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培养海外译者 促进昆曲传播
2019年03月11日 09: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3月11日第1649期 作者:朱玲

  元末明初之际诞生于江苏昆山(今属苏州)的昆曲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于2001年5月首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世界级“非遗”的重要“名片”之一。昆曲兼具文学性、艺术性与思想性,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要推动作为精神价值载体的中华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让外国民众触摸中华文化的脉搏,昆曲的对外传播是一个极佳的突破口。而以外国语言文字将昆曲译介给世界,是昆曲走出国门、登上国际舞台的第一道门槛。

  两类海外译者自发译介昆曲

  昆曲翻译对译者的汉语理解和外语表达水平、对戏曲艺术的理解力和感悟力以及自身素质与综合修养等各方面要求甚高,因而难度极大,能够担此重任的译者寥寥无几。笔者统计发现,国内外共有30多人从事过昆曲的英文翻译工作,其中大多数是海外译者,有20余人,至今仍健在的仅12人,且基本已步入古稀或耄耋之年,中青年译者匮乏。昆曲海外译者根据身份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为海外华人,有熊式一、刘荣恩、张心沧、陈世骧、李林德、汪班、黄少荣、杨孝明等。

  他们有早年在中国生活的经历,对中国文化有较为直观的感受和深刻认识,尽管后来移居海外,但依然怀有深厚的中国情结,始终有一颗“中国心”。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李林德,父亲是出生于中国的语言学家李方桂,母亲徐樱酷爱并擅唱昆曲。李林德从小在中国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潜移默化地植入了中国文化的基因,后来随父母移居美国,并未改变她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也促使她为中国文化特别是昆曲在美国的传播而努力。这些有着相似经历的海外华人译者,由于早年曾沉浸于中国文化的环境中,使用汉语的熟练程度和国内译者几乎无异,而得益于后来在外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经历,他们对外语的理解力、感受力和表达力又接近外国学者。长期处于国外的语言文化环境中,也让他们能够了解外国读者的心理。

  第二类为外国汉学家,包括英国文史学家哈罗德·阿克顿 (Harold Acton),美国东亚戏剧研究学者施高德(Adolphe Clarence Scott),美国作家、译者威廉姆·艾云(William Irwin),美国编剧西德尼·霍华德(Sidney Howard),美国汉学家哈特(Henry H.Hart),美国汉学家莫利根(Jean Mulligan),美国哲学家、译者奚如谷(Stephen West),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伊维德(Wilt L. Idema),出生于英国的汉学家白之(Cyril Birch),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 (Stephen Owen),美国译者汤姆·米修(Tom MeHugh),加拿大汉学家石俊山(Josh Stenberg),英国学者郭冉(Kim Hunter Gordon)等。

  他们都是外国人,并非华裔也不曾长期沉浸在中国文化的环境中,母语为非汉语的本族语,但都学习过汉语,有的还曾到中国游历、考察甚至工作、生活过。他们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且对汉语语言文学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比如白之曾先后任教于英国伦敦大学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研究方面建树颇丰。与中国译者及海外华人译者相比,这些汉学家的教育背景、身份认同和文化归属大不相同。他们凭借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兴趣,对中国戏剧的喜爱,抑或是出于对与本族文化有显著差别的东方文化的好奇心进行昆曲翻译与研究。一般来说,他们对汉语的把握及对其文化背景的了解不如母语是汉语的中国人,因而在翻译实践中对汉语原作的理解难免偶有偏差(但也不尽然,毕竟中国译者也未必能百分之百理解正确),但在译入语的表达上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他们是外国人,在译入语所属的文化圈中长大,熟谙外国读者和观众的心理,又具有比较文学与文化的研究视野,所以和母语是汉语的译者相比,他们的译文往往呈现出另一种风貌,而这本身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加强人才培养与合作改变现状

  通过分析昆曲海外译者的现状,笔者认为,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构建和完善昆曲对外传播的世界网络,推动昆曲“走出去”。

  第一,充分发挥海外译者作用。翻译分为顺向翻译和逆向翻译,顺向翻译是从外语译成本族语,逆向翻译是从本族语译成外语。一方面,就翻译规律而言,在顺向翻译中因译者具有较强的译入语表达力,又熟谙译入语文化背景。因此,无论是外国汉学家还是海外华人,在昆曲翻译方面都比国内译者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另一方面,从实际情况来看,通过梳理文化传播的世界历史,我们发现文化传播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托目标语国家和民族的知识分子等来推动和完成。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统思想典籍与文化典籍的对外传播中就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就现有的昆曲译本来说,国内外反响较好、尤其是在国外认可度较高的译本,大多由海外汉学家译就。海外译者、特别是海外汉学家是向世界各国传播昆曲的重要使者,应更加注意发挥他们的作用。

  第二,加强昆曲海外译者培养。虽然海外译者是向世界介绍昆曲的理想人选,但目前能够从事此方面工作的译者数量不多,且对汉语原作的理解是他们共同面对的难题。昆曲的翻译难度高,理解上的望文生义、表达上的牵强附会等问题都时有出现,尤其是对原作的理解,就连资深的中国译者也难以保证不出纰漏,因而要求译者必须精通中外两种语言和文化。同时要翻译什么类别的作品,最好先成为该领域的专家,要翻译昆曲,先要对昆曲有所研究。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培养的是既精通中外语言和文化,又懂得专业知识的研究型译者和大师,而非译匠。目前,海外译者的工作尚处于自发状态,多为个人兴趣或辅助自身学术研究而从事昆曲翻译。若能将海外译者的自发状态转为有组织状态,建立昆曲海外译者数据库,寻找并吸纳中青年译者,为海外译者普及中国戏曲知识,组织昆曲表演观摩、昆曲原作讲解、文化典籍翻译等方面的专门培训,以培养和提升译者对原作的理解力和对昆曲艺术的感悟力,同时为译作的出版、发行等提供便利与支持,或将有助于昆曲的海外传播。

  第三,建立中外译者合作机制。中国译者擅长原语理解,外国译者擅长译语表达,因而中外译者合作不啻为昆曲翻译的最佳模式之一。实际上也有过这类先例——中国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杨宪益和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家戴乃迭夫妇以及陈世骧和阿克顿、白之这两组中外译者就曾合作开展翻译工作。但目前在昆曲翻译领域,国内外译者基本各自限于一隅,很少有便捷的途径和渠道能让他们取长补短、各尽所能。仅仅依靠译者个人的努力,难以完成中外译者合作机制的建设工作,仍需要有关机构多方协调和统筹安排。

  昆曲是一门综合性的多维艺术,是中国戏曲艺术最高成就的体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在各国间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文化交流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民心相通的主要途径,昆曲翻译对于传播中国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笔者针对昆曲海外译者的现状提出以上问题、对策与建议,希望在加速推动昆曲走出国门、登上国际舞台的同时,也能为中国戏曲其他剧种的译介提供参考。

  (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下的昆曲翻译研究”(16YSC004)、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视觉模态下的昆曲《牡丹亭》英译研究”(2016SJB74002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