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众哲学》摘登: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之三)
2016年03月16日 08: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3月16日第926期 作者:——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新表述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新的简明概括(下)

  ——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

  及其伟大作用看“两变”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说明,“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一个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又是一个复杂而困难的过程,往往要不断地试错,经历许多挫折、失败,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如何正确地、自觉地对待错误,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论问题。1960年6月18日,毛泽东写了一篇文章《十年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丰碑。新中国成立十年所做的工作,使整个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无疑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但对于这些丰功伟绩,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没有讲。文章的基本内容却是对于错误的自我批评,包括对具体错误的检讨,还包括如何看待和对待错误的反思。

  毛泽东在文章一开头说了两句话:“前八年照抄外国的经验。但从一九五六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照抄别人或许可以避免自己犯错误,但这是一条走不通的路。走路总要从模仿别人起步,但决不能满足于此。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年代里花了很大代价得到的深刻教训。在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地吸取历史的教训,努力走自己的路。但是,走前人从来没有走过的路,注定不会是平坦的,错误难以避免。关于如何对待错误,毛泽东有许多深刻的思考,他指出:“错误不可能不犯。如列宁所说,不犯错误的人从来没有。”“哪里有完全不犯错误、一次就完成了真理的所谓圣人呢?真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逐步完成的。我们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者,不是形而上学的认识论者。”

  毛泽东的结论不仅来自理论的推导,也来自对亲身经历的深刻总结。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说:“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他说:“对于中国革命的规律,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完全认识了,那是吹牛,你们切记不要信,没有那回事。过去,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儿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阶段才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弄清楚。”

  总结历史经验,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今天的现实问题。毛泽东当时就说:“我讲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艰难地但是成功地认识中国革命规律这一段历史情况的目的,是想引导同志们理解这样一件事: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

  有人问,既然毛泽东知道有一个过程,他为什么还要犯错误呢?应该说,犯不犯错误,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医生知道为什么会得病,怎样治病,但是不能保证自己不得病。因为他不能完全脱离得病的环境,也不能随意设定自己的身体状况。他的优势只在于,没有病自觉防病,有了病及时治病。伟人、党也是这样,完全不犯错误谁也做不到,“郑重的党在于重视错误,找出错误的原因,分析所以犯错误的客观原因,公开改正”。

  现在回过头来看,毛泽东当年对错误的具体认识是有局限的。但是他留下的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即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正确观点,指导我们党在实践中继续探讨和总结,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崭新局面。

责任编辑:韩慧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