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升食品安全风险治理水平
加大治理力量 提高治理效率
2017年01月18日 08: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月18日第1133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广禄

  食品安全事关每一个人的健康与生命。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上不断好转,但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2016年底在京发布的《2015年中国食品安全状况研究报告》显示,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看,我国主要食用农产品与食品市场供应继续保持总体稳定的基本态势,质量安全保障水平继续呈现逐步向好的基本格局,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应如何进一步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的统一性和专业性,确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就上述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总体稳定、趋势向好”是基本走势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多位学者均表示,食品安全风险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食品安全事件不仅在中国发生,在国外也存在。总体上看,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比较稳定、不断改善,同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方面存在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但一个不容否定的客观事实是,‘总体稳定、趋势向好’是目前中国食品安全的基本走势。”江南大学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吴林海谈到。

  在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食品安全治理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尹世久看来,在客观上食品安全不可能做到零风险,当前我国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成因较为复杂。

  加强人为因素的管控力度

  普遍地看,食品安全受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生产生活等多种因素制约。

  “从产生的源头上看,食品安全相关问题本质上可分为两类。”吴林海提出,一是由自然因素,包括技术因素所引发的,具有难以抗拒的基本特征;二是由于人为因素所引发。他强调,这两大源头产生的食品安全风险与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均存在,我国也不例外。

  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也有一定的特殊性。“食用农产品生产仍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点多、面广、量大;农兽药等化学投入品残留、土地污染等源头问题成为食品安全的重要风险源;生产者责任意识相对淡薄,人为因素导致的食品安全风险仍需要加强管控。”尹世久分析说。

  多种复杂因素综合推动,导致我国食品安全总体较好的形势与公众对食品安全风险的实际感知之间存在矛盾。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看来,中国食品安全总体形势稳定,但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满意度并不高,这一度成为一对矛盾;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与人们食品安全科学知识的相对缺乏也成为一对矛盾。他认为,既有矛盾的解决,需要从宣传、科普、科技创新等多方面付诸努力。

  从社会和技术两个向度推进治理

  受访学者表示,加强食品安全治理、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应当以“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为遵循和行动指南。“应当严格遵循‘四严’要求,强化食品安全治理,通过多种途径的共同努力,确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尹世久表示。

  学者认为,开展食品安全治理,可以从社会和技术两个向度分别入手。推动食品安全风险社会共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吴林海认为,与有限的政府治理资源相比,食品安全风险社会共治能够吸纳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非政府力量的加入,极大地扩展治理的主体、增强治理力量。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友好合作的伙伴关系,实现治理主体的新组合,促进治理力量的新提升,提高治理体系的效率,可解决长期以来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中由于主体间治理边界模糊、利益诉求不同而长期形成的分割现象。

  尹世久提出,应按照公共安全的功能定位进一步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设置;加快建立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各级食品安全行政监管、监督执法和技术支撑队伍;修改和制定统一规范的监管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安全标准,严格规范基层监管执法工作;强化地方在食品安全综合执法中的首要责任;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协调作用,在实践中探索政府提升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能力的路径,健全科学决策支持系统,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吴林海表示,技术治理的作用不仅在于成为食品安全风险社会共治体系制度的赋能者,而且在于通过技术系统化的嵌入、固化以及技术与共治体系的互动,有效地形塑社会共治体系并推动共治体系的优化完善。他认为,应通过技术标准等手段将技术治理的本质要求内化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基本规制。通过强制性标准、法案等方式,可有效提升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能力与水平。

  “从中国和世界食品产业发展的趋势看,健康是重要发展方向。”孙宝国表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同样需要以科技为支撑,一方面生产出营养和功能更为丰富、更有益身体健康的食品,另一方面提升食品安全检测和监管水平,从而在总体上进一步提升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

责任编辑:韩慧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