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阳融合佛儒道三教
2016年08月02日 08: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8月2日第1020期 作者:杨翰卿

  生活在明代中后期且半生“僻居西陲”的白族学者李元阳,是在阳明心学已成为理学舞台主角的观念背景下,以明嘉靖五年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后来辞官返乡究心性命、参研佛理的“儒释”或“释儒”,其哲学思想渗透着佛道观念、王学精蕴,体现出独特的理论品格。

  李元阳明确表示自己对待儒佛道的态度:“阳愚以为,道学性命本是一家。故阳之自力,惟以灵知到手即可了事,初不计为孔,为释,为老也。”坚信儒佛道等量齐观的理路。在他看来,佛、儒、道根本上是相通的。“老释方外儒,孔孟区中禅。”儒学中本有禅学的旨意、方法,佛禅中也有儒学的意蕴、精髓。如在复性的修养工夫上,佛谚云:“若要佛渡人,先须我渡我”,这实际上也就是孔子儒学的“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即二者都强调人之自觉的、内在的、主动的自我修为,而非被动不自觉的外在制约。李元阳曾以自己的亲身感受表示:“余始从事格致之学,久而不得其门。里居暇日,得《楞严》读之,始掩卷而叹曰:格致之学,其精蕴具于此矣!……佛说楞严,专为破惑。惑破则知至。”儒学中格物致知之学的精蕴,为佛教《楞严经》所蕴涵;佛教《楞严经》的“破惑”之说,就是讲的儒学格物致知。李元阳认为佛儒具有共同的治国安民作用,如宋代作为儒臣的“宋韩魏公、范文正公、富郑公、司马温公立朝有此力量,皆从佛学中来”。

  参禅入儒是李元阳佛儒道融合的一种学术理路。他说:“《圆觉》《楞严》《维摩诘所说经》,直指此心,即道精微玄妙,读此然后知子思子之《中庸》,为孔子之嫡传”,认为以佛教经典中“直指此心”的宗旨,诠解以子思为代表的《中庸》学是孔子儒学的真正方向。李元阳哲学在本体论层面的佛学渗入是多而显的,表现在其本体之“性”的本体地位观念、其“性”的性质、状态,以及与之相对立的“心”、“意”、“情”、“识”为外物所“感”、所“惑”、所“蔽”之情状等。佛教《坛经》中关于“性”、“心”及人的眼耳鼻舌身意之间有一形象比喻,即“心地性王”说。慧能把人的色身比为城邑,眼耳鼻舌身为外面的五座城门,意根为里面的城门,心如城中之地,性则如统治此城之王。《坛经》的“心地性王”揭示了“性”的统摄、主宰、主导、根本地位和作用,诠释了“心”、“意”以及眼耳鼻舌身之生“情”之所等对于“性”的依存关系。人之身心的坏灭与否,决定于人之本“性”的“觉悟”。李元阳把这些佛禅观念,纳入其“性”本论之中。此外,禅宗所说“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的心包万法观念,也被李元阳用来说明“性”与天地世界的关系。李元阳在修养工夫论的层面参佛入儒更显著。如佛教禅宗参究心性有“顿悟”和“渐修”两种方法,一种主张成佛之道应通过个人顿悟,此顿悟源于摒除包括善恶在内的一切思考;另一种坚持只有经过渐修,才能修成正果。李元阳援取佛教的“顿悟”、“渐修”,用以疏解儒学经典《中庸》的“率性之谓道,顿悟此性也;修道之谓教,渐修此性也。顿悟诚而明,知至也;渐修明而诚,致知也”。

  以儒融佛是李元阳哲学的又一理论进路。从佛教哲学看李元阳参佛入儒,实际上已具有以儒融佛的内蕴;就儒学看李元阳的观念建构则是以儒融佛。李元阳将王学的“良知”、“致良知”,更多地融合佛道观念。如佛教表明“心”、“性”本质状态的“圆明”、“本觉”观念,李元阳阐述说:“人具此性,本自圆明(明是良知,圆是知至)”,以“圆明”疏解人之本性“良知”和“致良知”。李元阳有时还直接把本体之“性”称之为“圆明之体”,称之为“本觉”。他用佛教基本的、重要的或核心的观念,阐释疏解儒学或儒典的要旨精义,更多地融合佛教观念,是其突出特色。

  在中华传统的主流文化中,李元阳既融佛儒,也合儒道,主要表现在他的“性体”、“虚灵”、“渐修”三种观念上。全真道认为“性”与天道是相贯通的,真性与道体合一。“性者,天地之先,至静至虚之道也。三才万物莫不因之以出生,乃真阳之祖,真命之源,真神之根,众妙之体也。”“性”即“道”,即“众妙之体”,“性”与“道”一样具有本源地位。李元阳吸纳道教的“性体”、本性或本然之性,为其创立“性”本体论获得了又一思想资源。“虚灵”或“灵明”原本佛、道共有之观念,李元阳以“虚灵”或“灵明”来辨分“性”与“心”、“意”、“情”,呈现佛、道兼综特征。道教的全真道不倡“顿悟”,而主“渐修”,认为证道成仙不是一时一世之事,凡得道之人都是因为累世积功修行,顿悟不过是累世修行的结果。李元阳既主顿悟,也明渐修,表明他综合儒释道自成一家言的理论色彩,显示出消化吸收、综合融汇佛道思想,却并不沉溺归本于佛道思想的性质,执着于性理观念,是李元阳基本的思想基点。

  李元阳是以“良知”、“本觉”之“性”为本体,“格物致知”、“顿悟”、“渐修”和“收放心”为道德修养工夫的“性”本论哲学。其思想特质,实际上是两晋时就已出现的从佛家立场提出的“殊路同归”三教合一观念,或南北朝隋唐以来不同士人学者主张的“三教可一”思想的赓续,也是深受宋明理学阳明学派影响的结果,同时体现出一个民族学者在明代中后期对待佛儒道的理论态度。李元阳坚持的佛儒道融合取向,直接揭橥的是文化的综合交融意义,实质上体现着中华各民族文化互相吸收的民族和谐关系,以及各民族间团结融合、多元一体的深刻精神内涵。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链接

  李元阳,字仁甫,号中溪,别号逸民,明代大理府太和县人。李元阳自幼沉默寡言,但聪明过人,勤读诗书,尤好文史。明嘉靖元年壬取云贵乡试第二名;嘉靖五年丙戌,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由于参加议论为嘉靖皇帝生父封号的所谓“大礼议”而被贬江西分宜县。后改授江苏江阴知县。任职期间,兴利除害,体恤民苦,并以廉洁著称,当地百姓曾为之立碑建祠,载其种种善举。晋京任户部主事后不久,改任监察御史,负责弹劾官吏、整肃政纪。他刚正不阿,曾直言嘉靖皇帝:“陛下之始即位,以爵禄得君子,近年来以爵禄畜小人”,被同僚称为“真御史”。正是这种直言不讳使他在官场上屡屡碰壁。嘉靖十八年己亥,因上疏请求嘉靖皇帝不要去承天,被贬往荆州任知府。李元阳清正耿直,对政治黑暗、官场腐败的现实极为不满。嘉靖二十年辛丑,借奔父丧,弃官回乡,从此隐居大理40年未再出仕。由于他在哲学、史学、文学、书法、教育诸方面的突出成就,被誉为“史上白族第一文人”,在云南文化史占有重要地位。万历八年病逝于家中,享年84岁。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