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亚洲开发银行治理模式
澳大利亚智库报告建议
2017年02月20日 08: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2月20日第1150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俊美

  2月14日,澳大利亚智库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在其官网发布报告《在21世纪的亚洲推动亚洲开发银行发展》(Strengthening the Asian Development Bank in 21st century Asia)(以下简称“报告”)认为,亚洲开发银行(以下简称“亚开行”)在21世纪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改革治理与政策制定的方式。这其中包括,适应亚洲局势的变化与多边银行兴起的局面,加强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的合作而非竞争,从而进一步满足亚洲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减少贫困等需求。围绕相关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报告主要作者。

  让成员国发出更大声音

  报告作者之一、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员汉娜·沃夫(Hannah Wurf)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当前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迅猛、繁荣程度大幅提高,但贫困与不平等问题仍广泛存在。亚开行目前面临来自三方面的挑战:一是适应亚洲地缘政治的动态变化;二是在适应亚洲经济形势变化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与减贫目标;三是利用替代经济模式继续提供资金援助。

  针对上述三种挑战,报告给出了应对策略:为适应亚洲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亚开行在坚持政治中立的同时要积极探索改革;要完成推动经济发展与减贫的使命,就要突出重点关注领域;作为提供金融援助的来源,亚开行可着重关注专业技术领域,资助手段也需更加多样化。

  为细化应对策略,报告列出了多条建议:在亚洲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稳定性增大的情况下,亚开行遵守政治中立原则显得尤为重要,为巩固这一角色,亚开行要重申其信用与其代表的高标准;改善治理模式,让成员国发出更大声音,提高中国、印度等国家在亚开行的影响力;与亚洲更多的国家进行接触;将减贫继续作为亚开行发展的第一要务;亚开行要量力而行,把重点关注领域做好;加大对公益事业项目的支持力度;使行内雇佣制度公开透明化等。

  贫困问题一直阻碍着亚洲经济发展,报告认为,亚开行作为区域发展银行,应继续在推动减贫政策、项目与改革实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贫困做斗争不仅仅是亚开行的发展使命,也是与其他多边银行和国际资助形式作出区分的重要特征。

  加强与地区大国的联系

  当前,亚开行某些成员国面临资助预算缩减的情况,这意味着这些国家未来对亚开行作贡献的意愿将会降低。而亚开行改革步伐较慢也会使发展中国家“南南合作”的吸引力更大,在此背景下,亚开行加强与中国、印度等地区大国的联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报告认为,中国经济正向消费型经济转型,“一带一路”倡议旨在连接亚洲与欧洲,实现区域的互联互通。在亚投行的支持下,“一带一路”倡议获得了资金援助。报告认为,尽管亚开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将扮演何种角色目前尚不明朗,但中国在亚开行发挥的作用却很清晰。

  中国除接受过亚开行的资金外,在其治理中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中国成立的减贫与区域合作基金会是亚开行首个由发展中国家成员国成立的信托基金,2005—2015年间支持了大量的项目。报告显示,中国是亚开行投票份额中排第三的国家,也在积极推动双方的知识与技术共享,亚开行其他成员国希望能够从“中国故事”中学到更多经验。

  与亚投行展开合作

  报告还提到当前各界存在的一些疑虑,其中包括亚投行因其迅猛的发展势头与较低的准入门槛,会与亚开行等传统发展银行形成竞争。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澳大利亚—中国关系研究院副院长詹姆斯·劳伦斯森(James Laurenceson)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亚开行与亚投行更多是一种互补关系而非竞争关系。

  在谈到亚开行与亚投行之间的关系时,沃夫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正面积极的,2016年双方还曾就巴基斯坦的道路修建工程的共同出资问题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亚开行行长中尾武彦与亚投行行长金立群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金立群也曾于2003—2008年间担任过亚开行副行长。解决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问题需要多方发展银行以及民间投资的多方合作,此外,不同银行所偏重的发展方向亦有不同,亚开行聚焦贫困问题而亚投行重点关注基础设施建设。

  关于中国在亚开行与亚投行分别扮演了何种角色,沃夫表示,亚开行为中国提供了扮演建设性角色的机会,中国自1986年加入亚开行以来已经与其建立了长期并富有成效的关系。同时中国仍在寻找更多的政策建议以及探索新型关系的建立,寻求更多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与民间借贷的合作。

  报告认为,亚开行正以一种合作的姿态面向众多新型多边发展银行,并且拥有了分享发展经验的机会,与亚投行共同出资建设项目就昭示着未来合作的新趋势。亚开行还可以更积极地参与相关合作,例如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与中国共同实施相关项目。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