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文化自信 发挥中国智库的比较优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赴美智库考察报告
2016年10月20日 08:3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0月20日第1070期 作者:张树华

  在当下兴起的“智库建设热潮”中,智库行业从业者要保持头脑冷静,苦练内功,站稳立场,坚持中国特色,坚持文化自信,发挥中国智库的比较优势,紧紧围绕“专业性、科学性和人民性”的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构建生产高质量成果的中国特色智库体系。

  美国智库发展的黄金期已经过去,目前处于分化、整合的平台期。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成熟和最著名的智库群体,是现代智库的发源地,拥有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智库群。美国的智库起步于20世纪初期,发展于二战结束后的50年代,兴盛于80年代,冷战后曾经出现过一段“小高潮”。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也给美国智库行业带来不小的冲击。美国智库遭遇到了思想、资金和筹款的瓶颈。

  总体来看,美国各类智库背景和运营方式差异很大,与中国智库差异更大;美国智库虽均标榜“独立、非党派、中性”等,鼓吹智库的“可信度”,但实际上由于受制于市场和资金的限制,很难做到“独立和中性”,智库研究与游说界限模糊,存在“灰色”地带,一些智库与资本、权力甚至外国政府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虽有世界上最兴盛的智库行业,但其黄金期已过,大小智库两极分化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智库完全可以发挥独特的比较优势,创新机制、苦练内功、质量取胜、发挥智库群体的整体效应,在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

  智库“独立性”是伪命题,专业性、科学性、人民性才是中国智库的追求。

  美国各类智库无时不刻地标榜“独立性、非党派、非营利、市场化”等,目的是突出自己的“可信度”,以赢得更多的“金主”青睐和眷顾。但实际生活中,智库既要寻找捐款,又要推销自己的成果,很难做到“独立和中性”。智库不仅要受制于特定的金主、捐款方或需求方,甚至甘于接受日本和一些中东国家等外国政府的资金。可见,“独立性”是美国智库特意打出的一个标签和噱头。智库工作有别于一般性人文社会等学术研究,其研究成果往往表现出很强的政治色彩和政策指向,所以很难谈得上“独立性”。美国也有公开倾向共和、民主两党的智库,欧洲政党型智库更多。因此,智库独立性是一个伪命题。实际上西方智库专家把“独立性”包装为他们的座右铭,目的是向我们进一步推销“思想自由竞争、智库市场化、智库独立于党和政府、非政治化、民间化,鼓动智库批评政府、与党和政府唱对台戏”等。因此,一定要看清西方媒体标榜“智库独立性”的实质及其其背后的政治目的。

  多年来,市场和资本不时企图侵入美国智库,影响政策和公众认知。也正因为此,近年来美国智库行业不时受到媒体和社会的质疑。2016年8月《纽约时报》连续刊发两篇文章,质疑美国智库与大公司和资本有着“灰色”的联系,有的存在利益输送和游说活动。对此,美国社会反响强烈。可见,在实际运行中,西方智库无论是资金来源,还是对决策过程施加影响的程序、方式和效果,背后依靠的不是政府或政党,就是受到资本力量的控制、市场逻辑的影响,或者是利益集团的操纵或党派纷争的搅扰。

  中国的内参信息报送系统一直是党和国家组织体系的一部分。中国智库应按照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反映客观实际和社情民意、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成果,从而实现群策群力,为党和政府科学和民主决策提供服务。中国智库要努力做到专业性、科学性、人民性相统一,专业、理性与客观相结合,努力成为党和政府“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的工作帮手。

  借鉴美国智库研究中“前瞻性和战略性”,加强中国智库的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

  由于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的差异,中美智库运转机制和制度规定差异性较大,在诸如人才选用、财务预算等技术层面比较价值和借鉴性不强。但在多年来激烈的竞争中,美国智库也表现出非凡的问题导向。一些智库紧紧站在时代前沿,善于跟踪趋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诊断和研判。

  当然,美国智库不但善于提出问题,而且善于“制造问题”,借以提高知名度,引起舆论和政府关注。为吸引“金主”,美国智库常表露出“忧患意识”,善于挑起“域外问题”,树立“假想敌”,以期团结一致,拉紧盟友,一致对外。例如,近年来美国某从事国际研究的知名智库在炒热中国南海问题争端上“功不可没”。该智库网站经常发布南海以及中国军力的材料,成为媒体和公众十分关注的资料和信息来源。

  美国智库的另一个可取之处表现为其研究的前沿性和战略性。著名的《2025年世界风险报告》《中国2049前景》《2035年全球风险报告》均出自美国智库之手。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报告并非一家美国智库力所能及,往往也联合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其他国家智库甚至俄罗斯智库一起完成。为避免智库研究闭门造车和信息碎片化,中国智库今后也应集中力量多做一些战略性、预测性的综合性研究。

  中国智库要直面全球问题,拓宽国际视野,提高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美国智库的出现是摆脱“孤立主义”的结果。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为美国智库发展提供了契机。因此,不少美国智库自成立之日起便以全球战略为主题,以研究国际安全、战争与和平等为重点。近年来美国智库更是加强了国际非传统安全、全球生态和环境保护等问题的研究。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外向型”的美国智库在全球话题、国际问题中基本上是枪口一致对外,同唱一首歌,有时差别只是声调不同而已。美国智库借助研究全球性议题,表现出超强的议程设置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这无形中放大了美国的国际话语权,使得美国智库成为美国政府全球外交的得力帮手。常常是美国智库站在美国国家利益上提出他国内政或国际问题,俨然成为全世界必须关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大幅增长,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因此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大批有着国际视野的智库专家和国际问题学者,成为“美国通”、“阿拉伯通”或“俄罗斯通”。为提高自身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中国智库既要研究和宣传中国道路,也要敢于研究或评价他国;要具有全球视野,善于提出中国方案,为解决国际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在严格保密和遵守制度规定的同时,学习借鉴美国智库的传播方法和传播能力。

  除兰德等少数智库常承担政府委托的项目外,大多数美国智库与决策部门之间并没有固定的、机制化的成果报送机制和反馈渠道。美国智库专家坦言,决策部门和政府官员缺少时间、也没有义务去主动了解智库研究成果。因此,多数美国智库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借助自己的网站、成果发布会、酒会、与决策部门的私人关系等形式推广自己的研究成果。为此,近年美国智库花大力气投入到新媒体和网站建设,及时发布研究成果,以吸引公众,“黏住”网民。有的智库开放办“所”,搭建公开讲座平台,密切与媒体和公众互动。这些智库成果的传播和宣传形式值得我们借鉴。

  完善智库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

  与高校的教学与科研不同,美国智库已经成为一个介于政府部门、大学、科研院所、游说集团、基金会和咨询公司等之间的一个特殊行业。美国智库在运转机制和报酬、人才评价等方面与大学、政府部门等有着很大的差异,有一套适合智库特点的管理和评价体系。美国智库专家认为,大学一般是不能直接培养出智库人才的。智库倾向聘任那些有过政府工作经历,或者有大学教学经验,不仅能写,还要能说,有很好的沟通能力,善于与媒体打交道,又有人脉的“多面手”人才。而中国智库有的脱胎于甚至仍寄生于大学或者学术机构,管理和评价往往简单套用教学、学术机构或政府机关的做法,缺乏符合智库特点的财务、人事管理和评价体制。这造成中国智库缺乏活力和创新能力。今后应探索和实施符合智库特点的评价机制和管理机制。

  扩大中外智库交流和对话。

  国际智库间开展全球性、国际性话题或双边关系的对话有利于增进相互了解、减少误判、进而消除负面干扰和舆论抹黑。近年来,日本、挪威、阿联酋等国家支持和赞助国际智库对国际或区域问题的研究,无形中增加了自身影响力。相反,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俄罗斯饱受其累。由于缺乏对话与沟通,西方智库对俄罗斯的误解和误判在加大。如今在美国舆论和智库研究中,批判俄罗斯成了“政治正确”,对俄制裁和遏制的声音压倒了与其合作与对话的声音。应审时度势,内外有别,适当扩大与境外主流智库的对话与交流,借助中外智库对话和交流平台,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智库对话和舆论斗争,弘扬我国和平、发展、共赢等价值理念。

  (执笔人张树华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梁瑞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