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推动中国“声音”脱颖而出
2016年10月20日 07:5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0月20日第1070期 作者:张品良

  每个历史阶段都有其特殊的传播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代信息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新媒介突破时空的边界,一种开放性、移动性、互动性、体验性和共享性的全媒体新传播方式正在形成,此“虚拟领土”信息传播与交流不受地理、国界、民族、文化的限制,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地球村”中互联互通、共生共荣。面对历史的新际遇,中国的对外传播必须与时俱进,针对新情况采用新措施,寻找有效传播的新路径。当今世界,一种科学理论、一种价值观念影响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备了现代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它来自于中国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是当代世界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因此,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决定了其全球传播的必然性。全媒体有着独特的传播优势,它是向世界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最具潜力的载体与渠道。因此,我们要站在国际化的制高点,高度重视当代中国价值观跨国、跨民族、跨文化传播的路径开拓,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传播置于全球视野下考察,进行全媒体议程设置,统筹兼顾好国际国内两大语境的传播能力建设,扩大中华先进文化传播的覆盖域和对世界人民的影响力,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与知晓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基本体系和重要内涵。

  全媒体的崛起,促使国际政治文化传播更加丰富、生动和有效。基于此,全媒体时代当代中国价值观的传播,完全可以利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和网络化的传播模式来实现,以增强传播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召力,从而在国际话语权竞争中,使中国“声音”脱颖而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全球传播。笔者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值得高度重视。

  一是要转换传播语言,形成全媒体文化传播的有效对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传播是一个不断转换、建构的语言符号系统,是由中国文化转换成世界文化,由传统媒介语言转换成新媒介语言的过程。因此,随着全媒体的运用,跨文化传播的言说方式也要与时俱进。我们要以人类的共同需求为传播前提,以全球话语表达为传播基础,自觉适应当代社会条件下文化传播的新要求;要因势利导,将全媒体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传播的主渠道和新载体。我们必须精心策划、周密设置、慎重编码,以加大中国与世界无障碍符号交流对话的力度、广度和深度,用明白晓畅的语言技巧和可视化形象“讲好中国故事”,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转化为世界人民喜爱且易于接受的媒介符号来传输,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传播效果。

  二是要丰富传播内容,形成全媒体传播的有效运行机制。新媒介环境下,人的注意力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为了实现有效传播就必须有的放矢。全媒体信息内容的海量性和传播的迅捷性,迫使传播者要优先考虑信息传递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全媒体空间是一个思想观念多元化的世界,各种社会思潮空前活跃,在这个虚拟空间里,要有效地进行价值观输出,就要求传播的内容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创造和搭建具有全球化、融媒体意义的输出平台,使全媒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传播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和优化信息资源,加速理论性、知识性、通俗性和趣味性内容的构建,建立数据库,强化互动率,拓展覆盖面,以充分展示当代中国的文化魅力和国家形象,从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输出的信息量和传播力。

  三是要提升传播素质,科学把握全媒体的传播规律。人是传播过程中最重要、最活跃的主导因素。媒介素养是传播者对媒介的认知力、理解力、思辨力和应用力的充分体现。传播者的素质决定了传播的效果和质量,决定了媒介路径的选择及最终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我国对外传播的形象和质量。只有媒介素质高的传播者,才能输出观点鲜明、形象生动、吸引力强的媒介作品。因此,紧跟时代的步伐,努力提升新时期传播者的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支理论功底深、信息技术精湛的传播队伍,使对外传播始终在知识化、科学化、信息化与现代化中进行,这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对外传播的关键。

  总之,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全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高度重视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全球性传播,用世界眼光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对外输出,不断用新的观念思路、新的手段和方法研究与解决新的传播问题,使跨文化传播不断适应数字化、信息化与全球化的趋向,就一定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对外传播的力度不断加强,就能让世界人民认知、认可、认同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从而不断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新闻传播系)

责任编辑:梁瑞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