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城市垃圾管理重视激发居民参与性
2020年07月06日 09:4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7月6日第1960期 作者:赵岩 岳晓林

  城市社区生活垃圾管理的重要一环是社区居民参与的管理,能否调动社区居民生活垃圾管理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对城市社区垃圾管理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英国伯明翰地区2010—2020年间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社区居民参与管理进程,既是英国伯明翰城市垃圾管理的居民管理经验总结,也是英国城市社区垃圾管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个体生活垃圾管理行为是个体环境行为之一,个体环境行为研究目前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两种理论视角:一种理论视角认为环境行为是个体的主动选择,因此侧重分析个体主动性;一种认为个体环境行为是个体对外部环境作出的被动选择,因此侧重对外部环境进行研究。伯明翰市政厅对城市社区居民生活垃圾参与行为的管理主要侧重于对其所处外部环境进行改变。因此,本文关注对个体的被动选择进行分析,即对伯明翰近10年影响城市社区居民垃圾管理行为的外部政策环境进行分析。

  伯明翰是英国第二大城市、第一大工业城市,城市人口约114万(截至2017年中旬),其中儿童约占22.8%,劳动人口约占64.3%,领取养老保险金人口约占12.9%;此外,英国本地人口约占77.8%,移民约占22.2%。伯明翰城市生活垃圾回收水平低于英国平均水平,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一直是伯明翰地区的重要问题之一。伯明翰市政厅制定的生活垃圾管理战略总目标是与伯明翰居民共同努力,对生活垃圾减量、再回收与再利用,共同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伯明翰。2010年至2020年间,在伯明翰市政厅的带领下,居民对城市社区垃圾管理作出多种努力,有些行动对城市垃圾管理中的居民参与积极性提高起到积极影响,有些则不然。在伯明翰地区人口的复杂性以及人口高密度背景下,梳理伯明翰市对城市社区居民生活垃圾管理积极性调动所作出的努力,对其他地区城市垃圾管理具有参照意义。

  伯明翰市政厅在2010年之后所推行的城市社区居民参与垃圾管理的主要尝试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伯明翰市政厅在英国“区域发展高效伙伴关系地区投资基金”与英国环境、食物和农村事务部(DEFRA)提供的资金支持下,在伯明翰两个试点社区试运行“花蜜通用积分卡废纸回收积分激励体系”,以提高居民参与废纸回收积极性,从而提高试点社区废旧纸张回收率。该项目建立在英国个体行为科学研究基础之上,2010年英国政府成立专门的行为洞察团队,致力于研究个体行为以及将助推机制应用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相应政策推行过程之中。在该行为科学研究盛行的背景下,伯明翰市政厅推行的城市社区废旧纸张回收激励体系综合“经济人”假设和“有限理性人”假设,在行为科学理论指导下,采用积分经济奖励以激励社区居民的经济人假设下的理性选择思维,利用社区居民同侪压力,通过张贴海报、发放宣传资料等措施改变居民外在社区环境,间接鼓励社区居民改变自身垃圾分类行为。伯明翰市政厅此次尝试收到一定积极成果,但是试运行之后没有延续和大规模推行,可见该尝试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为实现2035年之前垃圾零填埋的目标,伯明翰市政厅自2016年9月开始试运行“零废弃物排放超人”计划,试图鼓励居民减少、回收、再利用生活垃圾。此次减排计划的主要措施包括分发宣传材料、零排放超人评选及照片公示、购物代金券激励、网站主页宣传、网络课程设置、手机APP推广、每周现场宣传活动、商超产品标识张贴等。“零废弃物排放超人”计划致力于通过对城市社区居民的宣传与引导,将伯明翰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率提高70%,该目标达成后伯明翰城市垃圾回收率将位于英国前列。该计划推行较为成功,目前仍在运行,相较于2011年初推行的废纸回收积分激励体系,该计划应用行为科学理论对个体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干预更为成熟,既考虑了个体的“经济人”假设下的理性思维,运用奖惩激励加以诱导,又结合政策的助推,通过产品商标张贴、社区环境营造来应对个体的有限理性选择,从而潜移默化影响社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

  伯明翰市在2010年之后对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所反映出的共同趋势是重视对社区居民行为的改变,将行为科学研究应用于政策推行过程。伯明翰市运行项目对城市居民个体的关注十分明显,在所有的政策之中都体现出社区居民个体自由选择程度较高、政策推行者对政策受众的引导程度大于管理程度的特点。此外,伯明翰市对个体有限理性思维的关注可以弥补政策运行效果不明显的弊端。尽管伯明翰市目前仍处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努力和尝试阶段,但其政策行为尝试多、政策理论支持较成熟。此外,伯明翰市拥有国家的政策资金、经济基础等优势加成,其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管理经验具有一定特殊性,可为其他国家城市垃圾分类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