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身饲虎本生图流变折射佛教信仰变迁
2015年01月21日 08:4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月21日第695期 作者:张建宇

  “舍身饲虎”,又名“萨埵太子本生”,是著名的佛教本生故事,在《金光明经》、《菩萨投身饴饿虎起塔因缘经》、《贤愚经》等多种经论中出现。在汉传佛教美术史上,“舍身饲虎”是最流行的本生主题,通过比对情节取舍和图像细节,考察其流变历史,我们不仅可以判断其所依据的经本来源,且亦能进一步考察其背后的历史、社会及佛教信仰变迁。

  最早出现的敦煌舍身饲虎图

  最早的敦煌“舍身饲虎”壁画,见于北魏254窟。窟内最引人瞩目的是四幅佛教故事画,即南壁的“降魔变”与“舍身饲虎”,及北壁的“难陀出家缘变”与“尸毗王割肉贸鸽变”。“舍身饲虎”图(图一)明显较另三幅复杂,画面采用了“异景同图”方式,共绘出八个情节,分别是:王子出行、发誓救虎、投崖舍身、虎食太子、二兄收尸、回宫报信、王后恸哭、起塔供养。画师把多个情节紧凑穿插、巧妙组合在同一画幅内,戏剧性强,扣人心弦,整幅画面几乎都被人物和动物形象填满,加之色调深沉厚重,极富感染力。

  关于这幅壁画的经典依据,有两种观点。贺世哲认为糅合了《金光明经》卷四《舍身品》和《贤愚经》卷一“摩诃萨埵以身施虎品”所绘。李静杰则根据图像内容,认为其“据《金光明经》卷四《舍身品》表现”。考察壁画图像,尤其是三位王子和七头子虎等细节,可以判断它是依据《金光明经》绘出。如果此说成立,则北魏254窟“舍身饲虎”图是莫高窟据《金光明经》绘出图像最早者。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佛教美术中的叙事性图像,原本起源于小乘佛教,发展到中国汉地之后,尽管图像内容不变,但是在信仰的性质上已被大乘化。比如李静杰在考察北朝隋代的中原北方佛教美术时,发现反映布施思想的“萨埵太子本生”(舍身饲虎)和“须达拏太子本生”经常成对表现,认为这两种图像分别代表了《法华经》、《维摩诘经》等大乘经论所倡导的两种不同的布施形式:自我自身布施(内布施)与所有物布施(外布施)。

  敦煌舍身饲虎图在北朝之后的流变

  莫高窟共有“舍身饲虎”题材壁画15幅,其中北朝至隋是第一个流行阶段,见于北魏254窟,北周299、301、428窟,隋302、417窟。北周428窟是莫高窟隋唐之前面积最大的洞窟,中心塔柱式,主室178.38平方米,约开凿于6世纪六七十年代。窟内东壁窟门两侧对称位置绘“舍身饲虎”(南侧)及“须达拏太子本生”(北侧)壁画,两幅本生图均为横卷形式,上下三段呈“之”字形连续式构图,松本荣一指出这种形式源于中原。比照图像内容,这幅舍身饲虎壁画同样据《金光明经》绘出,共有12个情节,故事脉络比北魏254窟更清晰。此外这幅本生图中具有大量山水和建筑图像,空间表现也同中原画风相似。

  隋之后的两个多世纪,敦煌未出现“舍身饲虎”图,直到9世纪再次出现。中唐至宋,“舍身饲虎”壁画出现在中唐231、237窟,晚唐9、85窟,五代72、98、108、146窟,以及宋代55窟。中唐以后敦煌流行屏风式壁画,如五代72窟,画师以六扇屏风画形式绘出了“舍身饲虎”图,画面中有佛救盗贼母子,以及萨埵死后升天劝父母的情节,可知是据《贤愚经》卷一“摩诃萨埵以身施虎品”所绘。另一类是“金光明最胜王经变”中的“舍身饲虎”,此类壁画往往在画面中部绘以说法图为中心的“金光明会”,在两侧对称位置绘纵向条幅式“流水品”与“舍身品”,如中唐154窟,形式类似于西方净土变或药师经变。另一些将如上两品图像绘于金光明会下方的屏风画中,如中唐158窟。因而可以说中唐以后这两个叙事性绘画的分量,在整个石窟壁画中明显被弱化,远不及北朝那样情节丰富、画面感人。

  舍身饲虎图从西域到东瀛的流变

  南北朝至唐代,“舍身饲虎”题材图像广为流传。最西端的实例见于喀喇昆仑沿线的契拉斯发现的一幅崖刻线刻画,时代被断为5—8世纪。在饿虎啖食太子场景中,出现三个太子和五头虎(已残,或许虎的数量更多),和《金光明经》中的文字描绘更相符。新疆的“舍身饲虎”本生集中于克孜尔石窟,在第7、8、13、17、38、47、58、69、98、100、104、114、157、178及184窟和吐峪沟40、44窟,克孜尔朵哈11、14、16窟,以及库木吐喇63窟都有“舍身饲虎”壁画。克孜尔石窟的本生图通常绘于菱形格内,形式较单纯,舍身饲虎图往往仅绘投崖舍身与虎食太子两个主要情节,老虎也只有三头,与《贤愚经》文本相符。

  考察敦煌以东,河西地区的酒泉文殊山石窟、天水麦积山第127窟、庆阳北石窟165窟,以及中原北方地区的大同云冈石窟第7、35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宾阳中洞,都出现了“舍身饲虎”主题壁画或浮雕,然而均不如莫高窟254、428窟壁画那样悲壮深沉、富有戏剧性。比如麦积山第127窟,这是一座营造于北魏、西魏之交的洞窟,窟顶两幅保留了大幅“舍身饲虎”壁画,画师以大面积壁画绘出城池宫殿及山水场景,而悲壮的萨埵投崖和虎食太子情节,则被有意弱化处理,没有直接表现啖食。再如龙门宾阳中洞,萨埵太子与老虎在山林中面对而坐(图二),图像失去了原有的悲壮和血腥,多了几分恬静与平和,体现出6世纪初佛教美术的汉化特色。

  最东端的实例见于日本奈良法隆寺金堂,“舍身饲虎”图被绘在“玉虫厨子”——一个宫殿式佛龛的须弥座左侧,时代为飞鸟前期(7世纪中叶)。该图与右侧的“施身闻偈本生”相对,各自代表了释迦成佛前,为救度众生和为求法不惜身命的善举。这时其图像意义已发生了转变,与北朝绘画及“须达拏太子本生”相对的“舍身饲虎”图明显不同。如上西域、河西、中原北方以及日本的文物实例,足见中古之际该主题图像流传之广。

  舍身饲虎图流行于中原和江南地区

  五代以后,“舍身饲虎”主题图像在中原和江南依然流行。五代至宋流行造小型阿育王塔,现存约五十余座,集中于江浙地区。通常的做法是在塔身四面铸四幅佛本生故事浮雕,分别是“舍身饲虎”、“快目王舍眼”、“尸毗王割肉贸鸽”和“月光王施首”。比如,2008年在南京长干寺地宫出土的鎏金七宝阿育王塔,造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高近1.12米,是迄今所知此类阿育王塔中最高大、最精美者。在“舍身饲虎”变相中(图三),萨埵太子居中而坐,地面上有三虎,太子右脚已入母虎口中。天人围绕在其两侧和身后,作赞叹或礼敬状。匠师放弃了虎食太子既有的悲壮表现模式,创造出一种英雄般的萨埵形象。

  北宋时,“舍身饲虎”图还出现在版画中。1980年12月,在江苏省江阴发现了北宋“瑞昌县君”孙四娘子墓,墓中出土一件端拱元年(988)刻本《金光明经》,卷轴装,共四卷,各卷前均有一幅图像丰富的卷首扉画。该经卷第三、四变相刻出三个本生图,“舍身饲虎”在第四变相中。画面左侧有崇山峻岭,山顶树枝上挂着衣裳,一人从山上坠下,山脚下有六只老虎,一大五小。在这件佛经插图里,画师用大篇幅画面绘出了表现施药济困以及施食护生善举的“除病品”和“流水长者子品”本生,相比之下“舍身品”仅有一个情节,画幅亦不大。

  综上,“舍身饲虎”本生图在北朝至宋代的佛教美术中广泛流行,敦煌北朝的“舍身饲虎”壁画戏剧性强、最具感染力,敦煌以外地区,图像往往情节少,表现方式也趋于平和。尤其到了北宋初年,佛教版画中出现弱化舍身主题,重视济困护生内容的倾向,体现出大乘佛教在中国汉地逐渐走向大众化、生活化的历史进程。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