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发成:现代设计对传统工艺的介入与影响
2018年09月10日 09: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9月10日第1533期 作者:孙发成

  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传统工艺的创新性发展问题得到极大关注,而现代设计的介入则成为重要路径之一。传统工艺代表的是一种民族的、地域的、乡土的文化,它是基于农耕文化背景的手工技艺形态和社会生产力;而现代设计源于西方,伴生于工业文明,带有世界的、现代的、创新的、商业化等多种文化标签,是现代技术、审美和经济的产物。也就是说,传统工艺指向过去,是过去生活方式的物化表征,而现代设计着眼当代,服务于当下社会生活。因此,以现代设计思维和手段融入传统工艺就具有了逻辑上的合理性。从历史维度上看,传统工艺和现代设计的统一性,就在于它们都是服务于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一种技术力量。但由于这两种不同的技术力量在内涵和运作机制上存在极强的异质性,因此应充分重视现代设计介入传统工艺的方式和影响。

  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共生关系

  传统工艺和现代设计从字面上看似乎处于“传统”和“现代”两个相反的维度上,但事实上二者具有紧密的关联性,现代设计正是孕育于传统手工艺时代向机械时代转向的过程中。从广义上讲,所有的传统工艺从业者都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不管何种工艺,其材料处理、题材构图、技法应用等都需要规划、设计,只不过这种规划和设计缺乏系统性,而且往往“边做边改”,其传承内容具有隐性知识的特点。现代设计强调系统性、科学性、创新性,以现代技术为支撑,呈现出专业化和程序化,其知识和技能可经过系统教育训练获得,具有显性知识的特点。

  在当代,传统工艺和现代设计出现了相互介入以满足自身诉求的现象,这在生物学上被称为“共生”。一方面,现代设计在发展中寻求传统工艺资源作为体现产品文化内涵和高情感特征的依托。现代设计曾经有过度注重产品功能理性和商业利益的阶段,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代设计具有了一种人文关怀和伦理意识。从代表民族文化精神的传统工艺中汲取养分,融入到产品设计中,成为现代设计实现本土化、民族化以彰显文化身份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传统工艺在面临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多重冲击的时代语境中主动或被动地向现代设计靠拢,生产适合当下审美需求的工艺产品,以确保生存、增加收入。在非遗保护工作走向深入的过程中,采用现代设计手法激活传统工艺的深厚文化基因,既可满足时下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青睐,又让传统工艺有了时尚的样貌,对工艺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工艺文化的传承和传播都有积极的影响。

  现代设计介入传统工艺的方式

  现代设计思维和能力属于学院派精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传统手工艺人本不具备,但在非遗保护的大背景下,传统手工艺人的知识体系结构开始慢慢发生变化,原先相对封闭的传承体系和知识结构呈现出包容性和开放性。在传统工艺领域,一些具有先见性和学习能力的艺人开始谋求创新,主动吸纳新的技术和现代设计思想。而文化和旅游部推出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亦从非遗保护大局出发,抓住传承人群这一关键性传承力量,依托高校对传承人群进行较系统的培训。培训内容中增加了现代设计类课程,以帮助传统工艺传承人群提升产品的设计研发能力。这种教育培训机制的建立,对于传承人群的传统知识体系是一个突破。因为传承人群的知识体系内嵌于个体之中,具有经验性、意会性,重传承轻创新;而现代设计知识的介入可以从现代性、科学性、创新性的视角拓宽传承人群的知识界域,提升产品创作能力。如果传承人群能够很好地理解、领会这一知识,将其内化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必将有利于其所掌握的传统工艺的长远发展。这一类型的现代设计介入是内生性的,致力于传承人群的知识结构调整,具有可持续性。

  在当前的非遗保护实践中,还有一种“传承人+设计师”的协作模式。这是一种基于专业分工和协同创新的模式,由设计师主导设计流程,传承人提供技艺支持。如在上海大学举办的织绣创新研习项目中,共邀请了8位织绣类非遗艺人、20位中国跨界设计师和艺术家、1位国际纺织品艺术家,组成团队,共同完成一系列高级定制的织绣类跨界作品,涉及时装、鞋类、家居、玩偶、皮具、首饰、当代艺术等。毫无疑问,在这样的合作模式下,设计师可以发挥其精于创新、善于谋划、思想时尚的长处,而手工艺人可以发挥其技艺上的优势,通过合作而成的产品既具有时尚气质,又具有了传统底蕴,从而更具有现代性,容易吸引市场关注。这对于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无疑具有推动作用。但是,这种传承人和设计师合作的模式是两种不同价值体系与文化的结合,由于传承人群知识体系的先天不足,主导设计流程、拥有话语权的主要还是设计师,因此传承人在这一合作模式中存在是否被边缘化的问题。

  现代设计介入传统工艺的影响

  现代设计不管以何种方式介入传统工艺,都会对传统工艺产生较大的影响。

  从积极层面看,现代设计拓宽了传统工艺传承主体的知识结构,可提升传承人群的创作和生产能力。在传统社会,手工艺人熟悉所从事工艺的各个流程,自己既是设计者,又是实践者。其工艺创作扎根于传统语境,注重创作题材的地方性意义,大部分工艺门类在产品造型上追求完整、圆满,色彩上追求鲜亮、充实,风格上偏重实用理性和主观真实,是一种意象性创作模式。而现代设计带有工业化、商业化的双重色彩,注重技术理性和形式美感,从设计草图到技术实践都体现出可控性和规范性。传统工艺传承人群接受现代设计类课程的培训,实际上是在传统创作体系中融入现代性思维,将现代设计作为技术和思想利器,对传统工艺的材料、造型、装饰等进行重构,以打造符合现代人审美要求的产品。但必须要注意,现代设计一直具有服务于商业社会的属性,具有趋利性。传统工艺传承人群在设计实践中不能唯利是图,一味迎合市场;而要坚守所传承工艺的技艺和文化特色,以传统为本,通过现代设计提升产品品质,实现共赢。

  从消极层面看,现代设计介入传统工艺的方式并不成熟,存在较大的风险性。尤其是在“传承人+设计师”的合作模式中,传承人群的文化主体地位难以保障,对合作产品缺乏客观、科学的评价和定位。传承人和设计师作为代表两种不同社会职业、有着不同思维逻辑的创作主体,彼此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信息不对称。设计师作为创意阶层,把控设计流程,掌握知识权力。虽然在合作中设计师首先要学习和了解传承人所传承的传统工艺,但毕竟难以深入,不能还原传承人的文化语境。设计师对传统工艺的认识往往是解构的、碎片化的甚至是无意义化的。传承人在合作过程中即使参与协商,但由于其知识结构局限,只能精于自己的技艺,而难以决定产品的最终样态。尤其是双方合作的产品,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传统工艺的单一内涵,而在本质上属于带有传统工艺元素的现代设计产品。比如将缂丝技艺用在女鞋设计上,将竹编技艺用在现代灯具设计上。传承人群在合作产品的生成过程中,只是负责了“技艺”的部分,成为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并不能把握产品的功能、材料、样式等其他内容。所以这更像是工业化背景下的生产分工。毫无疑问,这一模式对于传承人群而言是找到了一条把传统工艺接入市场的途径,它有助于传承人群通过市场改善生存和生活境遇。但这种现代设计介入传统工艺的方式是外部性的,具有不稳定性。

  对传统工艺传承人群来说,现代设计只有融入到其具身化的知识体系中,转化为一种内生性思维和专业性技能,才具有生命力和可持续性。而传承人与设计师的合作机制和方式亦需进一步完善,尊重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避免传承人沦为单纯的技艺提供者。对于传承人与设计师合作生产的工艺产品,可能在市场效应、文化传播上优势明显,但应该明确其非遗衍生品的身份,以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非遗。

  (本文系2017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项目“社会教育视域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会展教育模式研究”(17DH1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