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主流融媒体平台与曲艺传播之道
2020年11月27日 08: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27日第2057期 作者:胡一峰

  曲艺是我国各民族说唱艺术的统称。广播、电视等都对曲艺发展形成了重要影响,网络新媒体的兴起以及媒介融合,更为曲艺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新的传播载体和形式,不仅改变着曲艺传播方式,而且反映出新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趣味,也更深层次地改变着曲艺的本体。现象级爆款App“学习强国”对曲艺的传播意义尤其值得重视。“学习强国”平台由中央宣传部主办,2019年1月1日正式上线。2019年4月初,注册用户已超过1亿人。截至2020年9月,在安卓平台的安装量已突破9亿次。文化类内容是“学习强国”庞大的内容体系中十分重要的板块,分析其中的曲艺内容,有助于更好地回应融媒体环境下曲艺面临的挑战,探索有效发展策略。综观“学习强国”平台的曲艺内容,可以发现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第一,内容全面,曲艺经典作品和现实题材曲艺新作成为主流。“学习强国”内容包罗万象。“曲艺”相关内容大体可分曲艺资讯和曲艺作品两大类。曲艺资讯类囊括了主流媒体有关曲艺创作、曲艺活动等方面的新闻报道,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曲艺行业的最新动态。曲艺作品十分丰富,各曲种经典作品和现实题材新作占据主流。以评书而论,有单田芳的《贺龙传奇》《大河风流》《少林将军许世友》,田连元的《水浒》《刘秀传》《为信仰而奋斗的人们》和刘兰芳的《杨家将》《岳飞传》《话说泰山》等;相声方面,“中国传统相声”专辑呈现了许多珍贵的相声名家音频,如张寿臣的《巧嘴媒婆》,马季、刘宝瑞的《拔牙》,马三立、张庆森的《开粥厂》,还有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马季等名家的专辑;鼓曲方面,则有骆玉笙京韵大鼓专辑、北京琴书名家关学曾专辑等。互联网为文艺资源在线欣赏和分享提供了极大便利,上述经典曲艺作品音视频在各种文艺类资源网站也时有所见,但音像品质良莠不齐,有的还被人为切分甚至植入了营销广告。“学习强国”上的经典曲艺作品绝大部分音质较好,内容纯正。当它们被比较全面地收集起来、集中呈现在一个平台上,仿佛一座小型的曲艺数字博物馆,不但免去了曲艺迷搜罗之苦,而且提供了更好的欣赏条件。特别是今年年初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后,广大曲艺人积极应“战”,创作了一大批战“疫”主题曲艺作品,“学习强国”也给予了集中呈现,展现出曲艺在战“疫”中发挥的鼓舞人心、振奋士气、舒缓焦虑、政策宣传、科学普及等方面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个别曲艺演员以低俗、无聊的作品迎合一部分“粉丝”需求,迅速“走红”,甚至成为所谓“流量担当”。有的短视频平台或听书软件,把这些品质不高的作品作为重点推送对象,客观上拉低了网络空间曲艺作品的格调门槛。相比而言,“学习强国”上“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曲艺内容,如一股和煦的清风,让人听得安心,笑得健康。

  第二,架构创新,使用户偏好与艺术本体相结合。在“学习强国”平台上,曲艺资讯分别在相关新闻频道之中,曲艺作品类内容则归属于“电台”频道,这也符合曲艺以“说唱”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的特征。“电台”频道下设六个以“听”命名的二级频道,其中,“听文化”又分音乐、戏曲、长书、广播剧、曲艺、诗文等六类。“听曲艺”作为专门类别,除“春秋书场”“欢笑园地”“鼓曲荟萃”“妙语文韵”“曲艺微课堂”“中国曲艺名家名段珍藏版”等栏目,还有《抗疫有我“艺”起同行》专题,集纳了“学习强国”自身相关频道以及多个地方平台的抗疫曲艺内容,并根据防疫科普、致敬英雄等不同主题进行二次细分归类整合,形成了系列专题。这样的处理如同一台在线主题曲艺晚会,使受众得以充分领略同一主题、相似内容经由不同曲种表达时所呈现出来的多样化艺术韵味,更有助于表现曲艺丰富的形式美感。同时,作为“学习强国”最主要的曲艺频道,“听曲艺”在内容分类上既观照到了不同曲种的区分,也吸收了学界对曲艺形式的基本分类,尽可能展示各曲种艺术本体的特色,但又不像有的听书软件那样简单地以曲种或形式为标准对平台内容进行分类,而是从受众需求和偏好出发设置平台分类架构及命名,比如“春秋书场”的“春秋”二字体现出了评书内在的历史感;而“欢笑园地”则充分体现出相声谐谑讽喻的艺术特点。在这一创新架构下,网络用户较多的名家评书、传统相声以及如《鼓界大王刘宝全》等网民感兴趣的内容被推送到显著位置,进行重点推荐,这无疑为用户快速获取感兴趣的内容提供了方便,有助于提高平台的用户黏性,也有利于推动曲艺经典更好地走近大众。

  第三,功能多样,突出地方文化推介和艺术普及作用。我国幅员辽阔,地方文化种类繁多、丰富多彩。《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的“曲艺曲种”条目记载,根据1982年调查,现代曲艺曲种初步统计为341种。在由56个民族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几乎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本民族的说唱形式。一般认为,现存曲种共500多个。曲艺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发挥着地方文化名片的重要作用。“民间戏曲、说唱艺术是中国乡土文化的重要形式,无论从其演唱及流传的范围看,还是从其形式及内容的风洛看,都具有区域性的特点。”比如,同属于滑稽型曲艺,北方的相声与上海的独角戏、四川的谐剧风格迥异。这在“学习强国”平台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比如,上海、江苏、苏州、昆山、张家港等地方学习平台上可以欣赏到大量评弹作品。其中,有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如《春江花月夜》(江苏学习平台),有的则反映当下社会重大事件,如《全民抗疫筑长城》(苏州学习平台)讴歌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再如,浙江、杭州等地方学习平台上有不少莲花落作品,而山西学习平台上则有太原莲花落作品,给人们提供了差异化的艺术欣赏。由此可见,通过“学习强国”的地方平台,曲艺作为地方文化识别码的功能发挥得更加充分。《2019中国艺术发展报告·曲艺篇》指出,“由于基层曲艺在融媒体传播中能见度较低,难以形成有效推送,也就无法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吸引有影响力的基层曲艺名人和更多的观众参与,直接影响了曲艺传播能力和社会效应的发挥”。用好“学习强国”平台,或许能为解决这一困境提供应对之道。此外,“学习强国”平台上还有不少带有艺术普及功能的曲艺视频,这些视频致力于传播普及曲艺知识,为人们更好地欣赏曲艺乃至于学习曲艺提供了帮助。比如,辽宁学习平台上不仅有不少二人转作品,还有《东北二人转手绢技巧》的教学视频;而上海学习平台上的《高博文说评弹》由被粉丝称为“吴韵一哥”的高博文主讲,以内行人的专业水准分多集介绍了评弹艺术。曲艺在艺术普及和美育方面的功能也由此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长期以来,曲艺在反映百姓生活、抒发美好理想、建设精神文明、传播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散发着独特的魅力。2019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曲艺传承发展计划》,明确提出曲艺传承的新方略,给曲艺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用好融媒体平台是曲艺抢抓机遇、推动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当代曲艺应更好地把“学习强国”这样的新型主流融媒体平台作为传播和展示曲艺作品,特别是经典作品和现实题材新作的重镇。一方面,推动平台进一步完善曲艺内容,使之更符合曲艺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另一方面,要在关注现实、深入生活、潜心创作的同时,以更加主动的姿态研究新型主流融媒体平台的媒体特性、传播规律和用户特征,主动对应,为自己开拓更加广阔的艺术传播空间。

  (本文系2019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项目“新时代中国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编辑部)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