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美学引领当代美学发展
第五届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论坛召开
2016年09月28日 08: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9月28日第1059期 作者:本报记者 段丹洁 查建国

  9月23—25日,第五届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论坛暨中华美学学会马克思主义美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国内外的200多位美学研究者围绕审美革命与美学当代发展、后乌托邦时代的艺术与美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价值意义等问题进行研讨。国际美学协会主席、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表示,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符合当今世界美学的潮流,是当前我国繁荣文艺、推动文艺关注现实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美学为社会进步服务

  文学和艺术作为美学研究的核心,也作为社会理想的载体,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高建平表示,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康德式无功利的美学受到质疑,分析美学由于只注重概念分析、与审美现实脱离而引发不满。当代世界美学虽然面临种种困境,但在危机中也蕴藏着转机。注重现实关怀,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则受到了国际美学界的普遍关注。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革命实践、社会实践、文化实践,具有强大的活力,吸收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对发展当代美学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要面向实际、面向审美现实,发展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他认为,美学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主张艺术为社会进步服务。“艺术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就艺术谈艺术,从公认的艺术作品出发,而是将它放回到生活之中,以社会生活为坐标来考察艺术。”

  作为此次论坛的主席,浙江大学教授王杰告诉记者,马克思主义美学是一种重要的理论资源,在思考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未来发展上,必须发挥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作用。当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美学有必要进行理论的更新与发展,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美学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他表示,伴随当前文艺形态的高度符号化,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及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的新的表现能力引入美学研究和当代艺术批评,才能对中国文学和艺术的审美意义进行真正的理论把握。

  当代美学理论创新空间极大

  今年是英国著名人文学者莫尔的《乌托邦》发表500周年。国际美学协会前会长阿列西提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马尔库塞、苏珊·桑塔格等学者都对完美社会的未来充满疑虑,他们质疑没有矛盾与冲突的世界,并预言未来的世界依然充满对抗。在阿列西看来,在现代含义中,乌托邦之梦不再属于宏大叙事,转而成为小叙述。人们不再希求完美的世界,而是渴望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物和水源。

  当代美学的政治转向强调审美乌托邦与艺术的政治介入,展现一种包含了审美现代性批判的理论取向。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段吉方认为,基于西方思想的影响,审美与政治问题的复杂性以及这些问题的表征难度,使当代美学理论发展蕴含着多种理论可能,当代美学因此可获得极大的理论创新空间。“从现实层面而言,当代美学的政治转向和审美乌托邦的研究既是学理问题,也是文化问题,如何从学理认识与思维辨析的层面真正走向一种文化政治实践,这就是当代美学的政治转向所提出的新的美学问题。”他说。

  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教授托尼·本尼特利用福柯研究真理与权力关系的方法,深入分析了作为一种真理的实践,哲学美学是如何通过构建的权威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他对康德、阿多诺、雅克·朗西埃等人的美学观念进行探讨,提出与后康德美学紧密联系的、无用性的观念正成为西方美学史中多重功用的文化政治实践。作为一种真理的实践,当代哲学美学需要努力构建权威,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并思考如何利用这种权威来重构当代的文化与政治。

  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美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产生的。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邵清表示,科学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有利于今天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和理论自信,为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美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发挥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历程,经过数代人共同努力,引发了中华文明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反过来又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的现代化过程有其十分特殊的地方,学者应承认并且重视这种特殊性,并作出理论上的解释,以此来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内涵。王杰提出,在中国文化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和命题叫“身土不二”,即人存在于他所生活的身体、环境、文化相互协调一致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才能达到幸福而合理的存在。从美学角度看,这便是中国乡土文学传统中十分突出的“乡愁”理念的文学表述。以“乡愁”的形式表达情感,以回旋性回归作为它的表达机制。这种美学表达机制存在于多语境叠合的复杂现实中,因此其审美意义和社会意义都是流动的,其价值意义需要美学和当代批评根据具体的语境加以确定和彰明。而典型化的现实主义表现方法和“余韵”化的抒情性表现方法则成为两种最主要的审美表达机制。

  据悉,此次论坛由中华美学学会、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英国卡迪夫大学齐泽克研究中心、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探索与争鸣》杂志社、《社会科学家》杂志社、《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杂志社等联合举办。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文艺理论学者、美学理论学者与会。

责任编辑:韩慧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