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华:隐喻研究——从语义走向认知
2017年03月07日 08: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3月7日第1161期 作者:刘立华

  传统修辞学开启了对于隐喻的研究。其后,语言学和哲学等领域相继对隐喻问题展开多角度的研究论述,隐喻研究的视域转换,是其研究不断深化扩展的过程,是展现人类对于隐喻认知和反思逐步加深的过程。其中,语言学视域下的研究成果颇丰,极大地完善和促进了对于隐喻问题的认识。

  隐喻作为修辞学的一个术语,强调隐喻特征的动态性,即意义发生了转移。对于隐喻的修辞学研究起始于亚里士多德,其古典主义隐喻观奠定了西方隐喻研究的基础。他对隐喻的定义和功能进行了讨论,基本上划定了之后西方隐喻研究的领域和内容。但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的对比论,还是昆提良的替代论,包括中国古代对于隐喻的研究,都是把隐喻定位在修辞学领域,只是强调了隐喻在言语修辞方面的情感认识和形象表达功能。

  20世纪30年代,理查兹发表了《修辞哲学》,提出了“隐喻无所不在的原则”,标志着隐喻研究从修辞学阶段进入了语义学阶段。他对语义学问题的研究坚持语义与话语是互相联系的原则,注重研究实际应用中的语言,认为隐喻是在特定的语境中生成的,因此,隐喻的理解必须在话语的层面上才能得到正确的解释。理查兹对隐喻的定位已经超出了修辞学的范围,认为隐喻是语言发挥作用的途径,而不能看作是对语言既有规则的一种违背,“隐喻的唯一判别标准是一个词同时代表两种思想”。隐喻互动论认为,本体和喻体包含的语义内容之间通过句子和句子中的隐喻词汇发生冲突和相互作用,隐喻语词是焦点,语词所在的整个句子是框架,句子框架下通过述谓达到了语义特征的转移。本体在焦点语词的称名功能作用下更新了自己的特征,与喻体建立了某种程度的关联。喻体在隐喻化的过程中,在句子层面上通过述谓作用扩大了涵盖的范围。韩礼德在《功能语法概论》一书中指出隐喻现象除了存在于词汇层,还常发生在语法层,即语法隐喻。语法隐喻产生于不同层次之间的体现过程当中,当词汇语法层在体现语义层的时候发生了变异,即出现了一个意义可以由词汇语法层的多个形式来表达的时候,这种现象就是语法隐喻。关于词汇隐喻与语法隐喻的区别,韩礼德指出,“词汇隐喻的本质是能指相同,所指不同,即一个形式可以体现为若干语义,而语法隐喻则是所指相同,能指不同,即一个意义可以体现为若干形式”。语法隐喻体现了功能主义语言观,从意义到形式的研究思路。语法隐喻是意义不一致的体现,它涉及语法范畴从一个语法域到另一个语法域的转移。这些研究突破了传统修辞学研究的局限,把隐喻作为一种语义现象,并放到句子层面进行考察,同时考虑了语境因素,这样对隐喻的产生与理解更有说服力,更具客观性。隐喻的地位也因此得到了巨大的提升,隐喻从语言的修饰角色的边缘地位跃居为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

  随着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以及符号学、认知心理学等理论在西方的兴起和发展,隐喻研究进入了新阶段。布莱克、塞尔、戴维森等人在语言哲学的框架下对隐喻进行研究,提出了各自的理论。其中,塞尔从语用角度进行研究,认为隐喻意义必定属于说话者的话语意义,隐喻意义实际上是说话者意义与句子或词的意义出现分离的一种特殊情况。在隐喻现象中,说话者意义与句子意义不相符合,但又以不同方式与句子意义发生联系。他认为隐喻的一般形式是,说话者说出S是P的句子形式,但其意欲表达的意义却是S是R,从而出现了隐喻。因而,隐喻理论就是要对S/P/R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说话者和听话者利用的其他信息和原则作出说明,以解释说话者何以能够以S是P的句子形式表达S是R的意义,并将后者传达给听话者。

  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在体验哲学基础上提出隐喻映射理论,强调思维和概念系统基本上是隐喻的,隐喻是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的一种方式,隐喻是认知的本质,开启了隐喻研究的认知时代。他们提出应该从经验主义的认知观出发,抽象概念的理解依赖于隐喻,依赖于不同领域之间概念结构的映射。隐喻思维被认为是人类认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莱考夫运用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以及意象图式来解释隐喻现象。在源域与目标域之间存在着一系列本体的或认知上的对应关系,其心理基础是抽象的意象图式。约翰逊认为,意象图式指在人们与外界互相感知、互相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反复出现的、赋予我们经验一致性结构的动态性模式。人类语言整体上是个隐喻性的符号系统。因此,语言使用中的隐喻只是一种表层的现象,真正起作用的是深藏在我们概念系统中的概念隐喻系统,大部分的词义转换是通过隐喻过程完成的。每一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谚语、习语、委婉语、隐语等通过隐喻手段构成。

  以上在语言学视域下对于隐喻进行的研究,突破了之前仅仅把隐喻作为一种表情达意的修辞手段的局限性,对隐喻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即隐喻是人的认知和思维工具,而相关研究内容也扩展到对于隐喻的工作机制的解释、隐喻对语体风格的影响、语篇内的连贯与隐喻的关系、隐喻的翻译机制问题、隐喻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隐喻是更为广泛和重要的文化现象,揭示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哲学睿智;不仅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桥梁,也是人类认知自身的途径。隐喻具有其内在的思维逻辑,它规范着人类对于世界的感知、理解、体验、想象与把握。进一步从文化哲学等层面研究隐喻,能使我们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隐喻,使隐喻更好地传达人类心灵之声,也为我们重新全面理解和认识人类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提供独特的视角。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