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为人民为时代服务的文艺作品
2020年11月27日 08: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27日第2057期 作者:郭琦

  文艺作品是精神情感的物化。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够恰如其分地表现时代的精神和人们的诉求。文艺作品的创作及其与之相关的审美活动,是商品社会中平衡物质主导一切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们的存在能够使人们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汲取精神滋养,避免自我迷失,让我们不忘初心。

  人民需要文艺,文艺也需要人民。要解决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不仅要抓好经济社会的建设,努力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同时还要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人民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化艺术作品的需求和要求也在提高。一部好的文化艺术作品应该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方向。

  人民是文艺作品创作的源头。文艺作品要想出色、丰满,获得认可,赢得感动,就必须扎根于人民的生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这样论述关于人民之于文艺的重要性:“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生活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笔端。一切创作的技巧和手段最终都是为内容服务的,都是为了更鲜明、更独特、更透彻地说人说事说理。背离了这个原则,技巧和手段就毫无意义了。”

  优秀的文艺作品应该具备如下特征。

  第一,文艺作品要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对于现实生活来说并非处处都是鲜花与美好。任何一个社会中,假、丑、恶是一定存在的。优秀的文艺作品应该既有现实主义精神,又有浪漫主义情怀,以此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艺作品的受众面是十分广泛的,其正确的价值观,对于整个社会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优秀的文艺作品应该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作品一定是有时代性的。但是一部经典的优秀作品的传承并不受时代的影响和局限。虽然作品立足于它所处的时代,但是作品当中关于那个时代的思考、感动、美好、期待有机融合在一起后,会形成一种厚重的精神。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连续性和传承性,我们国家的文艺工作者应该在作品中以生动的方式和令人感动的内容将此深刻地表现出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作品具有一定的商品属性。许多文艺作品的价值要通过市场实现。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用商品属性掩盖文化产品的其他属性,将其完全物化。当两种效益发生冲突的时候,经济效益要服从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于艺术价值。文艺作品不能一味地去迎合市场而被金钱所驱使。优秀的文艺作品和优秀的文艺工作者要始终与名利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保持文艺作品的独特性。

  第三,文艺作品应该讲好中国故事。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中国对于国际社会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中国希望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同样希望了解中国。中国与世界的对话方式应该是渠道多样、内容丰富的。文艺是一种生动、有趣的交流方式。一部小说、一部电影、一首歌、一支舞、一幅画,都可以从多个角度立体、丰满地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不同的文艺作品会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和叙事方式去感染人、吸引人,同时文艺作品能够跨越语言障碍、地域障碍、国籍障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交流方式。大家耳熟能详的京剧、书法、国画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同时也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从这一角度讲,文艺工作者有责任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貌,树立好中国形象。让世界通过中国文艺工作者的作品去认识了解中国文化,从而更好地认识了解中国,达到真正的“民心相通”。

  第四,文艺作品要体现中华民族不断向前的精神气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写道:“有的同志说,天是世界的天,地是中国的地,只有眼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同时真诚直面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现实,我们才能为人类提供中国经验,我们的文艺才能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进步,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浴血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古老中国的深刻变化和中国人民极为丰富的生产生活,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极为肥沃的土壤。值得写的东西太多了。”的确,值得我们歌颂的、坚守的、反思的、感动的东西太多。一部好的文艺作品应该将作品置于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让作品中的主人公与这个时代发生共振,这样才能将个体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也要在作品中体现出时代的发展变化。

  当代的文艺工作者不仅要立志高远,更要脚踏实地,立足当下。在新时代的感召下,创作出紧跟时代、为人民为时代服务的优秀作品。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