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育+”赋能脱贫攻坚
2019年12月17日 08:4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2月17日第1838期 作者:洪桂治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攻城拔寨的关键节点。“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新时代背景下,语言服务不仅包括推广、普及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更要在“语言教育+”的理念引领下,将语言教育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民族文化教育及现代信息技术、语言资源建设相融合,推动建立语言服务长效机制,为脱贫攻坚“大决战”赋能。

  语言教育+基础教育

  语言能力是一个人获得知识、技能、信息,参与各项社会活动的基本能力,是其他一切教育活动、社会活动的基础。这里的“语言”,既有国家通用语言,也有地方方言、民族语言、外国语言。其中最核心的,是运用国家通用语言的能力。而在“很多人不学汉语、不识汉字、不懂普通话”的贫困地区,普及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势在必行。

  语言能力有高低。在语言扶贫工作中,首先要直面的,是基本的语言能力。“语言教育+基础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贫困人口获得基本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即普通话听说能力和规范汉字识读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做工作,要说百姓听得懂、听得进、愿意听的话。“听得懂”是基础,也是贫困人口获得“基本的共同语语言能力”的重要体现。

  “语言教育+基础教育”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在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对在学的儿童、少年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推广工作。数据显示,通过学校这一覆盖面最广的国民教育机构,依靠语言合格的幼儿园、中小学教师,帮助少年儿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掌握“听说认读”这些基本的语言技能,是语言的基础教育,是从根本上切断“代际贫困”、实现永久脱贫最重要的途径。二是对不会说普通话的成人,从语音、常用汉字、常用词汇、常用句式等方面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培训工作,使其具备基本的普通话交流能力和汉字认读能力,帮助他们打通与外界的交流通道。国家将推广普通话纳入扶贫绩效考核,组织编写《普通话1000句》,都是旨在帮助贫困地区劳动力人群提升基本的普通话交流能力的措施。今后,这方面的工作还要持续做下去,以助力“扶智”,实现脱贫。

  语言教育+职业教育(培训)

  青壮年劳动力是贫困地区最具发展活力的人,是最需要获取知识以发展生产、获取一定的职业技能以自主谋生或出外务工的人,也是语言扶贫的主要对象之一。对他们来说,仅仅获得基本的语言沟通能力不足以满足其需求,还要求掌握专业领域的知识与技术。“语言教育+职业教育(培训)”就是服务这一群体的。它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语言学习为载体,将语言教学与专业知识教学、实用技能教学相结合,从单纯的普通话培训扩大到旅游、电商、科技等领域的技术、技能培训。

  “语言教育+职业教育(培训)”面向在学与非在学两类人群,旨在提高劳动力基本素质,促进职业技能提升,增强就业能力。对于在学的贫困青壮年,可依托各地职业院校,在普通话沟通无障碍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完成技术、技能的学习。对于非在学的劳动力,针对扶持项目和企业需求,以他们听得懂、听得进的教学语言和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开展实用技术培训,送培下乡,送教上门。

  “语言教育+职业教育(培训)”同样要注重“产教融合”。贫困群体需要什么样的技能、技术,是他们个人的需求,更是市场的需求、企业的需求。因此,要面向不同区域产业、市场发展需求,与各地旅游扶贫、科技扶贫、电商扶贫等具体的扶贫措施相结合。可“引企入教”,国家语委、地方语委、职业院校相互合作,构建“校企合作,协同培育”的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企业对培育方向、培育内容的影响作用。可强化政策引导,支持企业直接下基层,与贫困农牧民依法开展合作。

  语言教育+民族文化教育

  对物质生活暂时贫困的民众来说,尤其需要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增强其母语自信、文化自信。因此,“语言教育+民族文化教育”将语言教育扶贫与文化扶贫相结合,将汉语推广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势在必行且大有可为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本身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体来说,民族文化教育首先是从民族共同语开始的。因此,在贫困地区开展汉语(普通话)培训时,要深化培训对象对汉语的认识,增进其对汉语的情感。近几年来,各地相继开展“推普乡村行”“推普扶贫文艺汇演”“名家进校园”“送经典下基层”等活动,音乐、舞蹈、书法、文学等更多类型的中华优秀文化通过教学、演出、比赛、展览等多种形式走进校园,走进基层,走到贫困群体的身边,极大促进了贫困地区民众对民族文化的了解。这样的活动要总结经验,持续办下去,形成长效影响。

  “语言教育+民族文化教育”对贫困群体的精神滋养是“润物细无声”的,是“点滴汇成河”的。如何打造品牌特色活动,构建长效培育机制,形成长效影响,是今后要深入探讨的议题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语言教育+信息技术

  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覆盖面广,“到2020年,宽带网络将覆盖90%以上的贫困村”。基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网络空间知识和信息传递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新形势下,语言教育要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才能更有力地破除因语言障碍造成的知识壁垒、技术壁垒。

  一方面,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语言扶贫的辅助手段,以实现更大覆盖面的语言(普通话)教学。另一方面,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语言扶贫的目标,以防止信息边缘化带来的新贫困。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体而言,掌握普通话及其相关的信息技术,享有信息资源,掌握信息技术,能帮他们开阔眼界,打通网络就业和创业渠道,让他们在高度信息化的现代中国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而“语言教育+信息技术”究竟需要融合哪些信息技术,基于智能手机还是计算机,是知识学习、信息检索还是商品网络购销模式、微运营技术、现代金融运作等,就要针对不同贫困地区、不同贫困群体的需求开展调研、实施培训。

  语言教育+语言资源建设

  我国是一个多语言、多方言、多文字的国家,无论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还是各民族语言文字、汉语方言,都是宝贵的语言资源和文化财富。就语言扶贫现状而言,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西部和民族地区,往往也是我国方言、民族语言复杂的地区,是普通话普及率相对低的地区。“语言教育+语言资源建设”的实质,就是倡导国家通用语言与民族语言、汉语方言的互补,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同时,也关注方言、民族语言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发挥普通话效用的同时,也促进地方语言的增值。让不同的语言和方言在不同的场合,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

  在语言扶贫工作中,汉语方言和各民族语言有着独特的工具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第一,对于学习普通话着实有障碍的个体,汉语方言、各民族语言可以作为扶贫干部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媒介,甚至是扶贫干部自身要努力学习的。第二,它们是承载乡愁与乡土记忆最重要的载体,是珍贵的文化遗产。说方言、民族语言,保持乡土文化,对贫困群体维护传统、树立语言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心理认同至关重要。第三,它们蕴含地方文化,体现地域差异,代表了地方文化与地方的独特性。基于语言挖掘地方文化活力,就是在挖掘地方经济体的潜藏力量。因此,在语言资源建设中,探讨如何开发民族语言、汉语方言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系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成长工程项目“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外向型汉语词典多义词释义研究”(17SKGC-QG15)、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词义系统的外向型汉语词典多义词释义研究”(18YJC74002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