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2022年05月17日 23: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5月18日总第2408期 作者:徐粤春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列,从而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知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具体到文艺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基础,以当今文艺实践与发展现状为现实依据,创造出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化、本土化的科学阐释模式,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实践的美学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面貌和当代形态。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艺思想内核上的结合

  突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艺思想内核上的共同特点。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人民创造了历史。马克思认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而新的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因此具有了人民性的特征,要求文艺创作要为无产阶级、为普通大众服务,极具代表性的是列宁对于“艺术属于人民”所作的精辟论述。与西方理论相比,中国的“人民性”是有深厚根基的。在延续几千年的中华文化传统中,民本思想始终存在,从“重民”到“保民”再到“爱民”,从“民贵君轻”到“君舟民水”再到“民为邦本”,民本思想在传统文化中绵延不绝。但不可否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主要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愿望,为的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经过马克思主义的改造,人民性成为党的文艺思想的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基础和起点。从毛泽东提出“人民文学”的观念,到邓小平称“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到江泽民提出“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再到胡锦涛提出“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人民性始终是一以贯之的思想内核。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理念和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本质就是人民的文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文艺战线不断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的文艺发展道路。这些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与人民关系的最新表述,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思想精髓和时代表达。笔者以为,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体会。

  一是以人民为中心认识美的本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赋予了美以具体内容和形式。艺术家遵循美的规律,契合美的要求,用题材、内容、叙事、情节、形象直接反映人民实践、描绘人民群像、表达人民情感,进而发现美、创造美,这是文艺创作以人民为中心的直接表现。

  二是以人民为中心透视文艺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这与马克思所说的“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一脉相承。满足人民的审美需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体现。人民作为文艺接受的鉴赏者和评判者,在作品中与创作者潜在对话,促使文艺创作在实践中校正自己的标尺,真正地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符合人民的价值、利益、福祉。

  三是以人民为中心廓清创作误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人民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人民。人民性既是文艺的本体论,又是文艺的价值论,还是文艺的方法论。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就是要超越“为艺术而艺术”的狭隘观念,不能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要把文艺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努力开阔文艺创作的广袤空间,在社会实践中吃透生活底蕴,确立题材对象,汲取艺术养分,创作更多属于人民的精品力作。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艺工作方法上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揭示了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普遍规律,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同时也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恰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这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能够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与中华传统文化中古已有之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密切相关。比如,荀子的“天地之变,阴阳之化”,《道德经》中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再如宋代张载的“太虚即气”唯物主义本体论,均充满了辩证思维,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统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在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之后,绽放出艳丽的理论之花。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唯物辩证法的学习、掌握与运用。他在《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指出,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具体到文艺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蕴含的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从哲学层面回答了文艺领域的若干重大问题,指引我们在差异中寻共识,在矛盾中求和谐,在对立统一中管窥新时代中国文艺发展的重要路径。笔者以为具体体现如下关系中。

  一是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传统是文化的根脉,创新是文艺的生命。传统不是历史,而是存在于当下的现实。把握基因传承与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把传承与创新统一于现实,既要汲取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所蕴含的力量,又要积蕴“创意造言,皆不相师”的勇气,努力做到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二是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当今时代,文艺的生产形式、方式方法出现许多新特点,带给广大文艺工作者关于未来的无限想象,也给一些艺术创作的观念和实践带来恐慌和失据。但无论社会、时代、技术如何发展,艺术终归要回到其自身的目的性上来,过分依赖技术手段、被媒介发展拖着走的文艺,只能徒有形式,缺乏内容。指点迷津、反拨错误倾向的创作具有重大意义。

  三是民族自信与世界眼光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信心和抱负,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一方面,只有坚定文化自信,以富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作品,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才能进行有效的文化交流,赢得真诚的文化尊重。另一方面,文艺具有缝合文化差异,克服意识形态偏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价值。寻求艺术作品中激发个体情感的深切表现,启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这是文艺作品能够成功的关键,也是提升文艺作品国际传播能力的重点。此外,还有历史大势与生活质感、基因传承与文化创新、主体人格与艺术品格等辩证关系的论述,形成了完备系统的文艺方法论述。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艺创作路径上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都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实践性品格。“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认为实践是人的生命之本和立命之本。中国传统文化也强调关注现实,贯穿于中国哲学始终的“知”“行”关系就是这种实践精神最本质的体现。具体到文艺领域,两者都强调文艺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恩格斯在《致斐·拉萨尔》中指出:“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对文艺与现实关系的探讨中,将“细节的真实”与“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作为“充分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强调艺术典型的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并阐明了倾向性和真实性的辩证关系。中国古代文论也要求文艺积极地介入和干预生活,从孔子的诗“可以怨”到司马迁的“发愤著书”;从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到杨万里的“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均强调文艺作品对政治、社会进行现实观照。但古代文论中这种观照现实的原则路径历来也存在着文艺工具论倾向,突出夸大文艺的社会功能,轻视文艺自身规律和意识形态特征。同样,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中,驳杂的理论流派一度被认为是正宗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其中所包含的夸大文艺的工具论观念、漠视文艺自身规律、强调文艺的阶级性、强化典型人物的公式化特征等倾向,一度偏离了现实主义观点的理论轴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多次强调要重视现实主义创作。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总书记关于现实主义的重要论述。

  一是现实主义的精神维度。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由此看来,现实主义不仅是一种创作方法,而且是一种创作精神。现实主义精神,是一种原理,又是一个体系;是一股潮流,又是一场运动。这种立足于中国本土实践的现实主义精神,是我们为解决人类共同文化困境提供的一种中国经验。广大文艺工作者当以现实主义精神观照现实生活,观照社会变革和文明进步中人类精神的生长,观照悲观者对人类命运的担忧甚至失望,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类以强大的自信迎接无法预知的未来。

  二是现实主义的时代维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我们当下所说的现实主义、现实题材,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密切联系着中国生动的社会文化现实。文艺创作要有历史在场感和时代在场感,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在文艺创作中反映新时代的历史变迁,描绘新时代的精神图谱,用文艺的笔触将时代潮流凝固在历史长河中。

  三是现实主义的艺术典型维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特别提到文学作品中典型人物的塑造问题,“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只有创作出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这里的典型人物具有恩格斯所说的“一个‘这个’”的本质含义,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现实主义的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人民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人民,文艺的宏大叙事与生动的细部描写必须统一起来。文艺创作只有遵从艺术规律,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标刻个体特征和生活底色,才能洞悉生活本质,才能把握时代脉动,才能创作出无愧时代、直抵人心、叩击灵魂的精品力作。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艺评价标准上的结合

  自有文艺作品传播、消费和接受以来,文艺评论就随之产生和发展了。文艺评论是中国传统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思想内容。恰如恩格斯在《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一文中所说:“我们绝不是从道德的、党派的观点来责备歌德,而只是从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来责备他”,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提出将“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作为批评的最高标准,以此来审视作品是否符合艺术规律和美学法则,评价作品的历史作用和历史价值。中国古代文艺批评思想自先秦萌芽,最初以伦理道德批评和社会历史批评为主,如孔子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着力强调文艺伦理道德价值及对人的教化功能;孟子的“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则强调联系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状况。而自魏晋南北朝起,中国古代文艺批评思想才开始注重审美批评,着眼于文艺作品中美的构成及审美价值,努力从文艺创作本身来思考文艺的价值。这些中国传统文艺批评思想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社会历史批评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艺术观念与审美实践方面有着鲜明的共通性。

  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既是历史地变化发展的,又具有开放的包容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文艺评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文艺评论作出专门重要论述,提出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评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打磨好文艺批评这把“利器”。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艺评价体系上进行结合的集中体现,有融合更有创新、有继承更有突破。

  一是突出文艺评论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把文艺评论作为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把评论作为党领导文艺工作的有效方法和有力手段。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文艺评论作了充分论述,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在致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的贺信中,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进一步指出了文艺评论在党和国家文艺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文艺评论对于文艺创作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二是增强文艺评论的针对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好文艺评论的方向盘,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这是厚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立足新形势下文艺工作,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标准的新认识,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历史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当前文艺实践中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的创作乱象以及“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的不良倾向提出来的;“人民的”的观点凸显了人民在社会主义文艺中的地位,突出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解决好文艺工作者在创作中“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用“艺术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强调了要尊重文艺自身发展规律,保持文艺的独特价值,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不能让文艺沦为市场的奴隶;“美学的”观点则重申了文艺的审美价值,克服文艺市场上存在的“审丑”现象和以西方理论裁剪中国人审美的不良倾向。

  三是提升文艺评论的组织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引导创作、引导市场、引导观众。2021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如何把好文艺评论方向盘、开展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强化组织保障工作提出了系统化要求。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组织推动全国文艺评论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评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指导意见》,文艺评论工作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文艺评论事业呈现新气象。

  新时代的文艺发展,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深层理解与把握,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我们要按照“两个结合”的总体路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民族化、本土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辩证继承与创新发展,实现新突破,开拓新境界。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