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衍柱:引领文艺从“高原”迈向“高峰”
2017年09月21日 08: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9月21日第1297期 作者:李衍柱

  2014年10月15日和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以及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两篇重要讲话与毛泽东同志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文艺思想。它们是繁荣发展中国文学艺术的纲领性文献,是引领中华民族文艺事业从“高原”迈向“高峰”的伟大旗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典范,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对于我们增强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华民族复兴需要文艺高峰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文明史的视角总结世界文艺实践经验,并紧密结合当今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实际,科学地分析和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他列举了多位不同国家的著名作家、艺术家和多部传世佳作,深刻揭示出世界文明史中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文艺精品和文艺巨匠的深刻影响。中华民族精神,既体现在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和奋斗业绩中,体现在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中,也反映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产生的一切优秀作品中,反映在我国一切文学家、艺术家的杰出创作活动中。”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发端于文艺领域的创新风潮对社会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全民族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引擎。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需要伟大精神作引擎,而“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中国的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以绚丽多彩的艺术形式书写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勇攀世界文艺的高峰。

  民族文艺复兴要培育文艺巨人和传世佳作

  习近平总书记的两篇重要讲话涉及文艺的本质论、价值论、创作论、作品论、发展论、批评鉴赏论等文艺理论的根本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毛泽东文艺思想。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作品论的精彩阐述和论说,鲜明地表达了习近平总书记文艺观、美学观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是实践基础上的重大理论创新。

  世界文学艺术的丰碑在哪里,作家、艺术家的立身之本是什么,时代赋予文艺工作者的根本任务又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和标准,总结各民族文艺繁荣昌盛的历史经验,明确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相反,一些西方“新批评”、结构主义、形式主义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往往割裂作品与世界、作家、读者的联系,孤立地去论述和衡量作品的构成要素和审美功能,使文艺脱离了时代和人民。

  对于优秀文艺作品,马克思认为是“用最朴素的形式把最现代的思想表现出来”,反对“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恩格斯认为是“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毛泽东认为,“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思想中关于作品论观点的基础上,结合优秀作品的特点、构成和审美功能等问题,提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思想新观点。他认为,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是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作品;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而创作出来的佳作;是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的风格新颖独创的作品;是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作品;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精品佳作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与某些文艺思潮中流行的“无主题、无情节、无典型”的“三无”观点相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品佳作中创造的“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只有创作出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这些关于优秀作品的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审美性和实践性。

  享誉世界的伟大作家、艺术家创作出了具有永久艺术魅力、引起世界广大读者产生思想共鸣的伟大作品,以不朽的精品佳作树立起世界文学艺术高峰的亮丽丰碑。一个民族文艺复兴、发展繁荣的首要标志是它培育出的文艺巨人和超越时空的传世佳作。如国外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但丁的《神曲》、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中国有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牡丹亭》《西游记》《红楼梦》等。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思想启示。2015年10月21日,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谈到莎士比亚的作品使他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立下了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

  投身于人民的文艺才能创出精品、攀上高峰

  怎样才能创作出精品佳作?作家艺术家应走一条什么样的创作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是推动世界发展的动力,人民的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不竭的源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作家艺术家要自觉地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承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艺成果。要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问题,拆除“心”的围墙,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要“坚持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人民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立志创作出在人民心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习近平总书记特别点赞了柳青、路遥、贾大山这些热爱人民、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作家,认为“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也是作家艺术家最大的幸福”。

  当代中国,广大文艺工作者正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从文艺的“高原”向“高峰”攀登,用自己的心血、智慧和才干,孕育和创作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而又享誉世界的精品佳作,塑造出更多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谱写出海内外炎黄子孙为实现中国梦而绘制的最美、最壮丽的时代画卷。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梁瑞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