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诗研究百年学术史梳理与分析
2019年12月09日 09: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2月9日第1832期 作者:冯文开

  自20世纪初王国维、鲁迅、胡适、陆侃如等中国学人对汉语“史诗问题”的讨论起,到任乃强对《格萨尔》的初步介绍和研究,再到20世纪中叶中国史诗的陆续发现和学科的建立,后至21世纪初史诗研究观念和范式的转换,国内学界对中国史诗的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相关著述已蔚为大观。21世纪初,许多学者开始有意识地对中国史诗研究进行学术反思与总结,《〈格萨尔〉学史稿》《中国〈格萨尔〉史诗学的形成与发展(1959—1996)》《从荷马到冉皮勒:反思国际史诗学术的范式转换》《中国史诗学史论(1840—2010)》等研究成果相继涌现,它们都带有学术史梳理的鲜明意图,极富启发价值,揭示了对中国史诗研究进行学术史考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以学术史的视野对中国史诗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整体梳理和分析研究,还没有深入展开。具体来说,中国史诗研究的学术史考察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尚未对百年来中国史诗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编年,未见中国史诗研究编年的专著。为了更全面、更完整地再现百年来中国史诗研究的全貌,走进历史场景,还原中国史诗研究学术历程的真实面貌,呈现中国史诗研究学术史丰富多彩的原生态图景,有必要编纂中国史诗研究编年。它能够深化与拓展中国史诗研究,使得过去被忽视和遮蔽的史实得以显露,为重新审视和建构中国史诗研究学术史提供翔实可靠的文献资料。

  2.今人的史诗搜集与研究活动及其成果在范围上逐渐拓展,国内许多史诗得以被专门搜集和研究,但彼此独立、分散,缺乏系统性和必要的学术关联,尚未被全面总结,基于整体和全局视野的集大成式的史诗搜集与研究成果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尚未曾见。如果不将百年发展中所积淀的丰富成果提升到学术史范畴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将会使现有的中国史诗搜集与研究成果的整理与研究缺乏整体性的观照,对中国史诗搜集与研究的发展将会产生制约。因此,对中国史诗搜集与研究成果的整理与研究具有很大的发展和突破空间。

  3.缺乏对中国史诗研究学术史的总体性把握和全方位、多视角的分析。现有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对中国史诗研究成果的复述和评论上,尚未在对史诗搜集与研究成果阐述的基础上完成对中国史诗研究的框架、体系的重新建构和理论的提升;尚未将中国史诗研究学术史置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乃至中国文学学科的学术背景下进行讨论,导致中国史诗研究学术史的话语较为单一,视野较为狭窄,学术史研究体系尚未形成。整体性的学术史研究还没有全面深入展开,表现在对藏族、蒙古族的史诗搜集和研究得到了较好的总结与反思,而对其他少数民族史诗搜集和研究的重视还不够。总体来看,对中国史诗研究学术史的研究还显得薄弱,对中国史诗搜集和研究缺乏全面系统的归纳、总结与研究。

  4.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域外的史诗研究理论和方法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史诗搜集与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学界尚未对域外的史诗研究理论与方法在中国的接受进行系统总结,还有较大的空间值得开拓。在重视中国史诗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域外史诗研究中的一些好的理论和方法对构建中国史诗研究话语体系也是十分必要的。

  5.缺少中国史诗搜集与研究成果数字化检索系统。中国史诗搜集与研究成果分散保存,各研究机构难以共享。已经整理的搜集成果和研究成果资料(包括第一手的录音、录像、文本和研究著述),数量已相当可观,但分散保存在多处,重复收集整理的现象较为严重,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对中国史诗搜集与研究成果的整理缺乏统一规范,不利于整合中国史诗搜集与研究成果资源,不利于今后中国史诗的研究、传承与发展工作,也不便于各民族相互学习。另外,有些资料面临遗失的危险,亟须进行抢救与保护。而运用数字化、音视频技术,开发有助于用户学习、理解和查询、检索的中国史诗搜集与研究成果数据库,是中国史诗学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保护我国优秀的语言文化资源的需要。

  因此,从总体上讲,中国史诗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有待梳理,中国史诗研究的对象、领域、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广阔性和复杂性有待总结和分析。此外,中国史诗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也理应从学术史的角度进行归纳,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价值和学科地位日益凸显的今天,对中国史诗研究进行全面的学术史整理与研究已势在必行。

  具而言之,我们应从中国史诗研究的实际出发,以中国史诗搜集与研究为对象,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史诗搜集与研究的整体观和系统观为出发点,站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高度,将中国史诗研究百年学术史还原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语境之中。从整体研究、整理与研究相结合、比较研究和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等多维学术视角出发,依据资料建设与专题研究相结合、整体观照与中华民族文学“多元一体”的学术理念相结合、史述与史论相结合等总体原则,综合运用语言学、民间文学、文化学、民俗学、民族学、文献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诸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百年来中国史诗研究开展系统的学术史研究工作。这包括中国史诗研究百年编年、中国史诗研究百年学术史资料数据库、中国史诗搜集史、中国史诗百年研究史、域外的史诗研究理论与方法在中国的百年接受史等,力求全面、客观、科学地展示中国史诗研究的百年历程,系统地构建中国史诗研究学术史体系和中国史诗研究话语体系,挖掘中国史诗研究及其学术史研究的重要社会意义和独特学术价值,从而推出经得住历史考验、对中国史诗学的学科建设具有实际文献价值和学术参考意义的研究成果。

  我们应通过对中国史诗研究百年学术史的研究,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史诗研究学术话语,将中国史诗的研究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形成语言学、历史学、民俗学、民间文学、民族学、音乐学等多学科视野中的中国史诗理论建设与批评实践的学术方向,为建构中国史诗学的学术体系和学术史研究体系积累经验。同时,立足中国学术话语传统资源,通过对中国史诗研究百年学术史的整体研究,探索体现中国史诗研究对象多元化、研究方法多样化、研究视野多维化的学术理论体系,创立中国史诗研究的范式,推动中国史诗搜集与研究向前发展,增强中国史诗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和与国际史诗研究对话的能力。中国史诗研究百年学术史的系统研究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觉意识、坚定文化自信、正确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史诗研究百年学术史”(18ZDA26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