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积极语用”奠基语言能力建设
2016年05月05日 08: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5月5日第959期 作者:潘涌

  “积极语用新教育”围绕发展学生“思想力”和“表达力”这一轴心,注重培育每位学生的主体人格和自主思想。其实践主张是释放表达天性、尊重表达“基因”、强化表达主体、养成表达习惯、鼓励表达个性、提升表达能力。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时期,汉语文教育要汲取“语用学”等新兴学科的精华,立足“积极语用”的专业角度和文化高度来重新审视现状和未来。

  “语言能力建设”新命题:亟须构建优质语言教育

  2014年以来,国家“语言能力建设”成为学界的“新概念”,且上升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有机部分。2014年6月,中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苏州共同举办世界语言大会,在这个重要的国际舞台上,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代表中国政府发表《促进语言能力共同提升,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致辞,第一次鲜明地提出“语言能力建设”这个国家文化建设的战略新使命,并将这一“新概念”写入大会的思想成果——《苏州共识》中,向全世界宣示了“语言能力建设”这一人类共同的主题。在“语言强国”战略启动的背景下,重新审视汉语文教育的现状和走向,可以让我们获得一种前瞻性和发展性的思维高度,即语言的兴盛象征着国家未来文化的命运。

  国家“语言能力建设”亟须构建一种优质的语言教育体系,以使学校能够培育活力汉语。活力汉语是当代中国最具创造性成长价值的文化符号。尽管“语言能力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包括深入解放思想、改良文化生态、开放公共空间、优化评价体系、创建激励机制等软性或硬性的全面建设,但如何构建一种优质的语言教育体系无疑是关键性的基础工程。刘延东副总理在世界语言大会上强调,“构建优质语言教育体系,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国家文化战略的急务。此前,《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高度宣示了“增强国家语言实力,提高国民语言能力”两位一体的战略目标,其中专节阐述“提升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基础性使命。优质的国民语言教育,能够为锻造强大的国家语言能力夯实最根本的基础。

  创新语文教育范式:彰显“表达本位”的积极语用

  构建优质语言教育体系,迫切需要创新各级学校的语文教育范式,在重新确立培育学生“表达力”乃至“创造力”的目标下实施“积极语用新教育”。“积极语用”是指学习者基于主体人格和独立思考,以理性评论、审美表达和多元言说等为形式特征而进行的富于表达力和创造力的、自觉完整的表现性言语行为,它源于并超越开放性的言语输入,并与机械认知、单向接受从而趋同外化、共性输出这种被动狭隘的消极语用行为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积极语用新教育”是指以培育活力汉语为根本目标、以输入性语用为基础、以输出性语用为目的的完整、系统的母语教育。它围绕发展学生“思想力”和“表达力”这一轴心,注重培育每位学生的主体人格和自主思想。“积极语用新教育”的实践主张是释放表达天性、尊重表达“基因”、强化表达主体、养成表达习惯、鼓励表达个性、提升表达能力。因此,这是解放智慧生命的创造欲望、奠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资本的新语文教育。它摒弃传统语文教育改革的单一思路,即习惯于从某一个环节或方面来重新设计语文教育,诸如重组课程模块、更新语文教材、改良教学方法等,而是从语文教育“范式创新”的高度来审视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对母语能力的趋势性要求,致力于促进“语文教育范式”从“接受本位”到“表达本位”的深度转型,长远培育国民未来生机蓬勃、个性烂漫的语言表达力和创造力。

  新中国成立后,曾出现“语文工具说”、“知识中心说”、“语感中心说”等留有“接受本位”共性特征的一系列主流教学观念,虽然它们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具有某些先进性,但都是局限于培养学生对母语文本的“接受力”(认知力、记忆力、理解力等)为核心这种消极语用的教学范式。“语文工具说”模糊了作为“思想现实”的言语行为之本质,忽视了作为内语用的“思”及其对外语用的统领作用;“知识中心说”轻视动态语用能力的养成,使语文课误入静态的语义教学、语法教学、语形教学之偏狭歧途;“语感中心说”因限于阅读本位、忽视“表达”能力、偏废理性思维等缺陷而不能纠偏原有教学范式。基于这种反思,亟须构建和实施以“表达本位”为内核、以“思想力”和“表达力”为目的的“积极语用新教育”。

  语用是人的生命本质的深刻象征,积极语用则是人的积极存在的本质规定和综合呈现。其中,包括内语用与外语用、输入性语用与输出性语用两种辩证关系。第一,关于内语用与外语用。内语用是指人的心灵之“思”,外语用是指思维的实现,即凭借感官眼、耳、口、唇等而显现的所有语用活动——内语用支配外语用,外语用实现内语用。第二,关于输入性语用与输出性语用。输入性语用与输出性语用曾被长期遮蔽条件与目的这种基本关系。积极语用教育观认为,以听、读、视为形式的输入性语用,构成以说、写、评为形式的输出性语用之条件,“表达”才是智慧人输入性语用活动的目的,培养“表达力”才是今天“语文”教育的价值旨趣和理想追求。必须明确强调:缺失“表达力”(含口头和书面)的语文教育是无效甚至失败的,因为它将生命主体“人脑”降格为仅仅储存和复制已有知识内容的“电脑”,放弃了对“人脑”创生灵活多变、才情洋溢的表达潜能之深入开发;而且,仅仅训练学生输出那种形式类似、内容同质的所谓“表达”行为,同样也是语文教育的失败,因为这完全有悖于生命主体个性灿烂、丰富多元的“表达”天性。

  积极语用新教育:培养表达力

  唯有基于认知和理解的主体表达,唯有超越“公共标准”的活力表达,才是语文教育追求的应然目的。从接受到表达、从表达到创造——这种循序渐进、持续升华的语用活动及其形成的“表达力”乃至“创造力”,才是语文教育值得憧憬的理想境界。由此起步,当前困守在应试教育束缚中的语文教学,应当实现一次顺应 “文化强国”战略趋势的范式创新。

  第一,关于语文课程形态。在重构语文教育目的观的前提下,以新的视角组建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和写作教学三位一体的完整互补的课程形态,使之逻辑依存、循序渐进,最终凝聚为学习者以“表达力”为中心的全面语用能力;尤其要养成未来公民基于逻辑演绎、缜密推断的理性“评论力”,使科学思辨与独立评论相得益彰、和谐交融。这里,必须突破“阅读教学核心论”的瓶颈制约。

  第二,关于语文教材。教材的选编则要充分体现上述课程目标,以“现代汉语”承载的多元文本为主体、不偏废以“古汉语”为载体的诗文经典,全面怡养全球化时代学子“文质彬彬”的语用素养——从理解和鉴赏转化为表达和评论。这里,要开放文本世界,提高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基本权重。

  第三,关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以小班化组织为平台,打破传统“插秧式”的刻板模式,创设每位学生平等交流和表达的契机;而教学方法则要与之和谐相称,以激励并释放基于认知、理解和鉴赏的个性“表达力”为宗旨。质言之,课堂教学要从单一、狭隘和保守的消极语用走向立体、多维和主动的积极语用。

  第四,关于语文教师语用能力的重构。语文教师要解放阅读、活化语用,就如20世纪20年代初期浙江“白马湖教师群”(朱自清、丰子恺等作家兼教师群)那样热爱思考、执着写作、志在创新,练就自身高超、全面的语用素养,以之为最重要的教学资本而成为学生身边活生生的教科书——口头的示范、书面的榜样。

  如是,积极语用新教育,将真正夯实每位学子洋溢着表达和创造活力的语言“童子功”,为国家“语言能力建设”奠定坚实根基。

  (本文系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项目攻关计划项目资助“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强国战略研究”(2013GH02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梁瑞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