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流官”化现象新探
2017年01月25日 08: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月25日第1138期 作者:李宽

  村干部是通过村民自治机制选举产生的、在基层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及其配套组织担任一定职务,并享受一定政治经济待遇的工作人员。他们与国家行政干部体制之内的、在编的干部在产生方式、工资待遇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当前,村官可以在不同村庄及乡镇部门之间进行调动,流动性大大增强。他们不再是产生于本乡本土的村干部,而是成为乡镇政府招聘、选拔的工作人员,类似于组织体系中的“流官”。

  产生模式与行为逻辑

  从产生方式上看,村干部的晋升选拔制与民主选举制相结合。晋升选拔是村干部产生的重要方式,民主选举则代表着候选人的民意基础。以苏南地区的农村为例,村庄中的工作人员分为以下几类:辅助性公益岗位、条线干部和村两委成员。辅助性公益岗位主要是由村级招聘的物业管理、综治联防和集体企业管理人员等。条线人员则是乡镇招聘的社区工作者,主要负责具体的资料整理和咨询服务工作。村两委成员大多从辅助性公益岗位和条线工作人员中选拔产生,这就意味着要进入村两委首先要有相应的社区工作经验。这其实存在着比较严格的晋升体系,不可能从普通村民一跃选举为村委会委员、村主任。同时,村干部也不限于本村内部产生,有可能是从其他村庄或乡镇相关部门调动,再通过选举确认。这与政府负责人的产生高度相似。

  从工资待遇上看,村干部领取的是绩效工资,而不是像原来以发放补贴为主。因此,对村干部会进行严格的考核,据此发放绩效工资。考核时,一般以村支部书记为基准,其他人按照相应系数进行计算。村干部实行严格的坐班制,出勤情况也是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可见,村干部俨然成为一个全职工作,而不再是以往的兼业性。这意味着村干部的职业化,要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村庄事务上。村两委负责人也被明确为乡镇的中层干部,在各种待遇方面参照事业编制执行;同时还可根据工作需要,在村两委和站所之间进行调动。

  从行为逻辑上看,对乡镇政府的任务执行要高于对居民需求的回应。由于产生方式和工资待遇的影响,村干部的科层化特征明显,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往往成为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不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村委会竞相完成乡镇政府交办的任务,以在考核中获得比较好的成绩,为后续晋升做准备。乡镇政府的重点工作成为村委会的中心任务。当然,村委会在落实各项任务的过程中,也会对村民的需求进行积极回应。因为涉及相应的资金使用和配套问题,村委会的自主权还是比较有限。

  发展过程与多重因素

  村干部的“流官”化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它的产生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合村并组的推行打破了村庄的界限,也改变了村民认识上的习惯。合村并组之后,村庄的范围变大,村干部的职数减少,逐渐打破了村干部必须由本村庄产生的习惯。对于大部分村民来说,非原村庄的干部与外调干部没有太多区别。对于普通村民来说,只需要接受谁来担任村干部,至于为何让这些人任职并不是他们所关心的。同时,由于村干部精简,必然要对部分村干部在村庄外进行安置。这就加大了乡镇政府在其中的调动压力。在实际选举过程中,村民也多听取乡镇政府的意见和建议。

  税费改革后,乡镇政府的统筹能力加强。在税费时期,在乡镇政府,村干部是收取税费的代理人,需要熟悉本村庄的情况。税费改革之后,乡镇的发展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乡镇需要掌握村庄的土地进行招商引资,建设工业园区和商住房小区。为了更好地把握发展主动权,获取更多发展资源,乡镇政府需要对村干部进行有效吸纳和管控,而最好的方式就是掌握其进入升迁的渠道,并通过考核让其服从安排。

  社会治理精细化和治理重心下沉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型,治理的精细化成为了必然趋势。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服务和管理端口前移,并将重心落在城乡社区,更加注重基层建设。在此情况下,任务和资源也随之下沉。在政府服务职能和惠民政策不断增多的情况下,需要有一大批专业的人才来负责落实,也对基层干部的培养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增强基层治理能力

  村干部的“流官”化的产生对乡村治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基层治理的任务越来越多。随着资源下沉和权力下放,更多的任务需要基层来落实和完成。如果说在村民自治的逻辑下,村委会只是协助政府完成任务。而当前,村委会对于交办任务的完成情况被纳入考核体系中,村干部只有完成相应工作,才能获得工资和相应奖励。这也给村干部带来更大的压力,更加倚重于工作。

  村干部的科层制特征逐步显现。当前,村干部的流动性加快,打破了村集体的界限。但是,流动的主动权既不掌握在村干部手中,也不掌握在村民手中,而是掌握在乡镇政府手中。村民的投票结果主要是作为参考意见或者形式上的认定。这就使得村干部的行为逻辑更多受乡镇政府的影响,而不是来自于村庄的舆论和意见。在此情况下,村干部会更加注重上级的任务,让自己成为政府的延伸或者说整个科层体制的一部分。

  村庄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发展的自主性。由于村干部的“流官”化,发展的主动权由村庄上移到乡镇政府手中。村集体的内向性逐步减弱,受到政府的干预和影响越来越大。村干部更加关注的问题在于能否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而对村民的回应则有限。这实际上重塑了村干部与村民的关系,村干部不再是村庄的当家人。

  从整体上看,村干部的“流官”化增强了基层的治理能力,也稳定了基层干部队伍,保障了其待遇,明确了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在村干部的职业化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个趋势会不断加强。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但是,在专业化、职业化的同时,还要保证对居民需求的回应性,在及时高效回应基层需求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其活力。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