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学迈向新阶段
观澜索源 继往开来
2017年02月20日 08: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2月20日第1150期 作者:本报记者 曾江

  《四库全书》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被学界视为传统文化之总汇、古代典籍之渊薮。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四库学研究近年来发展稳健。随着研究的推进,如何继往开来推动四库学不断深入并走向成熟,成为摆在学界面前的重要课题。受访学者表示,深化四库学研究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当下应丰富研究群体的学术背景,形成合力,推动四库学迈向新阶段。

  把握四库学发展脉络

  记者采访了解到,四库学领域当前形成了以北京、南京、武汉、长沙、上海、兰州、重庆等地为中心的研究区域,首都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等大学相继成立了四库学研究机构,组建了学术团队。查询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2003年至今直接以研究《四库全书》立项的课题有十余项。湖南大学中国四库学研究中心主任邓洪波等人对近5年四库学发展脉络展开调查分析,据介绍,四库学研究群体已经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研究者的年龄呈现老中青三代分布结构,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中国学术的优良传统。在四库学发展历程中,陈垣、余嘉锡、胡玉缙、张舜徽、杨家骆等前辈学者作出了重要贡献,学界对这些学者及其四库学研究成就已经展开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在湖北大学教授周积明看来,如果从乾隆六十年(1795)《四库全书总目》“浙本”和“殿本”先后刊刻算起,这两百多年来的《四库全书总目》研究可以分为补正、笺疏、学典、思想文化研究、编撰研究、文献学研究六大范畴,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不足,学界需要对此前四库学研究展开系统深入的学术史梳理。

  推陈出新构建四库学

  当前四库学研究存在一些不利状况,邓洪波等学者梳理后认为,其一,研究者的学术背景较为单一,从整体上限制了研究的视野和深度。其二,各方研究力量各自为政、研究的领域带有自发性和偶然性,缺乏稳定的研究机制,难以形成稳定的研究计划。其三,研究具有外在性,许多学者站在《四库全书》外面,通过外科手术式的解剖来研究,而文化是鲜活的,学界应该走进《四库全书》,“入乎其中”从而“出乎其外”。

  以前的研究者多认为《四库全书》正副总裁都是挂名的,武汉大学四库学研究中心主任司马朝军研究后认为,这种观点站不住脚,与《四库全书》编纂的实际情况相去甚远。从目前已有的资料来看,在《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中,从正副总裁一直到抄写人员,都对《四库全书》的编纂作出了巨大贡献。

  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何宗美认为,“敦煌学”、“红学”、“甲骨学”等学科的发展经验,可以为四库学建构提供镜鉴。他认为,推进四库学研究,首要问题是对其研究领域进行清晰界定。在研究其特殊性上下足功夫,由此才能建立起一门独特之学。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通过四库学几乎可以展开对中国古代典籍主体的宏大研究,展开对中国古代知识谱系的整体研究,并且涉猎传统中国固有学术的基本门径。过去对四库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较为缺乏,造成了四库学一定程度的盲目性,今后有待加强。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深化四库学研究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晓华认为,《四库全书总目》作为古代目录学代表作,著录了清乾隆以前特别是明代以前我国古代的主要著作,展示了18世纪以前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清代经历了古代目录学和近代目录学两个阶段,研究清代目录学正可见我国传统文化如何走向近代,我国知识分子的性格和命运,以及学术分科体系及知识系统演化,对当代学术研究也有重要借鉴意义。

  陈晓华近年一直在呼吁,组织力量就现存四阁《四库全书》申遗。她说,《四库全书》修成后,共抄写七份,分别贮藏在文渊、文源、文津、文溯、文宗、文汇、文澜七阁藏书楼中,其中文源、文宗、文汇三阁毁于战火,而现存四阁没有提出申遗。《四库全书》以纸张为载体,体现出丰富的精神性,兼具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两方面的特征,它基本上涵括了乾隆朝尤其是明代以前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瑰宝。

  记者参加2016年6月岳麓书院举行的中国四库学高层论坛时曾了解到,与会专家认为应该创办四库学的专门辑刊和研究机构,争取组建中国四库学学会,多方合作共同努力将《四库全书》申请为世界遗产。记者近日获悉,2017年6月中旬学界将在北京召开四库学研讨论坛,进一步深化四库学学术研究,推动《四库全书》申请世界记忆遗产。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