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提升语言学学科建设水平
——从本科生培养谈起
2021年03月09日 09: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3月9日第2121期 作者:梁昱 卢德平

  语言学旨在揭示语言的本质,探索语言的规律。在高等院校中开设语言学本科专业,并非简单地在现有的人文社科教育体系中再开辟一个新的门类,而是要通过对语言问题的学习、研究与探索,形成观察语言、分析语言的能力,走进语言所表达、指向、联系的社会。这是面向本科生开设语言学专业,提升学生学术素养的真正含义。学术素养是指从专业知识入手,围绕语言所密切关联的社会现实,形成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从本科生参与我们学术团队的实践经验看,其中三种意识和两种能力是关键。三种意识是指历史文化意识、语言发展意识、语言与社会关联意识,两种能力是指学术想象能力与分析综合能力。

  培养三种意识

  一是历史文化意识。语言是日常生活的交际工具,同时又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呈现形式。培养语言学专业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意在使其透过语言形式看到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把握语言所承载的人类文明成果。同时,历史文化意识又是语言学的学科意识,通过对汉语史、文字发展史、音韵学等学科知识的掌握,对文字、词汇、句法所承载的中华民族思维肌理、文明创新成果等形成深切的认识。这种意识往往帮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形成过程性、层次化的辩证思维,掌握观察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二是语言发展意识。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及语言超级多样性环境的形成,语言的性质和功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语言发展意识,就是要培养学生敏锐观察到语言和时代在同步变化,即语言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从语言这一最基本的社会生活形式出发,不断思考各种语言现象的发展和变化,从日常语言的表达中体悟社会的复杂构成及其规律。这种意识有助于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里找准发展路径,储备发展潜力,拓宽适应面。

  三是语言与社会关联意识。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在日常社会行为中,人们的交往、合作等都是依托语言实现的。对于语言学专业的学生来讲,建立起语言与社会的关联意识尤为重要。其一,在探索语言交流规律的前提下,通过交往与合作实践,有助于确立自己在社会群体中的定位,作出合理的学术生涯发展选择。其二,通过语言探寻社会规律,以及语言之于社会生活的价值,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成长为创新中有遵循、个性中有规范的新时代青年。

  提升两种能力

  意识和能力的发展密不可分。不能空谈理论,还应培养学生形成具体的能力,产生实践结果,为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一是要具有学术想象力,即透过有限的语言形式解读背后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的专业想象力。陈寅恪先生曾说:“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事实上,想象力是学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学术成果的产出更多是将学术想象不断清晰化的过程。同时,学术想象力还表现为对专业知识内在关联的想象力、对跨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想象力,当然也表现为对具体的学术论文的整体架构、内在线索的想象力。这是语言学学术素养所应包含的重要能力。

  二是要具有分析综合能力,即观察把握、分析整合、研究语言的能力。不仅要整体把握语言学学科的知识结构、关键问题、理论线索,深入了解学科的性质,而且要将具体的语言问题学术化,进而透视语言背后的历史和社会发展规律。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转换身份,从“学生”逐步转变为“知识产出者”,有意识地以学术输出为目标,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版图,为高质量的学术产出奠定基础。

  完善学术实践

  理念与实践密不可分。除了要从以上三种意识、两种能力入手强化语言学专业本科生的学术素养外,更不可忽视学术实践的重要作用。我们的团队在学术实践过程中注意到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提升学生对语言现象的敏感性。首先从提高对语言现象的敏感意识入手,进而养成对相关语言问题的学术洞察力。导师引导学生钻研语言学领域的重要学术论文及代表性著作,提炼其切入角度及创新思路,将对语言现象的敏感性转化为对语言规律的科学认识。同时将专业课程教学和学术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将课堂学习的语言学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与学术团队聚焦研究的语言问题联系起来,通过学术研究活动,真正做到学和用的衔接,从而使学生由课堂学习者逐步转变为研究者。

  团队学生采取社会语言学调查方法,参考来源地、性别、母语类别、留学时间等变量,采集校内留学生会话语料,在研究会话分析、话语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开展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工作。同时结合导师主持的课题,对北京市公共空间中的语言景观,按照街道类别、历史文化特征、店铺种类等,深入开展调查分析,陆续产出并发表了系列学术论文。这些都是在敏锐捕捉语言现象的基础上开展的学术实践活动。这些研究活动,说明了课堂学习的静态知识正在转化为动态的实践过程,对语言现象的敏感意识正在转化为探索语言规律的学术能力。

  二是要形成跨学科联系思考的能力。语言学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团队除了研究语言学的前沿文献之外,还借鉴哲学、逻辑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原理,帮助学生形成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和分析学术问题的创新思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知识贯通能力,为今后攻克重大学术问题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传统语言学科的学习带来了创新动力,活跃了团队成员的创新思维。

  三是在团队建设方面下功夫。一方面,团队成员通过个体的创新能力和学术业绩证明在团队中的价值,产生辐射效果,形成一种相互追赶竞争的态势。另一方面,团队内部定期线上线下开会研讨,交流研究进度及经验,先进帮助后进,防止少数团队成员边缘化。在团队建设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至为重要。师生之间既是科研道路上指导与学习的关系,又是平等的学术合作关系。围绕申请和实施各类科研课题,以本科生为主体的团队成员参与到课题设计、推进、结项全过程,形成了导师既指导又参与讨论,学生既学习又自主研究的团队作风,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理论素养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不难看出,学术实践弥补了单纯课程教学在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不仅构成了课程教学的后续实践环节,而且对课程教学内容形成反馈,推动了课程教学的改革。将课程教学与学术素养紧密结合,在输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转化,锻炼了研究能力,帮助学生构建了从校园走向社会所需要的能力转化平台。通过平台的转化,学生们形成了语言学专业的社会关联意识,激发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语言问题、研究语言发展规律的行动者,使“宽口径、高素质、复合型的国际化语言学专门人才”培养目标逐步转变为现实。

  (本文系北京市社科重大项目“北京城区符号生态体系研究”(20ZDA2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系)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