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探索不止 理论之树常青 《李铁映社科文集》出版
2015年12月14日 08: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2月14日第865期 作者:记者张凤娜

  本报讯 (记者张凤娜) 12月11日,《李铁映社科文集》(以下简称《文集》)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该文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出版。全书分上中下三卷,收录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李铁映同志在1998年至2003年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期间的讲话文稿、撰著文章,共计183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赵胜轩,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叶小文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高翔主持座谈会。

  赵胜轩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和王伟光院长对《文集》的出版表示衷心祝贺。他总结了《文集》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建设发展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贡献,希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文集》出版发行为契机,继承和发扬李铁映同志理论探索的热情和勇气,继承和发扬老一代专家学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社科院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重大决策,作出更大的贡献。

  叶小文表示,拿到这本书感想很多、感悟很深。他说,这本书是有温度的,浸润着李铁映同志对理论的挚爱;这本书是沉甸甸的,体现了李铁映同志对理论探索的坚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书中展示了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民族所具有的擅于理论思维的基因。当代中国的理论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理性表达,是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灵魂。”

  “该书既有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和地位的深刻思考,也有对中国社科院体制建设的谋划,更难得是李铁映同志具有理论探索的热情和勇气,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新的阐释,《文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中国社会科学院1998年至2003年五年院史的别样呈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高翔强调,我们要学习李铁映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学习他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精神;学习他尊重哲学社会科学规律、尊重中国社会科学院办院规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精神和品格。

  出席座谈会的还有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海关总署原副署长赵光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汝信、江蓝生、朱佳木等。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文集》的出版以及李铁映的为人与治学展开研讨。

  李铁映同志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期间,非常重视对理论问题的探究,不断探索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多次从国家和民族生存的战略高度,对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重要性进行深刻阐释。他认为,理论是人类智慧的花朵,是文明的活的灵魂,是民族兴旺的动力,是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集》全书120余万字,论题涉猎广泛,涵盖党的理论、社会科学研究、社科院建设、中国文化、文化交流等诸多方面,体现了作者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理论积淀。

  “《文集》真实地反映了李铁映同志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历史、哲学等多方面的深刻思考,全书观点鲜明、内容充实、阐述清晰,且文字精练流畅,兼具思想性、理论性、政策性,这部《文集》的出版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与会学者对此达成共识。

  靳诺谈到了自己翻阅文集后的几点体会:全书贯穿着李铁映同志对理论浓厚的兴趣和不懈追求,对中国命运的思考与责任担当,对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度的重视。她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点,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的思考,李铁映同志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

  “这本书是李铁映同志领导和主持中国社科院工作的真实记录,也是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深层思考。”汝信表示,李铁映同志喜欢讲“天道酬勤,人自为之”,书中恰好体现了这一精神,即要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做事情要勇于担当,真干实干。

  江蓝生则动情地说道,与李铁映同志接触的过程中让她最难以忘怀的就是他的赤子之心。这体现在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上,对党、人民和国家的忠诚上。“每当看到他时,他不是在读书,就是在和学者讨论问题,永远有着充沛的精力和孜孜不倦的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赵剑英认为,李铁映同志在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期间,发表了许多有分量的论著,在不同重要场合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奔走呼告,这对提升全党和全民族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全国人大财经委、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李铁映同志的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