采集、加工、传播信息为主要工作内容的职业,是一种社会分工的存在。这也就意味着,记者的一切权力——包括以新闻手段实施监督的权力,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一般民众共有的权力,而不是记者独享的权力。

  因此,在当下的自媒体时代,当人人手中都有了“麦克风”,每个人都是记者,都可以通过自媒体发表信息和观点时,传统媒体和记者都有了很强的危机感,在这种情形之下,再过分强调“无冕之王”,就有一种“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的荒诞意味了。

  社会需要权威信息

  从另一方面来讲,褪去“无冕之王”的色彩,强化记者的职业特征,绝不是说在当下的自媒体时代,媒体和记者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作为一种社会分工,媒体和记者的存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这是新闻信息传播的必然规律。媒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很强的公信力、权威性和影响力,即使人们会浏览一些娱乐性质的新闻,但更需要的还是准确权威的信息。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确实可以提供海量信息,但受众很难辨别其真伪。因此,也许今后信息加工的方式和传播的介质还会进一步发生变化,但社会对权威信息的诉求必然是刚性的,这就决定了专业化加工生产信息的媒体是不可替代的。

  认识媒体功能、了解记者角色,是与记者打交道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弄清楚“记者是信息的使者”这个基本问题,才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为记者提供信息是与媒体打交道的最主要的手段与方法,除此之外,无论是隐瞒封堵还是收买恐吓,都是在与正确的道路背道而驰,只能是越走越远。

  (作者单位:国家行政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