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研究不能“形式大于内容”
2014年09月01日 07:5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9月1日第641期 作者:本报记者 郝日虹

  在交叉学科研究中,面向现实需求、强调问题意识已然成为研究共识。然而,在实际中,也出现了讲求方法创新甚于解决问题的“苗头”。

  学科交叉的目的是更好地、更有效地解决问题,而非猎奇。实际上,从不同学科视角研究同样的问题,势必会有新的发现或结论。一方面,我们应当充分肯定其对于学科深化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需警惕可能由此导致的“问题意识”模糊。究竟哪些因素使得学科融合交叉中出现“形式大于内容”的偏颇?研究者应当遵循哪些准则以确保不偏离“问题指向”的研究初衷?

  交叉研究不是“器”的拼组而是“道”的通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教研部教授刘仲林告诉记者,20世纪80年代,我国曾掀起新兴交叉学科热,各种新兴学科导论、概论、手册、辞典层出不穷。其中大部分新兴交叉学科得到国内外广泛承认,但也有少数照猫画虎、粗制滥造的所谓“新学科”混杂其间。后者往往利用概念或范畴交叉演绎推理而形成,从名称和形式上看很新,但缺乏科学性和真实性。

  为何会出现这种偏颇?刘仲林分析说,不同的学科,特别是研究内容相去甚远的学科,要进行交叉研究,必须实现从单学科方法观到跨学科方法观的转换。不能将单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评判标准,一成不变地引到交叉研究中来。交叉研究不是“器”的拼组,即各个学科领域的概念或范畴在表层进行机械组装,而是立足于清晰的方法意识和深度的概念理解之上的“道”的通贯。否则,交叉研究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倪万则从“交叉学科研究的具体形态生成”这一视角,分析了“形式大于内容”的原因。

  “就交叉学科而言,一般比较多的描述是‘方法交叉—理论借鉴—问题拉动—文化交融’。换言之,交叉学科研究以‘问题指向’为核心,包含不同学科理论的融合和研究方法的交叉,是不同学科文化背景、研究思路,甚至是研究习惯之间的沟通。由此可见,交叉学科研究是存在不同‘交叉’形态的,既可以是理论层面的,也可以是方法层面的。”

  倪万说:“不过,在我看来,交叉学科研究更应该突出理论的融合。其研究的最终落脚点应该是对某一个学科理论或应用上的贡献。因为方法是大家都要用的,并非专属于某一学科。就拿统计方法来说,不是说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统计方法,就意味着对统计学有所贡献。所以,如果将不同学科方法交互使用便视为交叉学科研究,必然会出现形式大于内容的偏颇。”

  理论推广有限度 方法移植有选择

  有学者提出,学科间的交叉不是毫无根据的随意组合。对此,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教授王续琨认为,在一个学科领域生成的理论,的确有向其他学科领域推广的可能性。然而,不同的理论却存在着抽象层次上的差异。譬如,哲学层次的理论可以在所有的学科领域中找到用武之地;而一门自然科学学科或社会科学学科的理论,则有或大或小的适用范围。

  “比方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归属于工商管理学之下的质量管理学。虽说这一理论的某些思想、理念,在人力资源管理或人事管理中是可以借鉴的。如对人的管理要坚持全面、全员、全过程管理的原则。但是,若将其推广到政治学、法学领域,则显得有些牵强。因此,任何具体学科的理论,都不能无限外推。”王续琨举例道。

  “除了理论推广有限度之外,研究方法也有层次之分。哲学方法可以移用到各个学科领域,而具体学科的研究方法,同样也有一定适用范围。譬如,数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横向科学部类,其抽象程度高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科学部类。诸如数学模型、数理统计、微积分、代数等数学方法,尽管能够在许多学科中获得卓有成效的运用,形成科学数学化的潮流,但这并不表明数学方法是万能的。”王续琨强调说:“如果将数学方法移植到政治学的反腐败研究中,建立所谓的反腐数学模型,便颇有哗众取宠之嫌。因为反腐败不是一个数学问题,关键是科学地设计公权力的约束监督制度并严格执行和恪守这个制度。所以说,量化方法和质化方法各有用途。要恰到好处地用到该用的地方。这就是方法移植有选择。”

  倪万提出,研究者在进行交叉学科研究时,首先需根据研究对象合理判断要跨什么学科、引入什么理论、用什么方法。当然,就我国目前研究现状和学科发展进程而言,这种判断主要依靠研究者的经验,没有固定模式。不过,还是应遵从一些基本原则:跨尽可能少的学科,用尽可能少的理论和方法,解决集中的问题。

  交叉学科发展分不同阶段

  尽管学者们普遍认为交叉学科研究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形式主义”,并对此提出了诸多建议,但是,他们也表示,研究者不能为此所“束缚”,而要予以理性审视。

  在倪万看来,交叉学科研究有一个发展阶段。他以自己的研究经历为例进行阐述。2010年,在一个传播学领域会议上,他提交了一篇论文《云计算的媒体应用及核心价值》。这篇文章在会上有些许争议。倪万说,实事求是地说,这是一篇比较浅显的、不设证伪的描述性的概念研究论文。论文既没有提出问题,更没有研究假设,也无科学严谨的逻辑论证,但重在提醒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者,云计算要来了,它和新闻传播领域息息相关。

  王续琨认为,推进学科交汇融合或开展交叉学科研究,除了之前谈到的理论推广、方法移植之外,还有学科创建这一形式。就这一层面而言,就是要积极探寻两门或多门学科的交汇区、结合部,进而找到相关学科的共同论题。因此,不应该预先设置很多条框,关键是要在大胆假设的基础上进行小心求证。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