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敏:王阳明“始揭致良知之教”辨正
2018年07月31日 08: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7月31日第1504期 作者:张宏敏

  【核心提示】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说,是正德十五年秋,在赣州(通天岩)与陈九川、邹守益、夏良胜等门人讲学之时;而较为系统地宣讲、阐绎“致良知之教”,则是正德十五年冬在南昌,乃至有钱德洪《阳明先生年谱》所说的正德“十有六年辛巳,先生五十岁,在江西。正月,居南昌。是年,先生始揭致良知之教”云云。

  对于阳明学界而言,王阳明何时“始揭致良知之教”,无疑属于一个聚讼不已的问题。钱德洪《阳明先生年谱》判定正德十六年王阳明在江西南昌之时,“始揭致良知之教”。黄绾《阳明先生行状》认为,“甲戌(即正德九年),(王阳明)升南京鸿胪寺卿,始专以‘良知’之旨训学者”。而今日的一些阳明学者则倾向于认为,正德三年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始提出“良知”说,理由是钱德洪在《刻〈文录〉叙说》中转录阳明语:“吾‘良知’二字,自龙场以后,便已不出此意。”束景南新撰《王阳明年谱长编》,考定正德十四年既是阳明平宸濠之年,也是其“始悟良知之谜”之年。

  《答罗整庵少宰书》:“致良知”之说提出的“诱因”

  正德十五年夏六月,王阳明离开南昌,沿赣江乘舟南下,前往赣州,路经吉安府泰和县之时,收到了友人泰和籍学者罗钦顺的一封论学书信。这封信的起因是,王阳明先前(即是年春天)向罗钦顺呈送了正德十三年七月由其门人在赣州刊刻的《大学古本(傍释)》和《朱子晚年定论》两本书。作为专门研究朱熹的学者,罗钦顺自然不能也不会同意王阳明在这两本书中揭示的“和会朱陆”的主张以及对朱熹“格物致知传”中“即物穷理”说的批判。其实,在前一年(正德十四年)的夏天,罗钦顺在某友人处,也看到了赣州刻本的《传习录》,即今通行本《传习录》卷上,对阳明学的理论旨趣有相当了解。

  对于罗钦顺这封站在朱熹学立场批判阳明心学的书信,王阳明在《答罗整庵少宰书》中与之论辩。其中,从《大学》的古本、改本问题,到如何理解《大学》“三纲领”“八条目”,王阳明基于自己的心学立场,均一一做出回应,即站在“心即理”的学术立场上,系统批判了朱子学“心外求理”“即物穷理”的工夫论路数。

  这里,我们不妨看王阳明的一段回应:“学岂有内外乎?《大学》古本乃孔门相传旧本耳。朱子疑其有所脱误而改正补缉之,在某(王阳明)则谓其本无脱误,悉从其旧而已矣。”“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乎?”由此可见,此时的王阳明秉持“学贵得之心”的基本理念,坚决批判朱熹学,并对自己“求之于心”而怡然自得的心学怀有高度的自信。毋庸置疑,阳明“良知心学”的提出尤其是“致良知”说的揭示,正是在与程朱理学家,尤其是朱熹文献的直接“对话”过程中,才逐步酝酿并提出的。

  赣州通天岩讲学:正式提出“致良知”之说

  据《阳明先生年谱》记载:正德十五年秋(七月、八月、闰八月),王阳明在赣州与陈九川、夏良胜、邹守益等弟子门人,进行讲学布道活动。八月,王阳明与陈九川等人来到赣州城郊外的通天岩进行游学活动。我们知道,王阳明传播心学的一大途径即是携门人友朋畅游青山绿水之间,进行“寓教于游”式的学术切磋。在通天岩,王阳明赋诗多首,《王阳明全集》“赣州诗”“江西诗”中就有九首。《通天岩》诗云:“青山随地佳,岂必故园好?但得此身闲,尘寰亦蓬岛。西林日初暮,明月来何早!醉卧石床凉,洞云秋未扫。”此诗有石刻传世,落款处有“正德庚辰八月八日,访邹(守益)陈(明水)诸子于玉岩题壁。王阳明山人王守仁书”的字样。

  通行本《传习录》下“陈九川录”“阳明语录”中,较为详细地揭示了正德十五年秋王阳明与陈九川、邹守益等门人在赣州讲学论道时,提出“致良知”之说的详细经过:“庚辰(正德十五年),(陈九川)往虔州(赣州),再见(阳明)先生,问:‘近来功夫虽若稍知头脑,然难寻个稳当快乐处。’先生曰:‘尔却去心上寻个天理,此正所谓理障。此间有个诀窍。’曰:‘请问如何?’曰:‘只是致知。’曰:‘如何致?’曰:‘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我亦近年体贴出来如此分明……” 通过陈九川记录的这则“庚辰往虔州,再见先生”的问答语录足以坐实:“致良知”说系王阳明本人“近年体贴出来”的。而“近年”云云显系正德十五年秋以前的正德十二至十四年。

  尽管“致良知”的“体贴”需要一个过程,然而我们可以明确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王阳明在正德十五年秋第一次正式提出“致良知”,并与自己的门人辈分享。秋八月,陈九川在通天岩生病,《传习录》下有“九川卧病虔州”云云;将回家(临川)养病,《传习录》下又有“虔州将归”云云。陈九川因在赣州详细听闻了业师阳明先生“近年体贴出来”的“致良知”说,受益颇多,故而在与乃师道别时,即以“良知”为题赋诗:“良知何事系多闻,妙合当时已种根。好恶从之为圣学,将迎无处是乾元。”王阳明接着陈九川的话头说到:“若未来讲此学。不知说‘好恶从之’从个甚么?”王阳明的“来讲此学”的“此学”,显然就是“良知”之学。陈九川离开赣州返家(抚州府临川县)之时,王阳明赋诗《留陈惟濬》:“闻说东归欲问舟,清游方此复离忧。……薜荔岩高兼得月,桂花香满正宜秋。”此处“薜荔岩高兼得月”之“岩高”显然就是“通天岩”,而“兼得月”之“月”,以及下句“桂花香满正宜秋”之时,正好是(正德十五年)仲秋八月十五日左右。

  此外,王阳明在嘉靖二年所成《寄薛尚谦书》中有这样的记载:“‘致知’二字,是千古圣学之秘。向在虔时,终日论此,同志中尚多有未彻。”此处的“向在虔时,终日论此”云云,也可以佐证,正德十五年秋王阳明于赣州讲学之时,正式提出“致良知”之说。陈九川在《寿大司成东廓邹公七十序》文中也有王阳明在赣州向邹守益、陈明水等“同志”传授“良知”之训的记载:“正德庚辰(十五年),余与东廓邹子再见阳明先生于虔,进授良知之训,遁居通天岩中,久之,咸若有得。”

  南昌讲学:系统阐绎“致良知”之教

  正德十五年九月,王阳明由赣州回南昌。先前,邹守益返家安福,王阳明即有书函召邹守益前来南昌,继续讲论良知之学:“自到省城(南昌),政务纷错,不复有相讲习如虔中(赣州)者。虽自己舵柄不敢放手,而滩流悍急,须仗有力如吾谦之(邹守益)者持篙而来,庶能相助更上一滩耳。”据此可知,王阳明“致良知”之教的提出、阐绎,是在与弟子门人辈讲学论道过程中进行的,而“良知”本体的护持、“保任”则是一个漫长的修炼与实证过程。

  为了亲炙阳明而启悟“良知”之旨,是时,陈九川、夏良胜、万潮、欧阳德、魏良弼、李遂、舒芬、裘衍等门人日侍讲席。而时任江西巡按御史唐龙、督学佥事邵锐守程朱旧学、驳良知心学,唐龙还以撤讲择交相劝。阳明答曰:“吾真见得‘良知’人人所同,特学者未得启悟,故甘随俗习非。今苟以是心至,吾又为一身疑谤,拒不与言,于心忍乎?”当唐龙、邵锐等人对“良知”之训大加质疑时,人多畏避,唯独王臣、魏良政、魏良器、钟文奎、吴子金等门生挺然不变,极力维护师说。

  通过以上考辨,足以说明,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说,是正德十五年秋,在赣州(通天岩)与陈九川、邹守益、夏良胜等门人讲学之时;而较为系统地宣讲、阐绎“致良知之教”,则是正德十五年冬在南昌,乃至有钱德洪《阳明先生年谱》所说的正德“十有六年辛巳,先生五十岁,在江西。正月,居南昌。是年,先生始揭致良知之教”云云。在阳明学中,以“致良知”为宗旨,就可以打通“心体”与“性体”的分疏,达至“万物一体之仁”的圆满境界。而“致良知”之教的揭橥,也标志着王阳明良知心学体系建构的基本完成。

  王阳明正是经历了诸如贬谪龙场、南赣征战、宁王之乱、忠泰之变等“百死千难”,才“体贴出来”“良知”本体,视之为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圣门正法眼藏”而信奉。因此,如果不了解王阳明这一独特的心路历程,而轻易随便地去空谈“本体”、故弄玄虚,“把作一种光景玩弄”,反倒会产生诸多弊端。比照一下阳明后学“良知现成派”,自然明了。为此,阳明在生前便谆谆告诫门人:“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王阳明在500年前发出的告诫之语,在500年后的今天,对于当下这股方兴未艾但又喧嚣聒噪的“阳明热”而言,无疑是一剂清醒剂。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阳明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15ZDB00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浙学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