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少煦:“文化基因”的“数字化勘探”
——中国传统工艺文化研究的新范式
2018年07月02日 08: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7月2日第1483期 作者:田少煦

  传统工艺是指具有历史传承和民族或地域特色、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主要使用手工劳动的制作工艺及相关产品,是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个性化制作,具有工业化生产不能替代的特性。在艺术学范围里,它主要表现为传统工艺美术,尤其是民间传统工艺美术。

  美学和民俗学观照下的传统工艺

  民间美术是我国学界最早的民间传统工艺研究范式,从20世纪初钟敬文发表关于“民间图画”的文章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发展为较大规模的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的民间美术研究。这一时期,我国学术界对民间美术关注的重心集中于年画、剪纸、刺绣、皮影、玩具等审美功能较强的品类及其审美特征上。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对民间美术和民间工艺美术的认识是合二为一的,主要围绕其视觉元素和审美内涵进行研究。它的主要贡献在于深入剖析了中国民间美术的哲学思想、审美意蕴以及造型、纹样、色彩等形式特点,开启了民间美术研究的新时代。

  随着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中国民间工艺及研究逐渐成熟起来。民间工艺研究借鉴了陈之佛、庞薰琹等老一辈工艺美术家的图案学理论与方法,并融合民族学、民俗学的理论,逐渐进入一个成熟期。张道一在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国民间工艺》发刊词中提出:民间工艺是民族的,中华民族56个兄弟既创造了物质的财富,也创造了精神的食粮;民间工艺是地方的,同是物之为用,人们在造物时却注以自己的感情;民间工艺是乡土的,民间美术之可贵,正贵乎其粗、俗、野、土。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中国民间工艺研究才得以在全国蓬勃兴起,找到了一条更为适合的发展道路。它以艺术学为基础,以社会学为支撑,结合民族学、美学和考古学等学科知识,逐渐发展成一个交叉性新型学科——“中国民艺学”,这不仅开拓了中国传统工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极大丰富了学科的理论和研究体系。

  “数字化勘探”在传统工艺研究中的应用

  传统工艺是中华造物文化的一个分支,它不仅能展现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还体现社会发展中的哲学思想、社会文化与民族审美精神。传统工艺也是一种富饶的文化资源,它存在于人们的衣、食、住、行、用之中,有自己独特的自然观、造物观、情感价值和审美情趣,承载着宗教信仰与意识形态的传播功能,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扮演着道德教化、社会人伦的重要角色,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基因”。

  对于“文化基因”的研究,我国学术界观点不一。这些探索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别:一类偏重定性研究,把“文化基因”归类为抽象的基本理念、基本精神或基本风貌研究。如哲学学者刘长林等,以“文化基因”探讨社会文化进化论;仲呈祥认为“中华诗词的灿烂星空耀眼夺目,坚守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立场,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者,用“文化基因”概念来说明、解释其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为“文化基因”研究开拓了空间。

  另一类以偏重定量分析的方法来研究“文化基因”。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晓明对“文化基因”有不同于其他学者的认识,他认为:“文化基因是在特定地域和民族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继承性的基本信息要素,具有可量化、可计算、可分析的特点。常见的文化基因表现形式,有服饰图案基因、壁画风格基因、音乐语言基因、舞蹈动作基因等。文化基因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维系着民族精神。”可以看出,张晓明对文化基因的表述,超越了信念、习惯、价值观等形而上概念,进入可量化、可计算的可视化领域。

  “数字化勘探”是利用数字技术和特定工作程序对研究对象进行勘探式定量和定性研究的一种新方法。它综合社会学、艺术学、文化人类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等学科,探究中国传统工艺的形态、色彩、技艺和材料等显性结构,分析造物思维、工匠精神、价值信念等隐性结构,发掘蕴含其中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力求在破解遗传密码的基础上,探讨文化基因组关联及其在协调人、生态与社会关系中的作用,预测工艺文化的传承传播模式,从而形成一种中国传统工艺研究的新范式。

  工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了精辟的论述,强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传统工艺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形式和内容良莠混杂,需要按照科学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进行甄别,并赋予它新的生命力。

  如何让我国优秀的传统工艺通过现代设计进入当代人的生产生活中,我国工艺美术界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明确提出来,但是30多年来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我们一直没有厘清哪些是传统工艺的精华,哪些是传统工艺中可以世代传承的“文化基因”,这些基因在离开它原来生存的农耕社会环境后,今天能以什么样的方式和路径继续传承,加入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文化供需体系中来。归纳起来,就是“传承什么”和“如何传承”的问题,其中“传承什么”是前提和核心,“如何传承”是成败的关键。

  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我们习惯了一般意义上的笼统表述,其实它包含了“保存保真、整理挖掘、传承弘扬、转化再造、创新发展”等不同层面和不同阶段,是一个由基础到高端的递进过程。传统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样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基因”。虽然一些学者对其包含的思维及审美观念、中国元素等在内的“文化基因”进行过探索,但大都停留在民族性格、传统道德等精神体现的角度和阐述其重要性及文化现象等方面,没有弄清传统工艺是一种以物态化和视觉形式为主要存在方式的物质文化,它的传承离不开传统技艺、材质和视觉形态,离不开传承与表达之间的内在逻辑性和关联性。这需要我们拓展“文化基因”的研究空间,把传统工艺文化的基因延伸至有形的物质实践和无形的价值呈现两方面,通过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起整合分析的研究框架,提取传统工艺文化中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让“文化基因”以基因图谱的方式予以呈现。

  在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的开发设计方面,主要应该在沿海地区和发达城市创新“非遗跨界创新融合模式”,让现代设计师与非遗传承人深度融合、共同创作。在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城市提倡“设计介入精准扶贫”创新模式,让设计师和大学师生深入偏僻乡村,熟悉乡村的地方传统工艺,了解农民的需求,在有条件的贫困地区开展传统工艺“一村一品”活动,让设计服务成为精准扶贫的一部分。这样才能架起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桥梁,让传统工艺在当今社会里活态传承、活力再现,成为现代社会文化供给侧的一支有生力量,使中国优秀的传统工艺在创造性转化基础上实现创新性发展,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系广东省特色创新类项目(2015GXJK12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深圳大学数字媒体与视觉文化研究所)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