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志辉 曹颖:冯友兰哲学具有典范意义
2017年05月23日 08: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5月23日第1212期 作者:樊志辉 曹颖

  冯友兰哲学创造的典范意义有这几个方面:一是真实的哲学创造必须面对所属时代的真实哲学问题;二是哲学创造必须立足于多元的思想传统;三是哲学创造必须有一套自成体系的话语系统和论证逻辑。

  冯友兰的哲学及其个人的生命经历,使其成为中国现代哲学无法回避的标杆。我们今天谈论冯友兰其人及其哲学,必须直面这个问题:冯友兰哲学对中国现代哲学意味着什么?

  可超过而不可绕过的典范意义

  无论我们对冯友兰的哲学持有何种褒奖或贬抑的态度,都必须承认冯友兰哲学对我们时代的哲学思考和哲学书写所具有的可超过但不可绕过的典范意义。第一,“中国哲学史”书写的典范,即以某种有似于西方哲学的问题意识为架构来梳释中国思想传统,进而使中国思想传统进入到哲学的论域与历史意识之中。冯友兰的哲学史书写,无论后人如何评价,都不影响其作为中国现代哲学的历史定位。只有真正将冯氏哲学的“中国哲学史”书写看作中国现代哲学的一种系谱学叙事,而不是仅仅视为所谓的“中国”的“哲学”的“历史”,冯友兰的哲学史才会具有真正的意义。因为在中国现代思想图谱中,“中国”、“哲学”、“历史”这些概念都不是一个自明的事实,而是一种历史的建构。用“以西解中”来责难冯友兰,并没有真实把握冯友兰哲学史书写的真实意义。所谓的“以中解中”除了表达哲学史建构的主体性诉求之外,毫无意义。“哲学史”并不仅仅是所谓哲学的历史,而是某种哲学视域下的哲学的历史建构。

  第二,哲学创造的典范。冯友兰是中国现代为数不多有自己哲学体系的哲学家,冯友兰哲学创造的典范意义有这几个方面:一是真实的哲学创造必须面对所属时代的真实哲学问题。哲学应当是思想中的时代,并成为表达时代的思想,应当以自己的方式回应时代的问题,冯友兰曾经把它概括为“古今中西”问题,甚至可以把中西的问题还原到古今的问题上来把握,也即是所谓的现代性视域下的中西古今问题。二是哲学创造必须立足于多元的思想传统。冯友兰的哲学是一个基于分析的综合创新,回应多元思想传统的问题。在冯友兰的哲学建构中体现为对维也纳学派、新实在论、朱熹思想、唯物史观、中国的儒、道传统的创造性综合。三是哲学创造必须有一套自成体系的话语系统和论证逻辑。这套系统和逻辑应当具有两个向度:基于问题意识的横摄架构和基于历史意识的纵贯谱系。所谓的“六书”与“三史”,即此之谓也。“六书”与“三史”是一体,“六书”是横贯的架构,“三史”是纵贯的谱系。第一史与六书是完全一体,而后二史则是冯友兰哲学观念变化与反复后的哲学史书写。

  第三,哲学教育的典范意义。冯友兰先后执教于河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大的哲学系。对民国以来中国的哲学教育不惟有开拓之功,亦具有典范意义。冯友兰执教清华哲学时所一再强调的“学术独立”和晚年所深刻领悟的“修辞立诚”对中国的哲学教育乃至整个人文学术都具有重要的典范意义。冯友兰一生的得与失,亦全在于此。

  冯友兰哲学可以“接着讲”

  一个哲学体系是否具有历史的影响力,不仅要看哲学家在世时的影响力,还要看这个哲学架构是否可以为此后的哲学创造提供精神智慧和思想资源。具体地说,即是否有人对某一思想体系“照着讲”或“接着讲”成为一个哲学体系生命力的体现。如果说“照着讲”表现为信仰的言说或主义的叙事的话,那么“接着讲”就成为立足于传统的哲学创造。冯友兰的哲学显然不是一种信仰的表白或主义的言说,不存在“照着讲”的问题。那么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是否存在着“接着讲”的问题。有人对此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今天中国哲学界大多从思想史的视角研究冯友兰,似乎也在印证这一点。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当代哲学的建构真的不可以接续冯友兰的思想路径吗?对此,笔者认为冯友兰哲学所反复申张的三点:1.理在气先、道在势上;2.极高明而道中庸;3.分析的方法,依然可以成为今天哲学思考和哲学建构的重要精神资源。前者是存在论上的存在领悟,后者是功夫论上的实践智慧。而分析的方法则是力图将领悟与智慧加以具体展现与书写的有效手段。如何将属于当今时代的存在论上的存在领悟和工夫论上的实践智慧结合到一起并实现其现代汉语的书写,也依然是当今时代哲学思考必须关注的问题。

  问题的关键在于立足于我们的时代及其问题,对冯友兰哲学“接着讲”或立足于哲学领悟“自己讲”。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