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委员献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015年03月04日 07:5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3月4日第709期 作者:本报记者 钟哲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在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来自学术界的政协委员履行使命,积极建言献策,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而贡献智慧与辛劳。

  聚共识  谱新篇

  “四个全面”成两会最热词

  又是一年春光好。浏览两会的热门话题,经济“新常态”、“一带一路”、刻不容缓的雾霾治理、“打虎拍蝇”的强力反腐等关乎国家战略和民生的话题,迎面而来。林林总总,千头万绪,都汇集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体思路,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众多委员期望随着“四个全面”的协调推进,各项事业谱写新的篇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统筹推进“四个全面”任重道远。全国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王元评价道,“它明晰了我们具体的奋斗目标,是对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具体征程的细致筹划,是美丽中国的支撑,是实现中国梦的推动力,它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也表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更加完整和成熟。”

  王元还表示,“四个全面”抓住了新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部署,符合时代需求。人民政协紧紧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开展工作,服务于贯彻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凝心聚力的大局,有效凝聚全体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只要全国上下坚持“四个全面”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为自觉,营造风清气正、团结一心、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必然形成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我们国家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接地气  谋全局

  为了改革蓝图的实现

  “今年的提案,接地气!”今年全国政协会议的提案,获得一片“点赞”。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四个全面”的大背景下,委员们的提案既事关全局,又具体而具有操作性。

  “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第一年。能不能在法治建设上开个好头,让法治理念深入人民群众心中,非常关键。”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科社部主任王怀超的提案之一,是建议依法修订村规民约。他建议:首先,根据10多年的实践,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行修订;其次,在全国数亿农民、50多万个村民委员会中进行普及、宣传、培训;最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发动全体村民,将依法治国落实到乡村。他告诉记者:“虽然我所提的是一个微观问题,但它事关全局。如果每个乡村、企业、机关、学校都依法治理、依规治理,依法治国就能落到实处,否则就谈不上是真正的法治。”

  新型城镇化、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是全面深化改革中的要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助理王子豪关注城镇化进程中的传统文化保护问题,他今年的提案也就此展开。他注意到,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村庄的不断减少,部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学习、工作和生活,农村许多承载传统文化的载体也随之移向城市。但城市文化基础设施仍未为承接农村传统文化做足准备。对此,他建议,在新城镇建设中把城市文化场馆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加大投入力度。因为农村传统文化观念到了城市不是全盘转化的过程,而是扬弃的过程,既要与现代文化观念相融合,也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的优秀文化才值得传承。

  去年“两会”上,王子豪提出取消全国性学术社团注册资金的建议,今年他继续关注学术社团减免税政策的相关问题。持久的关心与建议,同样来自他对问题的长期了解与思考。

  对于环保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毛蕴诗表示,我国应推动建立企业—政府—社会联动的环保常态机制,推动全社会包括企业、政府、公众参与环保事业,将环保常态机制的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他建议,生产企业和排污企业应承担环保的主体责任,将绿色环保贯穿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做好自身监测和环保数据的存档、发布;政府应在环保标准制定、监管和执法领域发挥作用,厘清各参与主体的责任,全面公开监管信息和监测数据,加强执法力度;公众和环保组织应发挥监督作用,积极举报企业污染行为。

  一要勤  二要动

  好提案是跑出来的

  份份提案,细针密线,交织着政协委员们关切国计民生问题、深入基层、广泛调研的心血与汗水。

  “我今年准备了13份提案和发言材料。”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研究员祁德川充满自信地表示,“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要积极献计献策。我围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精准扶贫、教育等问题提出建议。”

  自2008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以来,祁德川每年的提案都在10份以上,被称为“提案大户”。作为一位社科学者,他强调,“好提案是跑出来的”。

  祁德川表示,“第一,搞社科研究的一定要深入基层,而且要深入到最基层去调研,去分析问题。我基本上走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比如独龙江,是走路进去的。从江头到江尾,基本摸清了语言文字、经济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掌握境外势力对我国文化渗透的情况,提出了文化安全的问题。第二,搞社科研究的学者,一个要‘勤’,一个要‘动’,也就是勤快、动手,还要随时思考问题,分析、研究、判断哪些有用,哪些有害。第三,社科学者要依托平时的调查研究工作,提炼出为国家、民族和地区发展有益的建议。”

  这些以“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为目标的建言献策,为这个春天增添了更加靓丽的色彩。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