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萌:走进马鬃山——探寻月氏人足迹
2017年11月02日 08: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1月2日第1322期 作者:李萌

  20世纪50年代,玉门骟马村发现的一组“骟马式”陶器,被命名为骟马文化。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发掘火烧沟墓地时,发现有骟马文化遗存叠压于四坝文化墓葬之上,从层位关系上直接证明了骟马文化年代晚于青铜时代的四坝文化,其年代上限应不早于公元前两千纪的上半叶。该遗存的典型器为双大耳夹砂罐,质地粗糙、素面,突出特征是在腹部正中位置捏塑高翘的乳突,器耳刻划繁密的折线纹。

  我们不禁想问:这一支神秘的考古学文化是什么人创造的?源于何时?与曾经强大的古代月氏人有无关联?

  目前发现的骟马文化遗存不多,主要分布在酒泉、玉门一带。位于甘肃省肃北县马鬃山镇西北约22公里的径保尔草场的马鬃山玉矿遗址,是目前西北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玉矿遗址。发掘工作自2011年持续至今,随着发掘的深入,有关骟马文化遗存的发现,为骟马文化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时代下限延续至汉代

  一般认为,骟马文化的绝对年代约在公元前1000年,上限不早于四坝文化。然而,有关骟马文化的年代下限,学者们却有不同的意见。如李水城认为,“或许可将骟马类型的下限定为在西周至春秋时期”。俞伟超将骟马文化年代下限划到战国。赵建龙则认为应晚至秦汉或更晚。

  笔者认为,骟马文化的年代下限或已延续到了汉代。2016年,笔者参加了马鬃山玉矿遗址的发掘工作。根据发掘情况和已发表的发掘报告,我们发现,出土的遗存主要有两类,一类为汉代遗存,一类为骟马文化遗存。在地层、遗迹单位中,骟马文化与汉代文化遗存均属共存关系。

  这种现象表明,在汉代,这里曾活跃着两类人群,一类是骟马文化人群,一类是受汉王朝管辖的汉文化人群。另外,骟马文化遗存明显少于汉代文化遗存,我们在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汉代陶片、箭镞,而骟马文化遗存也主要是陶片和箭镞,但在数量上要少于汉文化遗存。这一方面表明,当时这里受汉王朝控制,骟马文化人群应该已归属或臣服于汉王朝;另一方面表明,四坝文化之后,活跃在河西走廊地区的骟马文化人群创造的骟马文化,其分布已达甘肃西北部的马鬃山地区,其年代下限已延续至汉代,甚至有可能到更晚时期,当然这些还需要更多的考古资料予以验证。

  发现月氏人群文化遗存

  史书记载,月氏居“敦煌、祁连间”。据此,诸多学者认为,甘肃西部的河西走廊应是月氏人的分布地区。王建新结合文献资料,分析认为史书上记载的祁连山实指今天山,并非现今所谓的河西走廊南侧的祁连山。古代月氏人居住的中心即今甘肃西北部至新疆东部一代的草原地带,而不应是敦煌至今祁连山之间的河西走廊西部地区。

  林梅村在《开拓丝绸之路的先驱——吐火罗人》一文中说:“在中国的史料中,匈奴、乌孙、塞人在中国的兴起较月氏晚得多。匈奴始见于《战国策》……直到西汉初年,中国北方草原还是‘东胡彊而月氏盛’。”到了汉文帝时期,匈奴老上单于(约公元前174—前161年)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始“逃遁而常怨仇匈奴”。此后,月氏才陆续迁到伊犁河、纳林河流域,这些西迁的月氏人在汉代史书中被称为大月氏,还有一小部分未西迁者,称为小月氏。匈奴则控制了月氏故地。

  可见,直到汉初,今甘肃西北至新疆东部都是月氏人活动的区域。2004年,西北大学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马鬃山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发现了12个古代游牧文化遗迹分布区,结合东天山地区的考古调查资料,表明从甘肃西北部的马鬃山地区至东天山地区存在着两类文化遗存。

  一类代表了公元前1000年以后出现的当地传统的游牧文化遗存,其岩画多用石质工具敲凿刻划,造型简单、呆板,表现形式多为静态剪影式和粗线条式;墓葬形式为不起封堆的方形、长方形或椭圆形竖穴。另一类代表了公元前2世纪在东天山地区出现的与当地原有文化迥然不同的外来文化,其岩画多用金属工具雕刻,刻划较细腻,造型生动,表现形式多呈动态剪影式;墓葬形式为有圆形石封堆的长方形或椭圆形竖穴。

  2005—2007年,考古工作者对新疆巴里坤东黑沟遗址进行了调查发掘,揭示出以墓主为代表的外来文化和以人牲为代表的本土文化同时并存的现象,这恰与文献中记载的匈奴于西汉初年在东天山地区击败月氏的历史相吻合。

  基于文献记载以及考古发现,我们认为上述两类文化遗存,或许正是月氏与匈奴文化的遗留。前一类(公元前1000年以后出现的当地传统的游牧文化)代表了月氏人群的遗存,后一类(公元前2世纪在东天山地区出现的外来文化)代表了匈奴人群的遗存。

  骟马文化与月氏关系密切

  近些年持续发掘的马鬃山玉矿遗址,发现了大量汉代文化遗存与部分骟马文化遗存。那么,这些骟马文化遗存是否可能与月氏人群有关呢?

  我们知道,直到汉代以前,马鬃山地区至东天山地区的控制者应该都是月氏人。到了匈奴老上单于之时,月氏被匈奴打败。月氏大部被迫西迁,没有西迁的一小部分则留在当地,受匈奴的统治。直到汉武帝以后,汉王朝主动打击匈奴,才逐渐控制了今甘肃西北地区。

  《史记·匈奴列传》载:“其(元狩二年,即公元前121年)夏,骠骑将军复与合骑侯数万骑出陇西、北地二千里,击匈奴。过居延,攻祁连山……”

  《汉书·霍去病传》载:“其(元狩二年,即公元前121年)夏,去病与合骑侯敖俱出北地,异道……而去病出北地,遂深入,合骑侯失道,不相得。去病至祁连山。捕首虏甚多。上曰:票骑将军涉钧耆,济居延,遂臻小月氏,攻祁连山,扬武乎得,得单于单桓、酋涂王……益封去病五千四百户。”

  《史记·李将军列传》载:“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秋,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祁连天山……”

  据专家考证,上述材料中提到的祁连天山与祁连山皆为今东天山。可以看出,霍去病的进军路线应该是从北地郡出蒙古草原,过居延泽,经马鬃山区,至东天山北麓,深入匈奴腹地。而李广利的进军路线应该也是如此。

  2004年,考古工作者在马鬃山区调查时,发现了一座汉代城址(明水七个墩古城址)。城址据山口而建,处于马鬃山区通往东天山的交通要道,根据城址周边散落的遗存,可以确认属于汉代军事性质的古城址。明水七个墩古城处于霍去病、李广利进军匈奴的战略要地,是目前发现的位置最西的汉代城址,很可能就是汉代打击匈奴时建立的军事要址。

  今天,我们在马鬃山玉矿遗址发现的大量汉代文化遗存,或许正是当年汉王朝打击匈奴,控制了马鬃山地区后,对这处玉矿遗址进行开采活动的见证。另外发现的少部分骟马文化遗存或许就是那些没有西迁的小月氏人的文化遗留,当汉王朝控制这里后,他们臣服于汉廷,接受了汉王朝的管理,与中原地区的汉人一起劳作,共同开采这处玉矿遗址。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一直到汉代,这里仍然有骟马文化遗存的原因。

  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骟马文化与月氏人群,在活动的区域与活动的时间上都有着较多的重合,这仅仅是巧合吗?我们认为,骟马文化与月氏人群或许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马鬃山至东天山地区周边分布着较多的古代游牧文化遗存,这片区域曾经是匈奴、月氏等古代游牧民族活动之地。近些年,对于这片区域的考古工作不断展开,并且已有了一定的收获。尤其是东天山地区的考古发现,对探索古代月氏文化、匈奴文化提供了难得的考古资料。

  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目前,中国已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在天山地区的考古工作中加强了区域合作与跨国交流,这必将有益于天山地区考古工作的开展,有益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古代游牧民族文化的探索与研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实物资料。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梁瑞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