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世界扶贫事业贡献中国力量
推进精准扶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7年03月22日 08: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3月22日第1172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帆

  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本报记者就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以及实施精准扶贫等问题采访了相关学者。

  为脱贫事业提供中国智慧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脱贫攻坚作出新的部署,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绩。2013年至2016年4年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

  对于当前脱贫事业取得的成绩,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沈茂英认为,这得益于扶贫事业体制机制的创新。他表示,中国将生态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将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变成扶贫开发的重要载体,将扶贫开发工作转变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动力,实现了生态保护、补偿与脱贫的统一。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左停在接受采访时谈到,精准扶贫本质上反映了中国扶贫机制的改变,由过去主要依赖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转变为关注目标人群的“靶向性”直接扶贫干预。推进精准扶贫,是扶贫进入到关键阶段所进行的深层次改革,是中国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切实可行的操作路径。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扶贫开发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这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中国经过长期努力,在扶贫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为世界扶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杜晓山认为,中国的扶贫开发是国际减贫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不仅以自身的减贫成就为全球减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以减贫实践和减贫理念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减贫工作提供了理论和实践范本,促进了世界减贫经验的积累、丰富和传播。

  打赢深度贫困地区攻坚战

  今后几年,我国脱贫攻坚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因为剩下的大都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和群众。要把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区域攻坚重点,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西南地区的一些贫困地区,多位于省界处,地处城市、市场边缘,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农业发展条件相对不理想。左停认为,应适当加大对边远山区的中央财政支付力度,鼓励因地制宜发展本地区的优势产业,合理布局县域产业经济,拓宽产业面、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使扶贫工作更科学有效。

  在沈茂英看来,这种地区往往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区域,也是生物、文化和民族多样性地区。对这部分地区贫困人口脱贫,不仅是收入维度的脱贫,还包括就业、出行、就医、生态等维度的脱贫,更涉及贫困人口的异质性维度,而多维度的脱贫需要多部门协同作战。以川西北藏区和大小凉山贫困地区为例,要将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变为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建立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的消费市场。

  杜晓山认为,在复杂的经济和社会背景下,应在尊重地区差异和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分阶段、分区域等手段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根据贫困地区资源禀赋明确贫困区域发展实际,实施区域差异性扶贫开发战略,解决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问题。

  全面理解精准扶贫战略

  受访学者表示,精准扶贫概念的提出和施行契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彰显了中国政府对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继续深入推进精准扶贫,是扶贫进入到关键阶段的必然要求,更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切实可行的操作路径。

  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必须高度重视扶贫资金的拨付、使用与监管。对此,杜晓山表示,要把资金分配和工作考核、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结果相结合,简化拨付流程,加强监管,强化责任,确保项目资金到村到户,直接用于扶贫对象。坚持和完善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充分发挥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作用,加大违纪违法行为惩处力度。同时逐步引入社会力量,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左停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析了全面理解精准扶贫战略的深意。宏观层面上,贫困地区各级领导的思想认识、工作重心和注意力要“精准”,聚焦扶贫工作和贫困人口。中观层面上,做好扶贫项目设计、创新扶贫方式方法,提高扶贫项目的针对性、适应性,即帮扶措施要精准;同时做好贫困村庄的组织建设和帮助支持工作,做到因村派人和管理精准。微观层面上,对贫困人群精准识别,并提供量体裁衣式的菜单式扶贫,即精准帮扶,这也是精准扶贫战略的重点之一。

  实现持久脱贫,群众参与是关键。沈茂英表示,群众参与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贫困群众的主动和能动参与,他们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二是非贫困群众参与带动贫困群体脱贫。脱贫的群体要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就要不断发挥贫困群众的内在动力,完善内源扶贫机制,实现自身能力的提高,在帮扶过程中改变贫困群体自身的初始禀赋,重建和优化乡村治理和组织,以实现项目结束后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韩慧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