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昆:新媒体时代新闻教育的转型
2017年10月19日 08: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0月19日第1312期 作者:张昆

  我们今天处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在新闻教育领域,这种感觉尤其显著。原有的传媒生态被新的媒介格局所取代,脱胎于原有媒介体系和教育体系的新闻教育界正在新的探索中。新闻教育向何处去,不仅引起教育界的深思,更是信息时代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

  新媒体时代与传统媒体时代

  新媒体是相对于旧媒体而言的。电视相对于报纸、广播就是新媒体。不过在今天,新媒体主要是指基于数字传播技术的网络媒介。当前,新媒体时代与传统媒体时代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信息传播从知识特权阶层垄断发展到全民参与。自信息传播从一种社会活动演变为一项社会事业,直到出版、报纸、广播电视的出现,传播领域的秩序基本上由知识特权阶层所控制。传播者、把关人只是少数的社会精英,信息传播基本上限于自上而下的单向流动,或由中心向边缘的辐射式传播。一般大众处于被动的接受者地位。进入网络时代后,情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信息传播呈现出一种越来越明显的去中心化趋势,人人都有麦克风和摄像头,过去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如今也成为了信息的生产者、发布者。传统意义上传受对立的传播关系随之瓦解。

  其次,基于数字传播技术的文化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大大提升。在网络新媒体出现之前,以传媒为主体的信息产业规模很小,能够吸纳的就业人口、能够释放的经济能量都很有限。新闻媒体主要是通过其报道和言论来影响舆论,进而影响社会。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以及传播对社会系统的全面渗透,大大增强了传播媒介的经济服务功能。美国的谷歌、脸书、推特,中国的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横跨社会各大行业,包括传媒产业,其规模市值都在千亿美元以上。整个媒体行业成为信息时代巨型的造富机器。

  再次,信息传播对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国家治理、社会进化的影响空前。在网络无远弗届、信息无处不在的情况下,传播的影响不仅限于守望社会、环境监测、传承文化,在社会动员、公民教化、舆论监督、国际交流诸方面,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以上变化,使得信息传播行业的内涵大大地超越了传统媒体的范围。由于技术门槛的降低,信息处理与接收不再为少数知识特权阶层所垄断,一般公众也能参与到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来。在这个背景下,人们对于新闻教育的期待,也不再限于媒体岗位所需的职业(专业)素养或技能,更多的是在坚持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将传播素养提升为信息时代公民的基本素质。

  新闻人才需求、就业去向的变化

  在新的媒介生态下,整个社会系统实现了在网络数字技术基础上的重构。社会的结构与功能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闻人才需求亦随之改变。

  首先,新闻院系学生就业面向的变化。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新闻院系基本上是按照现实的媒体结构来设置专业的,每一个专业对应一个特定的媒体或行业,如新闻专业对应报纸,广播电视专业对应广播电视媒体,编辑出版对应出版行业等,新闻院系学生的就业取向基本上是专业对口。进入网络时代以后,一方面由于传统媒体及所属的行业开始萎缩,另一方面由于技术的发展,各种媒体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特别是媒介素养日益成为全民的基本素养,新闻传播院系的学生就业早已超越单一的媒体行业,而逐渐实现了全方位的就业。

  其次,即便是传媒行业,对于新入职者的要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去,传媒行业招收新入职者,更多的是面向与行业相对应的名牌大学名牌新闻院系,这些院系在专业教育方面有很高的水准,其毕业生在知识与能力结构方面、在适应性与发展潜力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可是现在不同了,传媒行业尤其是新媒体行业,完全颠覆了对新入职员工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要求,从过去单一专深的知识结构转为跨(多)学科的综合的知识构成。

  再次,从技能至上到知识、能力与责任意识的平衡。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从学校到媒体就业,职业技能是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没有报纸的实践经历和实操能力,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很难在报社工作。其他新闻类专业也是如此。进入网络时代,随着媒介融合与融合报道的发展,传媒业界越来越重视从业者职业技能外其他素质的拓展,如开阔的视野、广博的学识及社会责任感,以增强适应传媒行业发展的弹性。现实的新闻实践表明,新闻传播院系的毕业生不能满足于职业技能的强化,而必须全面发展,至少在职业技能、综合知识与社会责任方面达至平衡。

  很显然,对于传媒行业人才需求的变化,新闻传播教育界并没有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所以在应对时显得有些惊慌失措。

  新闻教育转型的路径选择

  要适应传媒行业的变迁和人才需求的变化,新闻教育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在此基础上实现结构性转型。

  第一,重新厘清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边界。新闻院系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究竟是应该面向某一单一的媒体,还是面向包括不同(新旧)媒体的全媒体行业?是仅仅面向媒体行业,还是回应整个社会的人才需求?是应该将现有的不同新闻传播类专业融合起来,还是应该对现有的新闻传播类专业结构做进一步的细分?这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答案可能不止一种,或许根本就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院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不同的选择。如果目标定位不清、专业界限不明,办学的人稀里糊涂,学习的人也会不明所以。

  第二,创新课程体系。在明确培养目标、厘清专业边界之后,最重要的当是重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立足点是专业的目标定位,这个专业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其质量标准如何,要达到哪些具体的指标?在知识、能力、政治与道德素养方面,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均衡?要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是应该坚持原有的格局,还是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如果必须要调整,是应该以做加法为主,还是以做减法为主?是应该对某些相关的课程进行必要的合并,还是应该增加一些原来就没有的课程,或者取消一些过时的老课程?课程体系的重构关系到人才的质量规格,影响到学生的职业适应。没有一个合理的课程体系,教育就将落后于时代。合理的课程体系必须立足于现实,同时又要富有前瞻性。这个现实,就是新媒体时代各种媒体的传播实践,而前瞻则是对未来新闻传播实践发展趋势的适应。

  第三,吸收新知,更新教材。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但是课程体系又落实在一门门具体课程的基础上。承载课程的有两大核心要素,一是教师的教学,二是教材。客观地说,在当前的情况下,国内新闻院系的专业教材大多已经过时,其关于知识点的介绍、实操案例的选择、原理规律的论述,离今天的传播实践越来越远。新闻传播作为一个与现实联系紧密的应用型专业,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所以教材的编纂也应该与时俱进,观照当下最新的传播实践,吸纳最新的实践经验,荟萃最新的理论成果。

  第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这里要强调两点。首先是开门办学。新闻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有一个庞大的传媒行业作为支撑,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就业目标比较明确,传媒行业也有参与办学的积极性。所以新闻院系一定要面向传媒行业、面向社会,回应社会的期待,努力加强对社会和传媒行业的服务,充分地利用传媒行业的资源。其次是双师队伍的建设。作为应用型文科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其师资的配置与其他专业不同。其他基础学科专业,师资几乎全部是学术型的,必须有博士学位并且还要发表高水平的论文。但是新闻类专业的师资基本上是由两种不同的成分组成:一是学术型的,这部分与其他学科的师资没有区别;二是技能型的,他们不是来自学校的博士,而是来自业界的高手,其主要职责就是帮助学生提升职业技能。这两支队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新闻院系应该为这两支队伍的和谐共生营造良好的环境。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梁瑞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