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学视角探索口头传统
2021年03月09日 09: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3月9日第2121期 作者:马俊杰

  国外口头传统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初步形成研究的高峰,而且仍然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人文学术格局。从现有文献来看,口头传统研究总体上呈现出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围绕口头传统的“文本起源”和“文本文化观”所进行的研究逐渐转向以“表演”为中心的“文本模式化”研究;二是语言学视角下口头传统的语言结构特征及其内在运作机制研究。据此,国外口头传统的整个研究历程可概括为“两次飞跃”。从文本的起源追溯、文本的文化观探究到以“表演”为中心的文本的模式化研究,这是“第一次飞跃”,以帕里(M. Parry)和艾伯特·洛德(A. B. Lord)提出的“口头程式理论”为标志性创新研究成果,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第二次飞跃”体现为从口头传统的文本模式化分析到其内在运作机制研究。这一次飞跃将口头传统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以口头传统的会话分析和认知研究为代表。

  2000年,朱姆沃尔特(R. L. Zumwalt)从科学和艺术的角度出发,对西方口头传统研究做了一个简洁和精当的介绍,得到了国际著名口头传统研究专家弗里(J. M. Foley)教授的高度赞扬。令人遗憾的是,这一介绍将着重点放在西方20世纪对口头传统研究的“文本模式化”上,却忽视了语言学视角下的口头传统研究。经文献爬梳发现,国外口头传统研究关涉到的语言学视角主要有结构主义语言学、语用学、会话分析、社会语言学、形式语言学、话语分析和认知语言学等,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有鉴于此,全景式勾勒和描绘国外口头传统的语言学研究概况,有助于启发国内学者以新的视角研究本土化口头传统。

  探析口头传统的语言结构特征

  尹虎彪指出,结构主义语言学视角下的口头传统研究以帕里和洛德师徒二人共同创立的“口头程式理论”为学术典范。该理论很好地诠释了口头传统的语言结构特征。

  这一研究源于帕里对“荷马问题”的浓厚兴趣。以语文学分析为基础,从荷马史诗中“特性形容词”的程式入手,帕里发现,荷马史诗是高度程式化的。基于这一学术发现,在学生洛德的协助下,帕里到南斯拉夫存活的口传史诗中进行田野调查,为他关于荷马史诗的学术分析进行印证。弗里指出,在南斯拉夫地区的田野调查资料与荷马史诗之间进行的对照和类别研究,印证了他们关于荷马史诗的推断以及口头史诗创作规律的总结。“帕里—洛德理论”或曰“口头程式理论”由此得以创立,并在《故事的歌手》中得到了全面的阐释。《故事的歌手》一书影响广泛,被誉为口头诗学研究领域的“圣经”。

  考察口头传统的社会语用因素

  基于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视角的口头传统研究侧重考察其文本形成的社会语用因素,如社会制度和表演等。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口头传统研究以布朗(P. Brown)将礼貌原则运用到荷马史诗研究为代表。根据帕里—洛德的“口头程式理论”,布朗考察了影响口头诗人选择《伊利亚特》中人物称呼形式的一些语用和社会语言学因素。此类研究重视考察口头传统文本形成过程中诸如社会制度等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语用学视角下的口头传统研究主要以言语行为理论为研究框架。言语行为理论先后被应用到了古英语、古挪威语和美国南部的故事讲述等口头传统文本分析中。其中,1989年马丁(R. Martin)撰写的《荷马的语言:伊利亚特中的言语和表演》一书最受关注,该书被纳入著名口头诗学者纳吉(G. Nagy)组编的“神话与诗歌”系统图书出版。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的口头传统研究强调表演对于口头诗歌创作的重要性,很好地支持了帕里和洛德关于荷马史诗口头遗产的发现。

  分析口头传统的话语运作机制

  就口头传统的语言结构特征及其社会语用因素研究而言,基于形式语言学、话语分析和会话分析理论视角的口头传统研究深入分析其话语运作机制,进一步开辟了新的理论视角。

  形式语言学理论视角下的口头传统研究主要关注其文本的具体语言特征。如2000年,柯伊伯(K. Kuiper)基于乔姆斯基I—语言、E—语言和语言运用界定了口头传统中“程式”的语言特征,并借用形式语言学的操作化手段,形式化地分析了“程式”在口头诗歌中的具体运作机制。2012年,博尼法齐(A. Bonifazi)和埃尔默(D. Elmer)从话语分析角度对口头传统的运作机制进行研究。他们发现,在南斯拉夫史诗的表演体裁中,诗行是驱动歌曲运动的基本“引擎”,诗行的韵律形状和旋律轮廓既有间断性又有连续性。至少在语言层面上,这种诗行的连续性和不连续性效应对于荷马史诗的研究具有潜在意义。会话分析视角下的口头传统研究是学界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2016年,珀森(R. Person)主编的《从会话到口头传统:一项口头传统的最简分类》出版,该书的出版实现了会话分析视角下口头传统研究零的突破,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珀森认为,口头传统的语言学研究预示着会话分析方法的出现,因为这些研究从不同语言学理论角度出发,分析了传统史诗中会话是如何运作的,如马丁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对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分析。但珀森认为,这些研究并未真正洞察口头传统中的会话是如何运作的。基于此,他认为,会话分析可为口头传统提供新的系统化研究路径。

  探究口头传统的认知机制

  认知视域下的口头传统研究起步较早。早在1997年,巴克(E. Bakker)就从广义认知的角度出发,分析书面文本和口头文本的不同,并指出了口头文学的独特性。遗憾的是,后来此方面的研究被中断了。直到近些年,认知视角下的口头传统研究才成为新的课题。

  2016年,安托维奇和卡诺瓦斯(C. P. Cánovas)合编的论文集《口头诗学与认知科学》出版,口头传统的认知研究再次得到关注。安托维奇和卡诺瓦斯把对隐藏在口头艺术中的认知机制进行的研究称为“认知口头诗学”。总体而言,认知视角下的口头传统研究在学界才“崭露头角”。从现有的文献来看,目前国外只有论文集《口头诗学与认知科学》和少量期刊论文,且这些研究都是一些尝试性的探索,虽然提出了一些理论性思考,但尚未形成体系,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

  中国口头传统研究的拓展与创新

  一言以蔽之,语言学视角下的国外口头传统研究有一个显著特点,即跨学科的融合性。自从帕里—洛德将口头传统研究建立为一个学科以来,除口头传统的确认工作之外,口头传统研究呈现出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即研究视角的跨学科融合性。这一研究趋势在口头传统的语言学研究层面便可窥知一斑。学者们从不同的语言学理论视角出发,来阐释口头传统的语言结构特征及其内在运作机制。总体来看,此方面的研究资料已相当丰富,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研究尚存不足。诸多理论视角下的口头传统研究数量较少,尚不够深入和系统化。

  较国外口头传统的学术研究历程,国内起步较晚,肇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21世纪以前,以口头传统的搜集、整理和出版为主。步入21世纪,口头传统研究进入新的转型期,中国学者在引进、借鉴和创新西方口头传统理论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中国口头传统研究。譬如以朝戈金教授为首,包括尹虎彬、巴莫曲布嫫在内的一批史诗学者在介绍和转化(翻译)西方口头传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其创新性地应用到本土化研究中。综观之,国内口头传统研究多集中于口头传统的收集、整理和口头诗学分析,似乎步入了发展的“瓶颈期”,尚需新的视角介入来摆脱这一困境。国内研究除了将帕里和洛德所提出的“口头程式理论”运用于本土化口头传统分析之外,语言学视角下的口头传统研究几近空白。相比而言,国外口头传统的语言学研究“异彩纷呈”,尽管其研究尚存不足,但这些崭新的视角可为国内学者带来一些新的启发。未来研究可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争做出更进一步的创新性探索。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宁夏回族‘花儿’的认知体验及英译研究(16CYY01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