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奕涛:促进“绝学”和冷门学科良性发展
2018年05月10日 08:4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5月10日第1447期 作者:刘奕涛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这些学科看上去同现实距离较远,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需要时也要拿得出来、用得上。还有一些学科事关文化传承的问题,如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等,要重视这些学科,确保有人做、有传承”。他的讲话突出了“绝学”、冷门学科文化传承的时代价值和重要意义,为我们从长远角度发展这些学科提供了重要遵循。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指出,学科建设“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优化学科建设结构和布局”。学科建设及其优化的根本动力与落脚点是人才培养。近年来,一些大学因应现实需求和就业状况变化,增设了瞄准市场需求、应用性强的专业,而撤销了一些“进口不旺”“销路不畅”的专业。在这一动态调整过程中,那些原本就生源少、毕业生就业面窄或市场敏感性不强的学科,如甲骨文研究、古典文献学等冷门学科和西夏文等某些被称为“绝学”的学科,却越来越萎缩。专业调整是学科资源的重新整合与分配,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科建设资源的集中使用,但如果任由一些“绝学”、冷门学科自生自灭,将会影响文化积淀、民族记忆与历史传承等重要问题,进而破坏整个学科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这些“绝学”、冷门学科如何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获得更好发展就成为我们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一流学科建设需要基于整个学科生态体系的均衡发展而有效地处理各学科之间的关系,使每一学科的价值和作用都得到充分发挥。为此,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重视学科的人才培养问题,这是“绝学”、冷门学科得以传承乃至发扬光大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包括学生发展与师资培养两个方面。在学生发展方面,要从战略高度树立“学科发展与个人发展相统一”的思想意识,完善与创新学科人才培养机制、体系,增强学科的活力。要从招生就业、教学方式、课程设置、实践服务与职业发展等环节进行革新,使“绝学”、冷门学科告别“高冷”“枯燥”等刻板印象,提高学科建设的科学性、公信度与吸引力。在师资培养方面,要发挥学术共同体、课题研究、工作坊、研讨会等教师发展渠道的功能,为青年教师的成长规划好职业发展路径,形成以老带新的层级合理的学术梯队,增强这些学科教师的自信心与归属感。

  第二,树立科学的学科发展理念,这是促进“绝学”、冷门学科持续发展的要求。要以强化重点、凸显特色、扩大优势、协调发展的理念对整个学科体系进行系统规划,协调好重点学科、优势学科与“绝学”、冷门学科的关系,构建良性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要以共享理念整合学科资源,推动各领域专家协作与跨学科协同,凝练“绝学”、冷门学科的学科发展方向,确保其主攻方向的稳定性、特色性和前沿性;要承认与凸显“绝学”、冷门学科的价值意义与发展权利,确保其在学校整体学科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不是被完全遗忘。

  第三,出台完善的学科扶持政策,这是“绝学”、冷门学科生存发展的有力保障。我们要强调学科政策的导向与激励功能,在招生、师资培养、资源配套、人才引进、课题申报、职称评定等方面确保“绝学”、冷门学科与重点学科、优势学科享有同等的机会;要建立协同推进的学科扶持体系,体现政府政策导向、高校育人与研究价值以及社会广泛支持的多主体参与共建的特点;要密切关注“绝学”、冷门学科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如有些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新的学科生长点或面临新的转型升级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学科各发展阶段的扶持政策,顺势而为,集中发力,并确保政策的协调性与连贯性。

  第四,构筑学科多元发展平台,这是“绝学”、冷门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学科发展平台是实现学科资源整合、开展科研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优化学术环境的重要载体。一要从构建教学培训平台入手,以创新的教学方式、完善的课程体系和动态的评估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学科的亲和力、吸引力。要去除构成学科壁垒的体制机制,构建跨学科研究平台,推动重点学科、优势学科与“绝学”、冷门学科之间的融合发展,以催生新的学科生长点;以联合课题研究、联合人才培养等方式增强“绝学”、冷门学科教师的整体素质。二要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媒体技术打造学科资源共享平台,推动人力资源、硬件资源与财政资源的共享,弥补“绝学”、冷门学科在资源条件方面的不足。三要拓宽“绝学”、冷门学科的受众面和受众渠道,打造面向社会、面向青少年的高效的文化宣教平台,不断提升这些学科的大众基础,完善学科发展与社会发展需求的联结机制,使大众广泛关注和支持这些学科的发展,这是促进这些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社会动力。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学科共建项目“广东高等教育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对策研究”(GD16XJY19)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