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之心的“发起”与“守护”
2015年01月07日 08: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月7日第689期 作者:王建光

  中国佛教理论家们从浩瀚的大乘经典中概括出“菩提心”思想,并对其加以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菩提心”理论体系,这为我们理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的佛学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在中国大乘佛教传统的建构和发展中,“菩提心”思想在其历史和义理中得到强调和突出,不论是所谓宗门、教门还是行门,都极为重视通过发起“菩提心”、以成就大乘行。问题在于,怎样才能发“菩提心”并成就菩萨行?对此,佛教理论家们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并形成一套自成一体的理论体系。

  “菩提心”是成佛之基

  虽然在不同的佛教经典中理论家们对“本心”与“菩提心”的内涵及其关系的理解都不同,但所有的经典都强调:发“本心”而成“菩提心”,“菩提心”是成佛之基;若无菩提心,则不能达于无上正道。

  依照佛教经典的阐释,“本心”者,或作“本身”,其意甚多。简言之,即人之本具之心。每人生而即有、不假外求者。依佛性论者言之,“本心”即人之本来的真如心性,故而是成佛之心。如,《坛经》说“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即是此意。又如,《大乘起信论》说:“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但事实上,“本心”只是成佛之初步条件,并不保证必然成佛。尤其是对于凡夫而言,此“心”只是潜在的能觉之心,若不能发此“心”为菩提心,则成佛无由,修行无道。

  在佛教理论家们看来,菩提心或谓“觉心”。各类佛教经论都从“菩提心”的属性、功能、目标、修道的条件等不同的角度,对其多有阐释。但更多的是从如何发“菩提心”方面说的。按照他们的理解,菩提即是一种无上的正真之道,所谓“菩提心”是一种坚定觉悟、自利利他、决愿成佛之真心。因为只有依此真心才能达于净土,在此意义上,此菩提真心即是净土。因此,在佛教看来,求道者之所以能够坚固道心,正是因为他已经发起了这种“菩提心”。归结起来,佛教认为,通过发心可以树立起四弘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因此,按照佛教理论家们的理解,如果说“本心”是“菩提心”未发之体,那么“菩提心”则是“本心”已发之相。如此,则本心为能发之心,“菩提心”为所发之心。

  发菩提心有多种方法和形式

  在佛教理论家们看来,虽然每个人都有菩提之心体,但是这种心体却仅仅“可能”而不“必然”是菩提心。因此,要发“本心”而成为“菩提心”,须“发心”。

  何谓“发心”?依照佛教经典的理解,“发者,是发起,故发菩提心者,便是发起成佛的心。”因而,由其本初之心,加以助缘,而成就纯善之心,以助成大乘之行,此即发起菩提之心。并且,佛教理论家们强调,由于因缘秉性不同,发菩提心有多种方法和形式。如太虚大师认为,一者自性发,谓由自性发起菩提心;二者资助发,即得到善友圣教之助缘;三者善根发,即因善友化导、圣教熏习,致善根增长成熟,能资善慧、无漏慧,乃至金刚道后成大菩提;四者等流发,由初地菩提,均等而流发二地之菩提,如是展转及至成佛;五者断证发,谓由断惑证真时方发。在佛教经典《大乘起信论》中,亦提及三种发心:一者信成就发心,即得信成就而发其心;二者解行发心,即真如法中深解现前所修离相,以知法性体而发心;三者证发心,即以依转识说为境界,而此得证者无有境界而发心。但不论怎样,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才能真正地发菩提心?在中国佛教中显密二教都有类似劝发菩提心之文且内容丰富,但纵观其思想内容,最重要的是:一者劝发,即圣者引路发心;二者受戒,即助成发心之缘;三者持戒而行,即强化已发觉心、践行菩提。三者中为其首者即是“劝发”,劝发菩提心。

  忘失菩提是为魔业

  “菩提心”一经发起,是否会失去?各类佛教经典均给予肯定回答。在佛教理论家们看来,发起之后的“菩提心”也会忘记、失去、退回、弱化,被尘垢重新蒙蔽。此即退心,或为失心。

  按照佛教经典的阐释,退心者是从起初发心所树立的四弘大愿上后退,愿心不强、志向不坚、道心不纯、或纯而不刚、或刚而不纯。失心者,即已发菩提心的全部丧失或部分丧失。退心或失心都能造就三毒邪业。《华严经》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并将因“忘失菩提心”而导致的修行之恶,置于十种魔业之首。

  在佛教看来,“菩提心”退失的结果有两种:一是重新回到处于愚痴无明之羁绊的凡夫之本初的状态;二是在修行阶梯上的退位,但仍可回归到一定的高度;且高于发心前的本初状态,因为中间虽退“菩提心”,但前所修行之善根不灭,种子不灭,犹如火苗已灭,但薪未烬,遇有善缘,仍可重新燃起。

  因此,佛教认为,若要成就正道之业,必须保证“菩提心”之永驻。在各类佛教经典中对于怎样保持菩提心都有所论述,归纳起来,有两个办法:一是保证其发而不失、发而永驻,需要滋养与呵护菩提心,用持戒、忍辱、布施等方法进行培育,尤其是要持五誓,要持菩提心戒。对于大众初发“菩提心”者,需劝发、劝持。若如此,则菩提之心才能念念相续,不令间断;能持此心,才能永不退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二是如果劝持之后,仍然有所回归和退位,那就需要重发菩提心。

  按照佛教经典文本的阐释,所谓重发菩提心,即是在其失去之后,能够再次通过助缘而重新发起、重新寻回。因为每个人都有其本具之心,具有菩提之性,菩提之心才可以随时发起。由于“菩提心”已发起一次,心有所觉、慧有所成,必然觉有所存,“前所修行善根不灭”。所以,第二次发起应比第一次更为容易。

  中国佛教理论家们从浩瀚的大乘经典中概括出“菩提心”思想,并对其加以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菩提心”理论体系,这为我们理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的佛学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