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亚雄:返本开新——中国传统文化的去处
2018年11月20日 08:4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1月20日第1578期 作者:马亚雄

  任继愈曾言,“熊先生哲学的核心问题,与其说它讲的哲学问题,不如说它讲的文化问题,传统文化的前途、出路问题”。熊十力就哲学而言文化,“中国文化向何处去”是其一生思考和解答的核心问题。

  以“返本开新”调和传统与现代

  为学贵创、主创的熊十力致力于为中国文化开发新生命,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是其基本的思想诉求。他通过批评全盘西化论和保守派,在中国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辩证关联中提出了其“返本开新”的主张。针对注重文化时代性有余但民族性不足的全盘西化论,熊十力立足于中国文化的民族性批评其移来主义非创新之途,认为一意袭取外人肤表以乱中华之真,将使民性俱毁而绝无独立研究与自由发展之真精神。对于倡导本位文化的保守派,熊十力批评他们是讳短虚骄而无以自树,腐朽尊国粹却莫肯深究何者为国之粹。显然,全盘西化论者和保守派在中国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问题上各自走向一个极端而多有偏弊。那么,如何在中国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中既根据过去、立足现在又远瞩将来以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呢?

  归宗于《易》、精通《周易》辩证法的熊十力正是借助中国哲学中经权、常变的辩证关系来论述这一辩证统一的。“夫道有经有权,经立大常,权应万变。变体其常,故可于变而知常。权本于经,守贞常而不穷于变。故权行,而后见经之所以称常道者,正以其为众妙之门耳”。熊十力认为,中国文化的民族性和根本精神为经为常,断不可根本遣弃,但可随时演变与扩充。资取他者之长以求中国文化及其内蕴的根本精神的时代化演变与扩充可谓是权变之方,而且于此权变正可透显中国文化的“贞常之道”。由此,他主张在中国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中走重在创新的“返本开新”之途。“返本”是民族性的根本要求,“开新”则是时代性的必然要求。民族性与时代性是辩证统一的,返本与开新也是辩证统一的;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实质是中国文化自身适应时代的更新创造,“返本开新”与此亦是一致的。熊十力如此而论“返本开新”,巧妙地化解了传统与现代、传统中学与现代西学,即中西古今之间的冲突与紧张。可以说,其“返本开新”主张是对“中西古今之辩”的一种辩证调和,并且试图走出一条中国文化自己的现代化道路。

  从本源处开发新用

  熊十力的“返本开新”主张,意在返回中国文化与学术的本源处,从本源处开发新用,同时取诸他者之长以自广,而非一意地袭人肤表以成就所谓的现代化。就中国文化的本源处而言,熊十力极为注重晚周这一时期,主张复兴晚周文化,认为“中国学术文化毕竟当求之于吕秦以前”。他所言的复兴,其实就是晚周文化的生机活力与思想创造于现代的再现与重光,这与雅斯贝尔斯所持的“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忆,或曰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动力”的观点在思想精神上深度契合。于晚周文化,熊十力尤重孔子儒家,以孔子晚年作六经为其定论且认为六经统诸子,“六经为中国文化与学术思想之根源,晚周诸子百家皆出于是,中国人做人与立国之特殊精神实在六经”。尽管熊十力也认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并没有什么成功的先例可以依循,但其显然不认可甚至批判托克维尔式的“过去已经不再能为未来提供借鉴,精神正在步入黑暗的深渊”的思想观点。在他看来,传统文化,特别是孔子六经,依然是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的源头活水与精神支柱。于是,熊十力的“返本”便落实于他所认为的作为返本体仁之学的孔子六经上;由此,“返本开新”的根本含义即是立本于经过时代化诠释的儒家返本体仁之学而开出适应现代社会的新用,“以反己之学立本,则努力求知乃依自性而起大用,无逐末之患也”。

  “寻晚周之遗轨,辟当代之弘基,定将来之趋向”,是熊十力“返本开新”主张的精练表达。“寻晚周之遗轨”意涵如上所述;“辟当代之弘基”,就是在承续中国文化根本精神与圣贤血脉基础上会通中、西、印文化而进行现代化创新;“定将来之趋向”,即通过中国文化的自我创新而融入世界文化,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开发新生命。熊十力的“返本开新”主张内在地包含了中、西、印文化会通创新之途,“返本开新”的实现依赖于中、西、印文化的会通创新,而中、西、印文化会通创新之途则体现和贯穿了“返本开新”的根本主张。于熊十力而言,“返本开新”与中、西、印文化会通创新是一体的,只不过“返本开新”侧重原则性,中、西、印文化会通创新强调方法性。就此而言,熊十力的“返本开新”主张在思想内容上既体现了中、西、印会通创新的义理规模和思想见地,也体现了其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中国立场与世界视野。

  返本与开新辩证一体

  辩证地理解返本与开新,是熊十力“返本开新”主张的鲜明特色。熊十力强调其“返本开新”是“知本而创新,创新而返本”,并非人们常常认为的“返本以开新”。换句话说,返本即开新,开新即返本,返本并不是开新的手段,返本与开新更非两途而是辩证一体的。熊十力这种思想观点的关键在于其对作为根本的“性体”的新诠释。熊十力所言的“性体”即吾人固有之真性,也即“真的自己”。“性体”空寂而生生,“寂静之中即是生机流行,生机流行毕竟寂静”。熊十力赋予“性体”能动性、创生性品格,此即作为吾人真性根本特征的刚健生生、创化日新。吾人在人生日用中体认固有之真性,并将此真性呈现于人生日用的开拓创新中,这就是其所言的“知本而创新,创新而返本”。对于“性体”的体认与呈现并非分成两段,而是同一工夫,此即熊十力强调的“知行合一”。返本与开新的辩证一体化,体现了熊十力“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的“体用不二”之立言宗旨。在更大意义上,也是对其新儒家内圣外王学的一体一贯所给予的最大程度支持。

  由“知本而创新,创新而返本”,我们可以发现熊十力的“返本开新”主张所彰显的根本精神,即刚健、独立、自由和创新。这种精神既是中国文化实现现代化所急需的精神,也是他主张的启蒙精神。熊十力说,“吾国人今日所急需要者,思想独立、学术独立、精神独立,一切依自不依他,高视阔步而游乎广天博地之间,空诸依傍,自诚、自明,以此自树,将为世界文化开发新生命,岂唯自救而已哉!” 刚健、独立、自由、创新的根本精神发自“性体”,是吾人之真性所本有。熊十力通过“性体”的新诠释对这种精神作了形上的论证,并主张将这种精神贯彻体现于人生日用的开拓创新中。这样,刚健、独立、自由、创新精神才不致流于浮泛无根和蹈空无着。熊十力基于刚健生生、创化日新的《周易》哲学精神及“自本自根、自信自肯、自发自辟”的阳明心学精神,又融会了佛家“依自不依他”“大无畏”“大自在”及道家法自然、倡自由的精神,并吸收了西方现代化所注重的理性、自由、创新精神,如此才有刚健、独立、自由、创新的现代化根本精神的创造性阐发。这种现代化根本精神的提炼,既是熊十力“返本开新”主张的独到精彩处,也体现了其对中国文化根本精神的时代化演变与扩充。

  熊十力的“返本开新”主张,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是一个潜藏无限可能性并且不断创造进化的生生过程,阐明了传统中学并非枯杨旧学,而是蕴育着生生之新,其内蕴的民族精神更是不可毁弃。中国文化或儒学的现代化创新必须从本源处开发新用、在根柢上发端启导,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熊十力的“返本开新”主张以中、西、印会通创新为实质内容,在思想理路上以经过时代化诠释的“性体”为枢纽而贯通天人、内圣与外王,依此就有了其体大思精的现代新儒学体系之构建。熊十力的“返本开新”主张是通过其体系化的现代新儒学构建予以呈现和证成的,我们只有在对其思想体系总体性的理解基础上,才能较全面、深入地体会这一主张的思想价值。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