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祥 秦君:抗战先锋——“孤岛”时期的《每日译报》
2017年06月06日 08: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6月6日第1220期 作者:张生祥 秦君

  从1937年11月12日淞沪会战后上海沦陷到1941年12月8日日军侵占上海外国租界为止的一时期,上海租界被日军侵占的沦陷区所包围,史称“孤岛”时期。其间原在上海出版的许多报纸都因环境险恶而被迫搬迁、停刊。在这种险峻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决定利用外国报纸在租界的合法地位,创办一种纯翻译性的报纸,向人民群众继续宣传抗战。于是,1937年12月9日《译报》问世了。

  《译报》被强令停刊

  在当时的法国租界存在许多外文报刊,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充分利用外国报刊在租界的合法性这一优势,创办了《译报》,将这些外文报刊上有利于中国抗战的报道加以翻译刊载,向当时被孤立且封闭的上海租界人民传递抗战消息,使租界人民在黑暗中看见一丝曙光。《译报》编排新颖,每日可卖出上万份。但由于《译报》的文章锋芒毕露,刊登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消息和报道,引起了租界当局的关注以及日军的不满,很快便遭到强令取缔,《译报》于创办当月20日被迫宣布停刊,前后只出版了12期。

  披上“洋旗”的《每日译报》

  “孤岛”时期,因英美尚未对日本宣战,华文报纸多挂“洋旗”,借靠洋商的招牌自保。中共上海负责人经过多方联系,请正在香港注册大学图书公司的孙特司·裴士和拿门·鲍纳出面担任发行人,使《译报》披上了“洋旗“,并正式更名为《每日译报》(The New Digest),于1938年1月21日正式发行。尽管挂靠英商,但是他们并不干涉《每日译报》的内部事务,这份报纸仍由中共独立领导并主编。

  《每日译报》译载的内容来源广阔、丰富多彩。如创刊号的译稿来自苏联《消息报》、英国《每日先驱报》、美国《世界新闻》、法国《科学报》、日本《改造》等十多种外文报刊。从1938年2月20日起,除了刊登外刊译文外,还刊登自己采编的各类新闻,“特讯”、“专电”经常报道有关共产党、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抗战消息,及时反映抗战进展和前线战况。同时还刊登中共中央文件和负责人的文章、讲话等。当然,《每日译报》仍坚持以译稿为主,用更快的速度揭露日军暴行。

  《每日译报》还向“孤岛”人民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曾刊载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及其在六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周恩来的《论抗战的新阶段与侵略者的新政策》以及朱德的《战略和战术》等,宣传了中共大量的方针政策、指导思想以及抗战理论。这些文章为上海人民开辟了一个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窗口,吸引了一批批民众到环境艰苦的边区,投身到敌后抗战的洪流中。《每日译报》对统一战线也进行了大量宣传,“孤岛”人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国共两党合作是为了促进民族解放任务的完成。

  当时的这些挂“洋旗”的报纸不仅在国内大受欢迎,并且还远销海外,获得了海外同情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民的正义人士的帮助。《每日译报》工作者出版的《译报周刊》就远销越南、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也引起国外媒体的大量关注。国外通讯机构也时常把这些报纸上的文章译发回国,使国外正义人士以及民众了解中国抗日动态,《每日译报》发表的周恩来《论抗战的新阶段与侵略者的新政策》就曾被外国通讯社译发回国。

  1939年夏天,日军与租界当局相互勾结,先用钱收买了孙特司·裴士和拿门·鲍纳,后来又以《每日译报》刊载发行有关抗日的报道未经审核为由,强行将其停刊。

  《每日译报》在“孤岛”时期的重要作用

  “孤岛”时期,日军通过上海租界强行下令取缔抗日报刊,上海“八·一三”抗战后形成的强大的抗日报刊阵营遭到毁灭性摧残。租界内消息闭塞,在这种情况下中共地下党创办的《译报》和《每日译报》虽存在的时间不长,但仍是强大的抗日武器。以《每日译报》为代表的抗日报刊彻底粉碎了日方想要彻底封闭租界的阴谋。上海日文报纸《每日新闻》也不得不承认,“尽管日本军事当局对报刊实行监督和检查,一个更为强大的反日宣传活动已经重新崛起”。

  《每日译报》因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发行量迅速上升,其影响逐渐扩大,带动了一大批挂“洋旗”的报纸在上海租界相继创办。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以英商名义出版,实际上由严宝礼、徐铸成负责的《文汇报》。之后还有《大美晚报》《导报》《国际日报》《大美报》《文汇报晚刊》《循环日报》等。以《每日译报》为首的这些报纸也影响了当时留守在租借的国民党报人,1938年11月以美商罗斯福出版公司名义创办,实际由吴任伦负责的《中美日报》出版。尽管这些报刊的负责人不同、党派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与评论不同,但在爱国抗日上,基本保持同样的立场。

  《每日译报》还经常号召人民为增加抗日所需募捐。在《译评》专栏里发表的《援助西北农民游击队》一文中指出,“西北的农民游击队,现在正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从事于保卫他们家乡的光荣斗争,他们现在向外人呼吁援助”。而且《每日译报》在募捐时公开公正,通常情况下募捐的金额以及物资都会进行刊登。同时,《每日译报》鼓励人民戒掉嫖赌、抽大烟等不良嗜好,呼吁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告诉人民抗日可以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1938年6月15日,译载国联鸦片问题会议上美国代表的发言,揭露了日本从伊朗收购46万磅鸦片并在中国贩卖的罪恶勾当。除此之外,《每日译报》通过报道日本国内的政治危机及其面临的困境,来强调日本侵略必将走向失败,鼓励人民树立抗日战争必将胜利的信念。

  《每日译报》获得国外友人的无私帮助,扩大了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影响。一方面,《每日译报》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展情况以及国外友人对中国抗日的支持与同情传递给“孤岛”同胞。译自苏联《真理报》的《日本农民的苦难》、美国《新群众》的《中国如何才能战胜日本》等通讯和文章,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世界对中国抗日的支持。另一方面,《每日译报》通过各种途径,将中国抗日战况、日本侵华暴行等公诸于世,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反法西斯战况以及中国抗战经验。

  在短短的一年半时间里,《每日译报》为宣传中共抗日主张、方针政策,发动租界各势力联合起来共同抗日作出了卓越贡献。这段历史值得人们缅怀、称颂和学习。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系;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翻译馆)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