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攀峰:美国外语通识教育变迁及经验
2018年06月26日 08: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6月26日第1479期 作者:耿攀峰

  培养国际化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之一,大学英语课程必将成为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力量之一。2010年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的要求,外语通识教育正是契合这一改革要求的教育理念。借鉴美国大学外语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我国在创新通识教育理念下培养国际化人才。

  美国外语通识教育历史演进

  通识教育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的“博雅教育”,而作为近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则最早发轫于美国,并取得长足发展。外语作为美国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通识教育的实践得到发展,并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外语通识教育模式。美国外语通识教育从形成到成熟的整个发展历程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形成阶段(殖民地时期—19世纪末)。这是美国外语通识教育初露端倪、尚不具备现代内涵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前期,受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影响,美国高等教育沿袭了中世纪大学“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的传统,希腊语、拉丁语以及希伯来语等古典语言成为美国外语教育的核心。中期,独立运动获得成功使美国正式融入全球贸易体系,古典语言不能满足对外交往需求,对大学外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美国各大院校开始设置现代语课程。1826年法语开始作为哈佛大学一年级必修科目,德语成为二年级必修科目。1828年耶鲁大学发布的《耶鲁报告》对美国建国后大学教育的实利主义进行了猛烈批判,认为大学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全人”,标志着美国外语通识教育开始成形。紧接着,1869年哈佛大学进行选修制改革,学生获得了适合自己需要的学习课程,学术研究与专业化变得引人注目,但一年级有限的必修课中依然保留一门外语。后期,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逐渐分野及现代语取代古典语,使美国外语通识教育的人文属性开始凸显,外语通识课程开始走向现代化。

  第二,发展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在这一历史时期,美国外语通识教育步入发展快车道,外语通识课程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其人文属性不断得到强调,并且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09年,哈佛大学率先开启了通识教育改革,将大学教育引向人文教育发展,以取代实用主义,外语作为人文学科重要科目,外语通识教育地位由此确立。1942年,芝加哥大学实行“四年制通识课程计划”,外语成为三年级通识课程的必修科目。1945年,哈佛大学发布《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规定通识教育应当包括三个领域: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在人文科学领域中,外语学习得到进一步强调,成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战后,外语教育与国家安全战略联系在一起,外语教育的工具主义价值理念影响了美国高等院校外语通识教育的各个方面,外语通识教育也因受到国家重视进入了全盛时期。1958年出台的《国防教育法》主张在加大对教育投资中,着重加强学生的数学、科学和外语的教学。

  第三,成熟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1978年,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罗索夫斯基在精粹主义通识教育思想影响下提出《核心课程报告书》,决定用核心课程替代原来的通识课程。《核心课程报告书》将通识教育课程的领域分为五大类,分别为文学与艺术、历史研究、社会分析与伦理道德问题研究、科学、外国文化。其中,外国文化类课程的共同目标是要扩展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并使学生对本国文化传统产生一种新的看法并强调外语的重要作用。1979年,哈佛大学文理学院正式实施核心课程计划,外语成为核心课程中的必修科目。2007年,哈佛大学发布的《通识教育工作小组报告》提出了新的通识教育方案用以代替已经实行了近30年的核心课程。虽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哈佛通识课程处于不断改革之中,课程类型不断变化,但外语通识教育始终未被剔除,反而不断得到强化。现今,哈佛大学通识课程调整为8大类,其中“世界诸社会”报告要求学生必修一门外语,且应达到一定的水平,目的是让学生们熟悉不同地域的价值、习俗、信仰、制度,从而克服狭隘的美国本位观念。

  美国外语通识教育基本特征与经验

  第一,在教育理念上坚持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不可否认,在美国外语通识教育的发展历史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张力始终存在,但美国教育界对维持两者平衡的努力也贯穿始终。一方面,人文性是美国外语通识教育的根本属性,从《耶鲁报告》到《核心课程报告书》,都将培养“全人”作为通识教育的目标,外语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人的本性。另一方面,美国外语通识教育也具有工具属性。杜威是20世纪美国进步实用主义通识教育的代表人物。受此影响,外语通识教育也关注现实生活,授课内容上注重外语学习对于生活经验、知识与技能的促进作用。

  第二,在实施主体上坚持学校的主导地位。在美国外语通识教育的演进历程中,高等院校始终扮演着改革先驱者的角色,无论是外语通识教育的理念还是课程内容抑或是教学方法,无不体现出学校的引领性主导性。艾略特、赫钦斯、科南特、罗索夫斯基等这些通识教育的改革者,站在校长的角度,以先进的理念推动着外语通识教育的发展,根据不同学校的情况设计出合理的、各具特色的外语通识教育模式。

  第三,在实施方向上坚持国家战略的优先性。二战时期,美国各大高等院校响应国家号召,在外语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上,重点加强对德语和日语的教授,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紧缺的外语人才。冷战时期,美国颁布《国防教育法》,大力资助外语教育,外语通识教育也相应地推出了俄语课程。现今,在美国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下,外语通识教育不仅注重培养学生对于全球各种文化的理解,利用外语通识教育提高美国公民对外交流的能力和兴趣。

  第四,美国外语通识教育在适应时代要求和实践摸索中不断完善并取得显著成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实用主义和人文主义、培育重点取向存在专才与通才的争论与取舍,但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大学及其领导者总能审时度势,仔细权衡,并理智决策,使外语一直成为各个时期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为美国培养了大批熟知外语的国际性人才和为美国的对外战略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多层面改善我国英语教学和国际化人才培育

  通过对美国外语通识教育的梳理和分析,可以清晰看到外语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国际化人才、推进全球战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促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应该重视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改变教育观念,准确定位通识教育。一方面,大学要提升对英语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虽然我国英语通识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但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存在滞后和不足的问题,在教育结构上依然强调专业至上。因此有必要在国家、社会、学校三个层面提升对英语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在实施英语通识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因为过分强调其工具属性而忽略了人文属性,这就要求必须以学生为本位,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同时兼顾英语写作、阅读、口语等技能的培养。其次,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加大对外国文化的传授力度,而不是停留在语法的讲解等浅层方面,通过对外国文化的教授,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多元文化的理解,从而具备全球视野。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借鉴国外小班教学的经验,提升教学的针对性。最后,加大政府和社会对教学资源的投入,尤其重视对教师资源、课程资源的优化和调整。建设一支优秀的英语教师队伍是改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方面,增加课程供给可以满足学生的多样性需求,加强英语通识课程与其他通识课程以及专业课程的联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知识体系统一性。这就要求在提高英语通识课程供给数量的同时,也要改变以往分科设置、横向联系不足的弊病。

  (本文系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通识教育背景下数据驱动学习研究与实践——以体验商务英语课程为例”(2016C68) 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