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超: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新经验
2017年10月26日 08: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0月26日第1317期 作者:吴超

  党的十八大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重视文化,在推进现代化建设宏伟大业和实现中国梦伟大征程中的重要作用,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国家软实力,提高国家话语权,形成了一套具有全局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大智慧、大战略和大思路,在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创造了许多新经验。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就保证了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保障了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坚持文化建设为人民服务,就是坚持文化建设目标上的人民性,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人民的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属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明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这一思想贯穿于对文化强国建设的各项要求之中,反复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问题的论述中。五年来,文化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文化服务人民、文化讴歌人民、文化扎根人民、文化依靠人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血肉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坚持和强调,深刻回答了我们的文化为谁兴盛、何以兴盛和靠谁兴盛这一根本问题。

  处理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发展的关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鲜明地体现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多次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多个重要论断,将党关于重视运用优秀传统文化以推动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实践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形成了新经验。

  坚定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和话语权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优势,就在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的中国梦,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扬,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之源,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深厚软实力。

  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党的十八大在此基础上提炼、概括出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党中央发布《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来建设。党中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国家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文化既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道德基础,本身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如何处理两个效益的关系,是一个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一个民族,只有文化体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才能造就更大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展体现出文化的品格,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2015年初,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在这些精神指引下,各地以标准化、均等化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重心下移、共建共享,日益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更广更深地惠及人民群众。

  2015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明确把社会效益第一、社会价值优先的经营理念体现到企业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中,把实现“双效统一”作为制度固化于企业发展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只有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其经济效益才能得到真正实现。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提高国家话语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不断提高文化开放水平,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有一个大的提升。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这既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被实践证明的重要经验。

  当前的世界文化格局呈现两大特征:一是各种思想文化激荡交汇,各类文明交流交融交锋频繁,文化竞争全面升级,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升文化软实力确立为国家战略;二是文化竞争中“西强我弱”的总体格局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虽已初步解决了“挨打”、“挨饿”的问题,但“挨骂”的问题即话语权的问题依然存在。面对中国的块头不断长大,“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论调屡见不鲜,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还不强,尚未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大国地位相适应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的迫切需要,也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战略选择,是促进各国文化交流互鉴、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要把内容建设放在第一位,突出思想内涵和价值观念。一是注重对外宣传阐释中国梦,讲清楚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追求幸福的梦、奉献世界的梦,引导国际社会客观认识中国梦。二是积极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充分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国外民众触摸中华文化脉搏,感知当代中国发展活力,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受魅力,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多措并举、多方发力,广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与投资,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方式,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走出去格局,着力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充分展示我国文明大国形象、东方大国形象、负责任大国形象、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文系2015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责任编辑:梁瑞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