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治理意蕴
2022年02月16日 09: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2月16日第2348期 作者:朱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相继采用“培育”“铸牢”“打牢”等具有人工构设内涵的词汇,持续性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种通过政治主体有计划、有目的地优化和完善政治社会秩序,建构集体认同的观念和行为,是中国系统探索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组成。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现代化情境、历史传统与国内外约束下的现代性认同建构,包含国内治理与全球治理的双重意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是一项重大的现代化事业

  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而言,始终要处理的核心问题是实现政治理性化建制与社会规模的有机结合。西方民族国家建设的经验,是把政治理性化建立在一元性国民身份基础之上,用政治性的“民族”消弭多元的民族差异,从而实现规模与效率的有机结合。中国多民族与文明连续性,始终规约着政治理性化建制的方式,并构成后者的运行基础与文化资源。近代以来,各种学习西方民族国家建设的经验,无论是清末革命党人的单一民族建国论,还是国民党以汉族为中心的宗族论,或者忽视社会规模的历史传承,或者单一借鉴西方现代性观念,均无法为传统文明寻找合适的政治秩序而流于失败。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与建设理论,对内推翻阶级压迫和剥削,对外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为统一多民族国家赋予了领土主权、人民性国民身份与大众性民族认同的政治内涵,从而实现了传统中国历史文化认同向现代国家认同的转化,这是中国在“站起来”阶段的一项重大现代化成就。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逐步走向“富起来”的历史阶段,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理论指导下,致力于推进各个民族的繁荣和发展。随着民族意识的不断高涨,民族权益边界的显性化与中华民族共同性增长并存,中华民族作为凝聚各民族、培育一体化共同体的基本政治观念与政治社会机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面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性观点,并在2021年8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明确将其作为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国家治理和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在中国走向“强起来”的历史阶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与巩固,对内关系到国家治理的制度效能,对外则关系到全球治理的参与限度,因而具有国内治理与全球治理的双重意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国内治理意蕴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一种有机的关联,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理解三者的关系,成为解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密码,也是认识中国国家治理特定内涵的关键。

  首先,中华民族是一个国家民族,不是简单的历史演化与民族交融的自然结果,需要现代国家治理制度的坚实支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国家构建一体化的现代观念和制度构设,塑造中华民族作为各民族的共同体认知与情感。这就需要通过宪法和党章等政治法律性纲领,确认中华民族作为各民族认同的共同体符号,需要通过国家的政治社会化机制,强化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形象,尤其需要通过一体化的制度设计与政策措施,逐渐推进国家的有效整合。

  其次,中华民族不仅是一个国民共同体,而且还是一个多民族的民族聚合体,中华民族的双重属性决定了现代化建设必须直面社会规模的内在约束。不同于西方“族”与“国”基本同构的历史过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社会规模始终构成中国现代化的内在约束。一方面,国家整合必须直面社会规模治理难题,其中包括族际关系的协调、公民身份与民族身份的整合;另一方面,国家内部发展不均衡与民族传统活动区域的高度吻合,民族地区构成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区域整合成为影响民族与国家关系的重要参数。

  最后,围绕“五个认同”的价值体系,形成系统化的国家一体化的整合机制。西方中世纪向近现代社会的转型,是在与传统文化断裂基础上的政治理性化创新,拟制性“民族”观念为政治秩序的重建提供了集体认同。中国的社会转型并未导致文化的断裂,文化连续性反而构成了政治秩序的底色。因此,与西方通过“民族”整合国民的单一路径不同,中国形成了系统的整合机制。以“五个认同”为价值核心,中国形成了领土整合、国民整合、制度整合等多元化的系统性整合机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全球治理意蕴

  在全球化时代,民族或者族裔共同体意识的凸显,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动因:一方面是全球化放大了个体对于本体安全的基本需求,各种族裔、文化或者地区认同争相复兴,从而侵蚀了国家认同意识;另一方面,全球大变局导致国际竞争、对抗的因素趋于明显,突显了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的紧张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国际秩序环境的影响与约束,中国也必将在全球治理过程中,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互联共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回应了全球化时代个体对于本体安全与理性发展的诉求。无论是反全球化、逆全球化,还是各种地方性民族主义的兴起,都没有改变民族国家作为国际关系基础性政治单元的事实,国家治理仍然要以实现人民性与维护(国家)民族性作为核心目标,稳固实现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同时,理性发展并不能取代情感共鸣与身份归属的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强调国家民族的情感价值、精神意义与认同归属,为各民族的生息、繁衍和发展提供共有精神家园。

  中国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文明大国的身份定位,继续致力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通过国内治理的溢出效应,为全球治理提供成功的经验。中国需要从负责任大国和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区域性大国的角色定位出发,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为全球治理规则的制定和全球问题的解决提供中国经验与中国智慧。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实质上擘画了“强起来”之后的中国如何与世界相处的问题,而其中的答案则在于中国国内治理的“和合理念”、族际协调的“多元一体”思维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总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的国家属性以及文明古国的历史涵养,决定了国内政治秩序的建构与全球治理秩序的塑造具有融通性和关联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导性政治力量与社会大众相互动,建构政治社会秩序和集体认同的实践,也就具有了国内治理与全球治理的双重意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超越了以民族关系协调为主要内容的狭义民族事务治理范畴,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进行国家建设与国家治理的时代命题,将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之中。

  (本文系国家民委民族研究委托项目“复合现代性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研究”(2020-GMF-02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