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众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的群众读本
2014年09月29日 08: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9月29日第652期 作者:本报记者 吕莎

  原题:《新大众哲学》问世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的群众读本

  上世纪30年代,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出版,启蒙了成千上万的青年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1981年出版的韩树英的《通俗哲学》也曾产生重要影响。在新时代的呼唤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又一力作——《新大众哲学》(七卷本)9月26日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手推出。

  当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新大众哲学》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新大众哲学》主编王伟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书记蒋建国,中共中央编译局局长贾高建,《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高翔出席出版座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李培林主持首发式及座谈会。来自中宣部、中国社科院、中共中央党校、国防大学、北京大学、光明日报等理论研究部门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的《新大众哲学》,由王伟光主编,众多哲学家历时4年通力合作完成。《新大众哲学》紧扣时代的脉搏和实践的发展,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新成果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佘志远认为,《新大众哲学》的问世不只是为国家社科基金增添了一项标志性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对新形势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作出了开创性的探索,为阐释、传播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了新的标杆。

  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 讲群众听得懂的道理

  《大众哲学》出版迄今已八十年。王伟光表示,时代的急剧变化和社会实践的快速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充满期待,渴望得到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以当年“大众哲学”方式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解答和解决新的时代性问题,既是一代哲人艾思奇的平生夙愿,更是实践的新需要、人民的新期求、党和国家的新要求。

  王伟光指出,编写《新大众哲学》,要力争准确判断和反映时代的新变化,努力对其进行新的哲学判析;要力争科学思考和回答科技创新和生产力发展的新问题,努力对其予以新的哲学概括;要力争认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涌现出的新经验,努力对其作出新的哲学总结;要力争正确回应当代国内外流行的各种哲学社会思潮,努力对其予以新的哲学评判。

  王伟光说,《新大众哲学》不是哲学教科书,不拘泥于哲学体系的框架,不刻意追求体系的严密;也不是哲学专著,不执着追求逻辑论证与理性推理。它旨在针对重大现实,以问题为中心,密切关注时代变化和形势发展,注重吸收人类思想新成果,进行哲学提升、理念创新,以讲清哲学真理为准绳。在表达方式上,它试图努力把深邃的理论转变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变为形象的生活逻辑,主张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群众听得懂的道理。

  “《新大众哲学》是政治立场与群众观点相统一的力作,彰显了为党立论、为民代言的鲜明导向;这是理论魅力与实践特色相统一的力作,彰显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这是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力作,彰显了不忘老祖宗、大胆说新话的宝贵品质;这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的力作,彰显了哲学解释世界、改变世界的价值和力量。”蒋建国在讲话中指出。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汝信提出,哲学的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但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大众化的问题着力不够。现在《新大众哲学》的出版,补上了非常重要的一课,为哲学文化的基本建设做了一件大事。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徐崇温则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向记者谈到,我们过去这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够,以前很多哲学教科书是苏联版本的,后来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一些见解,但是没有系统化展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新大众哲学》的出版“功德无量”。

  秉承《大众哲学》精髓 回答新的时代问题

  《新大众哲学》全书共分七篇,即总论篇、唯物论篇、辩证法篇、认识论篇、历史观篇、价值论篇和人生观篇,每一篇都对应着相关的哲学主题,从不同角度和领域解答了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人们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理论和现实问题。

  翻开书,不见晦涩难懂的生僻用语,满篇皆是生动鲜活的语言,还穿插着引人入胜的事例。看看这些篇名:《运动是有规律的——诸葛亮为什么能借来东风》,《矛盾的精髓——公孙龙〈白马论〉的“离合”辩》,《人类社会发展“最后动力的动力”——强大的古罗马帝国为什么衰亡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大学生张华救掏粪老农值不值》……让人忍不住读下去一探究竟。

  正如贾高建在发言中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一开始就不是一种书斋学问,而是直接面对实践,为实践提供根本性的方法论指导。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它必然要以大众化为自己的发展取向。”

  《新大众哲学》孜孜以求的,正是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讲“老百姓的话”,回答时代挑战和大众困惑。

  李捷认为,艾思奇同志《大众哲学》的精髓,就是牢牢抓住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个精神世界的总枢纽,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新大众哲学》秉承并弘扬了这一精髓。它不拘泥于传统哲学的框架结构,以问题为导向,从总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来分析和论述,集中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精髓要义。

  《新大众哲学》秉承了艾思奇《大众哲学》的思想风格,在新时代又有诸多创新之处。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名誉会长杨春贵说,“现在,我们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我们要更加重视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新大众哲学》的出版必将有助于全党的理论武装工作,有助于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有助于推进科学发展,有助于全面深化改革,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光明日报》副总编辑沈卫星认为,《新大众哲学》不同于80年前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它需要面对很多新问题、新挑战,回应广大人民群众或者党员干部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困惑。而在中央号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回到哲学本身,真正让哲学的基本原理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所运用。其实,现代化的战车已经把很多人类创造的精神上的优秀东西抛得比较远了。《新大众哲学》的出版,就是把那些很好的东西拉回来,唤醒并激活起来,这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四年辛苦终成卷 梅花香自苦寒来

  自2010年7月成立依托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中央党校的专家学者为主的编写组,正式启动项目,至2014年6月定稿交出版社,《新大众哲学》的编撰整整经历了四个春秋。王伟光任主编,李景源、庞元正、李晓兵、孙伟平、毛卫平、冯鹏志、郝永平、杨信礼、辛鸣、周业兵、王磊、陈界亭、曾祥富等为编写组成员。

  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以王伟光为主持人的课题组夙兴夜寐,风雨兼程,开展了“海量”工作,书稿前后修改不下数十次。课题组仅仅工作会议就开了81次,每一次工作会议既是任务布置会,也是成果汇报会,还是学术交流会,包含了很多具体工作。这81次会议纪要被收录在《梅花香自苦寒来——〈新大众哲学〉编写资料集》中。课题组成员、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毛卫平对记者说,他参加这个工作,最大的感受就是强烈的使命感、不懈的奋斗精神与和谐高效的团队。

  据课题组成员、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孙伟平回忆,著作的每一个部分都曾经充分酝酿,反复研讨,数易其稿,有些更是历经了十多次修改。甚至有的部分因为始终达不到预定目标,或者编撰过程中改变了初衷,而不得不忍痛舍弃。

  作为项目主持人,公务异常繁忙的王伟光依然承担了课题组中最多的写作任务,还有繁重的修改和定稿工作,最后留有修改笔迹的稿件几乎堆成了小山。孙伟平告诉记者,“81次工作会议,项目组所有成员都曾经缺席过其中的若干次,但王伟光教授却克服各种困难,一次也没有漏掉过。他平时日理万机,只得挤出自己的休息时间写作、审阅和修改稿件。他常常凌晨四点起床奋笔疾书;汽车上、飞机上更是他思考和审稿的大好时机。”

  《新大众哲学》项目汇集了很多学者的心血,更凝聚着许多业内资深专家学者的关怀与期盼。项目启动之初,课题组成员就曾广泛征求专家学者的意见。韩树英、邢贲思、杨春贵、汝信、赵凤岐、黄森、袁贵仁、陶德麟、侯树栋、许志功、陈先达、陈晏清、张绪文、宋惠昌、沈冲、卢俊忠、卢国英、王丹一、赵光武、赵家祥等充分肯定了编写《新大众哲学》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大量具体而有价值的建议。

  2013年11月,成果经课题组内部定稿后,每个部分打印成册,又分别请两位资深专家进行审核。韩树英、邢贲思、杨春贵、赵凤岐、陶德麟、侯树栋、许志功、陈先达、陈晏清、张绪文、宋惠昌、赵家祥、郭湛、丰子义等认真审读了书稿,提出了许多中肯的修改意见。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名誉会长邢贲思在《学好哲学  终生受用——总论篇》的审读意见中写道,“此稿已阅,甚好。观点鲜明,论述恰当,内容丰富,文章流畅。尤其在通俗化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可读性很强,堪为《大众哲学》新篇。读后也有一些意见和建议。原创性意见有两条……”随后,邢贲思在原稿中做了详细批注。

  北京大学教授丰子义也参加了《新大众哲学》部分书稿的审阅。诚如他所言,《新大众哲学》的影响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展现出来,它所确立的研究理念、研究方式和方法,所提出的重大问题和关注的重点,所体现的学风和文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来说,将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