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克:一带一路建设与边疆地区民族语言规划
2017年12月13日 09: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13日第1351期 作者:朝克

  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谈到丝绸之路经济带时,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五通”原则。而实现“五通”,首先需要的是语言互通,也就是说,协商制定边疆地区国际合作规划与措施时,相关文件、政策、法律等的沟通都需在语言上实现。而且,在边疆民族地区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时,与“民心相通”密切相关的就是,如何更好更充分地发挥边疆民族地区语言相通的优势,使用边疆地区的民族语作为交流工具,更能直通民心。比如说,蒙古语用于中蒙俄经济走廊各地。据统计,内蒙古一带一路建设涉及的国家或地区使用的语言达30余种,另外还有80余种方言土语。这些语言及方言土语不同程度地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有关,都应列入内蒙古一带一路语言规划项目,从而使它们更充分地发挥作用。众所周知,一带一路建设是互利共赢的战略,边疆民族地区语言使用同样体现出平等互惠的思想理念。笔者认为,制定边疆民族地区一带一路民族语言规划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语言状况研究

  目前,不少企业在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及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做投资搞产业,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语言沟通方面的问题,强化他们的语言能力,直接关系到边疆民族地区及跨境民族地区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古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语言,包括俄罗斯及欧洲一些国家语言,同我国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均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因此,我们一定要下功夫设计好欧亚大陆语言使用规划。

  语言使用的规划,离不开对语言状况的研究。因此,要在摸清底数、列出清单、组织调研、建立语言数据库的基础上,成立边疆民族地区一带一路语言智库团队,构建边疆民族地区一带一路语言服务科学体系。在深入系统调查研究基础上,编辑边疆民族与跨境民族一带一路语言志,编纂一带一路双语或多语词典和各种专业词典,编写教科书及普及读物等。同时,为研发携带方便的多语种电子词典、多语言翻译器、跨语种阅读器、自动嵌入邮件翻译器、便携式多媒体语言学习器等提供理论依据。

  语言政策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语用习惯是不可忽视的文化要素,关系着人们的自尊与自信。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国家和地区语言的使用和翻译,我们应尊重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语言使用习俗,尽快启动相关语言文字术语研究,制定有关术语使用与翻译的规定,提供具体翻译词表,拟定忌讳词表或不建议使用词表,及时提供语言咨询服务。要有计划地研究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语言政策及语言使用习惯,以便更好地遵守这些政策、尊重语用习惯,更好地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

  实用性人才培养研究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语言文化极为丰富多彩,同时也有巨大差异性,是语言学界重点关注的对象。其中,多数属于语言多样化地区,加上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使用的语言或方言,大大增加了语言研究的难度。在这些国家和地区,虽然可以用英语等国际通用语言进行一般性沟通,但达不到深度沟通和交流目的。毫无疑问,要想真正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深处,深度了解相关国家和民族的语言文化与思维模式,拉近与当地民众的感情,就要用当地民众习惯和喜欢用的民族语言文字来沟通。

  一带一路建设实施以来,边疆民族地区外语学习不断升温,学习者的外语实用能力及使用水平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学习语种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一些大的通用语上,而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涉及的东欧和中欧国家诸民族语言文字,以及东南亚及东北亚国家诸民族语,相关人才十分缺乏,因此需要加大在此方面的人才培养力度。与边疆民族地区密切相关的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急需大批既懂英语也精通边疆少数民族语言及周边国家小语种的专业化人才,边疆民族地区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使用的语言与方言土语极其丰富,对此我们尚未足够重视:有的小语种还未进入一带一路语言教学课程;即使已开设的一些小语种教学,人才储备也明显不足。对现实需求而言,用特殊教学法灵活培养各种急需语言人才,或采用语言志愿者方式派往相关国家进行培养,以便需要时随时使用。

  语言技术应用研究

  边疆民族地区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应该更加重视搭建民族语言文字技术平台,充分运用语言文字最新使用技术,打造出更便利、更科学、更理想的民族语言文字研发技术产业,共享民族语言文字技术开发红利。

  换言之,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创灵活多样的民族语言文字科技服务手段,最大限度满足一带一路建设中边疆民族同周边国家进行更便利、更快捷、更理想的沟通需求。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各种移动通信平台,构建广覆盖、多样化的民族语言文字使用服务和多语种咨询服务平台。

  社会语言服务研究

  从边疆民族语言文字功能来分析,可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如下服务。

  社会交际服务。我们不仅需要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语言,也需要熟悉边疆地区民族语言文字及其方言土语。在此基础上,不断满足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人们的一般性交际,还要满足经贸谈判、法规政策咨询、工程实施、纠纷调解、学术合作等专业用语需求。就边疆民族地区民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看,在此方面待挖掘的潜力、可开发的资源、能发挥的作用是很可观的。此项工作过去的重视还不够,准备还不足,难以在更高层面、更多角度满足一带一路所需的全方位服务,这将一定程度上影响边疆民族地区及沿线国家更加顺利地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人心相通服务。要充分利用语言搭建人心联通之桥。通过语言交流,夯实民意基础,深植社会根基,为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合作和社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边疆民族地区涉及的国际地缘关系非常复杂,关系到政治、资源、宗教、民族等诸多领域,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中,就特别需要加强语言深度沟通,及时把握动态,准确研判形势,化解隐患和误解,增进互信和友谊。

  语言文字资源服务。我们通过边疆民族语言文字的传承,以及跨民族跨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掘,促进和强化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往与合作,以此不断增进相互间的深度交流和认同。从边疆民族语言文字应用开发来说,可以配合一带一路建设的实际需要,联合相关国家开发不同语种的学习资源和产品,搭建更加科学实用的语言服务平台。还要利用跨境民族语言文字,携手周边国家合作开发文化产品,进而借助民族语言文字承载的文化资源、文化符号、文化要素、文化内涵、文化心理和向心力,深度开发特色旅游项目,等等。

  信息媒体服务。信息媒体服务主要靠政府搭台,同时也需要社会与民间力量参与,通过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报道,而且要充分发挥边疆地区民族语言文字的作用,通用语和民族语并重,向人们提供各种语言服务。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梁瑞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