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国的文本翻译给世界
2016年11月28日 08: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1月28日第1097期 作者:本报记者 李永杰

  11月25日,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办的“跨越边界:第一届作家、翻译家、评论家高峰论坛”上,与会学者表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文化和翻译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何通过翻译使中国文学与其他国家文学交流融通、共同繁荣,这是摆在翻译工作者和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建立“大格局”翻译理念

  由于存在文化差异以及不同的语言结构和思维方式,文化传播误解会不时地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不充分的翻译会影响中国文化传播和中国形象的建构。

  对此,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罗选民提出了“大翻译、大数据、大格局”翻译理念。“大翻译指通观之下的语符翻译,其对象是中国典籍”,“大数据指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的抓取、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群,是海量数据的集合,具有容量大、种类多、速度快、价值高等特点。”他表示,大数据可以帮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译者借助同一个数据平台展开翻译活动,使不同译者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

  “‘一带一路’建设,要求翻译工作者要有大格局观念。”罗选民表示,大格局指从世界性、全球化、超文本、跨学科的层面来思考翻译问题。“不仅要注重‘共时’的政、经、文、体翻译,而且要注重‘历时’的典籍、文献的翻译研究;要从地缘性角度来挖掘翻译资源,通过‘共时’和‘历时’的翻译研究来形成中国翻译的集体记忆。”

  中外合作翻译是个好形式

  “过去40年间,中国出现了两轮翻译高潮。”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黄友义告诉记者,“第一轮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其特点是大量的外国作品被翻译成中文”,“目前我们正处在第二轮高潮之中,其特点是将中国的大量优秀作品翻译给世界。”他表示,这种变化对中国翻译的从业者和教育者都提出了新的课题。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对于长期以来丰硕的外来著作翻译成果,中国的传统和现代文化对外介绍则较弱。与会学者表示,对外译介中国文学,选题和翻译都很重要,要提倡精品译介,重视文学价值和译文质量。

  外文出版社编审燕汉生认为,做好中国文化对外介绍与传播,中外合作翻译是个好形式。“我曾与很多外籍改稿员合作过,译者势必游走在两种文化和文字之间,其任务就是消除两者之间的障碍,以图通达。”在他看来,做好中外合作翻译要做好两点:一是要正确理解原文和作品的主题思想,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这对于文字的轻重取舍和导向,全书的成型,都是决定性的;二是要能够抓住原作的艺术特点,尽量在译文里传达原著的文学之美。

  由传统译论进入现代译论

  “信、达、雅”对我国翻译事业有着重大且深远的影响。“‘信’是中国译学的精髓及具有现代价值的重要术语。”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罗新璋表示,传统译论奉“原文至上”,认为译者应该“隐身”,而现代译论主张发挥译者主体性,认为译者可以“现身”,“中国译学也由传统译论进入现代译论”。

  作家韩少功分享了自己对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与人性关系的看法。他表示,“性相近,习相远”这句中国古语可以说是对人类本性和文化差异最精辟的描写。“在这里,‘同’和‘异’的交织,或说‘相近’和‘相远’的两重性,决定了文学上可译与不可译的并行不悖,对于文化交流既构成了永恒的动力,也构成了永恒的‘障碍’。”他认为,即便是在今天,这一表述仍然具有价值。

  与会学者还表示,加强文化自信和提升文化自觉在文化传播中尤为重要,两者相辅相成。必须有一批又一批具有定力和热情的学者,孜孜不倦地阐释、解读、翻译中国的优秀典籍和作品,世世代代薪火传承。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