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多角度阐释城市空间发展
“生态安全与生态城市”论坛聚焦现代城市生态安全
2016年11月09日 08: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1月9日第1084期 作者:本报记者 侯丽

  11月4—6日,北京论坛(2016)“生态安全与生态城市”分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生态安全与生态城市——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主题,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不同发展阶段生态安全的含义、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实践意义、国际城市生态治理的经验、中国城市化建设与生态发展的国际意义,以及面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等一系列问题。

  打造多功能城市空间

  在“生态城市主义内涵”的讨论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汪光焘从政策、技术实践角度,讲述了在生态城市试点过程中怎样推动城市转型。他表示,以生态城市示范区为例,生态绩效评价研究非常重要,不仅要顾及绿色能源的有效利用,还要考虑土地、水资源、大气质量、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针对不同地区的环境状况灵活规划,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前策展人巴里·伯格多尔(Barry Bergdoll)认为,展览作为媒介,应该将设计师、艺术家、工程师的想法传达给公众,让公众和决策者广泛深刻地了解城市应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现状及问题,进而影响城市的未来设计。他以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非城市设计专家团队为例,介绍了如何从生态保护、经济、社会视角出发,向公众展示纽约滨水区及海平面上升的研究及设计成果。

  “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应注重与其他元素的结合,如将数学几何视角加入城市规划中。”英国建筑联盟学院景观城市主义建筑学硕士生导师伊娃·卡斯特罗(Eva Castro)提到,将几何模型用于新型城市建设是一种非传统的处理方式,但是可以给人们多方面的视角呈现,并规划城市交通、水资源、绿地等利用情况,以此打造多功能城市空间。

  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弗拉丹·巴博维奇(Vladan Babovic)提出了“未来宜居城市能否容纳如今快速发展的城市规模”问题,他结合在新加坡、鹿特丹的研究,引用大量水利学电脑模拟和水文现象数据,解说了城市中的水、能量、气温及气温变化之间相互作用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合理改善城市气候的可行性方法。他认为,公众、决策者和投资方都应围绕“生态”主题,共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智能化城市模块

  谈到“网络城市主义”时,西班牙马德里建筑学院建筑系教授何塞·路易斯·瓦列霍(Jose Luis Vallejo)主张先改变城市小区域地块,将这些小区域互相连接成网络,然后再整体上对城市更新及发展作出规划,即尊重城市不同区域的不同特点和价值。另外,他提到了一种多边形结构建筑——“空气树”对城市的价值。他认为,交互式装置能自然调节周围的气候,并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空气树”可以采用轻质可再生材料,便于拆卸组装,可以达到媲美树荫的降温功效。智能化城市模块将成为未来改善城市的重要角色。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城市设计副教授斯蒂凡·艾(Stefan AI)分析了全球多个城市的进化史,展示了风险式、购物式等城市不同空间布局特征。他对比阐述了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密度过于集中、街区模块过大影响低碳出行等问题,并提出应对方案:减少单个建筑体量,增加城市多功能性,为低碳出行提供更多空间,由此打造可持续城市。

  对此,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王志芳表示,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中国已逐步认识到各种环境障碍,并通过政策制度限制了超大型建筑、广场的发展,也逐渐意识到景观的重要性,提出了海绵城市等指导方向,这种趋势将使中国城市的未来生态更加乐观。

  吸纳经验 因势利导

  在“实践中的生态城市主义”主题研讨中,2017年国际建筑师协会世界大会科学委员会成员阿尔瓦罗·罗哈斯(Alvaro Rojas)分享了在哥斯达黎加农村的一个建筑项目,他从生态、人文、经济角度深入探讨了什么是“必要建筑”。他表示,建筑应该基于其所处的地域气候环境并具有应对性地进行开发,尽量减少对原有地形地貌的改变,控制建筑材料的环境污染,考虑建筑的颜色、肌理、材质与使用者的适应度。他认为,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指标在未来可能会有变化,但如果建筑对于环境是因地制宜、低影响、具有应对性的,对使用者而言是低成本、舒适的,就可以视之为“必要建筑”及“可持续设计”。

  新加坡未来城市实验室创始人斯蒂芬·凯恩斯(Stephen Cairns)提出,亚洲和非洲地区的现状和未来城乡所遇到的问题不同于欧美地区,亚洲国家城市人口密集,一些地区农产品产量和消费量存在较为严重的失衡现象,这些问题需要决策者和城市规划者正确引导。他的团队通过海量数据的处理和整合,以不同地区收入、建筑产生的垃圾、地价变化等上百种不同参数值来建模研究,发现许多区域发展与原初的构想存在差异。他认为,城市发展应该尊重不同类型的发展区域,因势利导。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汤姆·维尔伯斯(Tom Verebes)表示,城市是不断“生长”的,它会发展,也会腐朽。城市设计的方法论应该研究城市的特色,建立适合自己的、更为可靠的城市模型,通过模型可以先期系统模拟城市公共空间、雨水、绿化,这样可以在实际规划过程中,让城市更加适应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此外,与会专家学者还就城市建设中形式与功能的关系、生态设计的方法论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从多角度阐发了生态城市主义的内涵与相关学术理念。

  论坛由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北京大学―哈佛大学生态城市联合实验室(EUC)承办。

责任编辑:韩慧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